智能手錶的未來:統一規則與差異化發展
陳 根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銷量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為270萬部,比去年同期少了51.6%;2015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錶銷量為560萬部。
這不是全球智能手錶銷量的第一次下降了。根據IDC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數據,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錶銷量為350萬部,比2015年第二季度的510萬台減少了32%。也就是說,這一季度的銷量下滑幅度比上一季度更大。
智能穿戴領域,特別是智能手環,近幾年一直是火熱狀態。不過,在手機和手環中間的智能手錶從目前的市場表現情況,以及IDC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似乎處於一種「尷尬」的局面。當然,對於IDC的統計數據只是做為一種參考,並不代表真正的行業趨勢或者說行業發展情況,其中關鍵的原因就是其所統計的口徑與覆蓋面並不具備全面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透過IDC數據看智能手錶銷量下滑的背後
從IDC所發布的數據來看,智能手錶的出貨量下滑非常明顯,這其實並不意外,造成這種現象的關鍵因素是三方面:
一是產品屬性相對特殊,智能手錶很難將其與智能手機或智能手環放在一起比較,智能手錶是一類跨界的產品,既有傳統鐘錶的屬性,又有物聯網「鑰匙」的屬性,這就導致了智能手錶在應用領域的探索發展過程中沒能有效聚焦,至少相比較於智能手機與智能手環而言,技術應用的探索方向相對多元與分散;
二是前一階段的智能手錶增長速度過快,這主要原因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智能手錶是一種跨界產品,手錶、IT、珠寶等多領域的推動,促使其在短時間內的市場爆發速度相對比較快,這就如同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一樣,前面一些年的GDP增長速度過快之後,其基數就被快速放大,相對於龐大的基數而言,其增長速度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然現象;
三是產品體驗滯後於消費者期待。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智能手錶應用領域的探索過於分散,導致產品的使用體驗沒能跟上消費者的期待。比如智能手機,全球的IT企業都共同朝著一個相對集中的共同方向來提升產品的性能;智能手環也是如此,產品功能相對集中。但智能手錶由於進入的企業相對多元,並且這些不同領域的企業相互之間的跨度都比較大,最重要的是各自都代表著各自企業對於智能手錶的一種理解來打造智能手錶,這對於一個處於從0到1的產業而言,各企業的投入資源被過度分化,這就導致了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局面,產品的使用體驗與應用領域這兩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那種期待產生了偏差。這種偏差的產生,不僅影響到了市場的培育與消費者的認知建立,同時最核心的大數據不僅沒能實現商業價值,甚至還成為了一種擠占伺服器的「垃圾」資源。
智能手錶在應用領域的價值有待挖掘
但智能手錶出現目前這種情況,在我看來並不嚴重,是一種正常與必然的現象,也是任何一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從整個趨勢來看,智能手錶的前景與空間一定遠大於智能手環與智能手機,也可以理解為當前的智能手環與智能手機只是智能手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替代產品。從本質上來看,智能手錶更像是萬物互聯時代鏈接著人與物之間的一把智能鑰匙,是人的生命替代特徵數據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但從目前的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整個產業還缺乏一種統一,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理解,很簡單的例子,傳統鐘錶領域的人員對於智能手錶的理解,與IT領域,醫療領域,或是時尚產業領域的人員之間的理解與認知就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這種現象的存在與出現,可以說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智能手錶產業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定義智能手錶,如何將不同差異的理解統一起來,在相同中建立差異,而不是當前的這種在差異中建立統一的方式。這在目前產業並不成熟的情況下並不是一件理想的事情。
就智能手錶這個產業本身而言,當前最需要的是建立一個基礎的硬體產品平台與一個軟體開發平台,當然軟體開發平台目前採用比較多的則是安卓,而硬體產品平台需要彌補。只有解決了硬體平台之後,產品的應用延伸才能凸顯出價值,比如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支付領域的應用、在社交領域的應用、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在管理領域的應用、在家居領域的應用等。這種應用領域的價值一旦被挖掘,將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顛覆性的認知,同時也標誌著人類將從真正意義上進入物聯網時代。
推薦閱讀:
※「評測」最智能的機械錶——聯想 Watch 9 開箱與體驗評測
※大疆將要推出操控無人機的「智能手錶」?可以摒棄遙控器解放雙手了
※智能手錶行業發展問題分析
※智能手錶設計:從創意到模型(一)
TAG:智能手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