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鮮為人知到火的「變新」,漢服15年里發生了什麼
4月18日,這一天是農曆三月初三,是紀念黃帝誕辰的上巳節,也是首屆中國華服日。
這天,走在西安的園林里,無論是未央的大明宮,還是曲江的大唐芙蓉園,又或者西安歷史博物館,大小雁塔,到處可見身著寬袍大袖,衣袂飄飄的人,就像古裝劇里的人物復活了一樣。
當然他們也一樣地用相機拍照,用手機發語音,坐擺渡車,說現代漢語。
大明宮外,丹鳳門口,負責中國華服日的志願者們,從鞋子到衣裳到頭飾,也都打扮得引人注目,殷勤地問同樣盛裝的人:你們是模特嗎?
所謂模特,是指當天晚上,在大明宮紫宸殿上,即將身著華服走秀的一群人。
晚上8點,露天的紫宸殿上,走秀舞台用花樹和修竹分割成了不同的區域,燈光交錯輝映著樹下看秀的嘉賓,身著一套套華服的年輕演員們,從仕女拍屏風背後,魚貫而出,在舞台的盡頭,回眸一笑,長袖一甩,輕舞飛揚。
這場由共青團中央,B站,東家等聯合推動的「中國華服日」活動,最終在多個平台進行了直播,觀看者超過了數百萬,彈幕里一片「來世還生種花家。」
沒有關注過漢服的人,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場奇裝異服的純舞台表演,但事實上,這是一場自下而上,從15年前就發自民間的傳統文化復興運動。
- 發軔:加入「同袍」組織
西安,未央區,大明宮內,紫宸殿上,「中國華服日」如期舉行。
在會場,當一位漢服運動者孫異唱到:「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時,無數人亮起手機電筒,一邊揮舞,一邊合唱。
波波是那歡呼者之一,他來自2017成立的漢服社團「漢服上海」,是社團的負責人。
2006年,彼時25歲的波波,正在一家國企做人事。因為一檔電視節目他注意到了「漢未央」社團在母校組織的一場漢服活動。出於對母校的懷念,他去了。
「實際上,那時候的漢服更多是從和服和韓服的設計而來,披著像一件圖騰, 不像現在,漢服的製作,有很多考據。 」
和大多數初次接觸漢服的人一樣,服飾之美直接震撼到了他。
活動結束的當晚,波波沒有睡著,第二天他開始研究漢服。「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關於它的理論是什麼?」
2006年左右,網路上關於漢服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漢網,天漢網和百度漢服貼吧,隨著門戶網站和貼吧的衰落,又逐漸轉移到微博等自媒體平台,以及東家等垂直於傳統文化生活的平台。
從漢服的理論性文章起步,再到經史子集,波波的關注點也從漢服,深入到了服飾的背後。
2017年,波波辭掉工作,成立「漢服上海」社團,開始全職投入漢服運動。
如果我們把穿漢服的人分為幾個層次的話,一類是單純的漢服愛好者,另一類則是藉由漢服,一腳踏入了傳統文化復興,禮樂復興這場文化運動里的人,這類人被稱之為漢服復興者,他們又自稱「同袍」。來源於《詩經·秦風》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近年來高校里的漢服社團增長迅速,但最早的漢服社團,基本上都是社會社團。和普通的興趣愛好社團不同,漢服社團有強烈的對外進行傳統文化宣傳的意願,也會經常參與政府組織的一系列傳統文化推廣活動。
社團的活動通常有三類,一類是傳統節日相關的活動,意在恢復中國自己的節日文化:譬如花朝節,上巳,七夕,清明,中秋,重陽,元宵等;另一類是所謂「雅集」活動,通常在室內,以焚香,彈琴,讀古籍等活動為主,還有一類是常規的傳統文化活動。
「不是所有穿漢服的人,都是同袍。」在波波看來,如果一個人穿漢服的人,不能理解服飾背後的深意,沒有一種使命感,那他就不能稱之為「同袍」。
所謂使命感,其一就是讓大眾意識到,漢服,不是時裝,也不是古裝,而是一種民族服飾。
此外還包括了:復興漢服,讓漢服成為日常服裝;以漢服為引,帶動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等等。
追溯當代漢服運動,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是一個節點。彼時各國領導人身著唐裝留下合照,正是這次活動,將民族服飾這個議題推入了大眾視野。
那之後,一部分人開始思考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是什麼,唐裝被放棄,「漢服」一詞逐漸誕生。
但漢服運動者並不是要簡單地恢復一套「衣裳」,他們追求的也不是復古,而是復興。
「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有很多好東西,可是我們都埋汰了,服飾只是其一,很多人還不能欣賞漢服的美。」
而傳統文化又是什麼呢?
「簡單說,就是仁義禮智信。」波波解釋道。
- 傳承:年輕的勢力
從2003年左右發軔,經過十幾年漢服運動者不斷的「穿」衣實踐,在一二線大城市,已經沒有太多人會因為看到有人穿著漢服而詫異。
可以說,時至今日,經過前輩們的努力,漢服在年輕人群體中,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文化。不同的是,一些人是被前人們所創造的潮流裹挾著而走,另一些人則成為了潮流的新驅動者。
作為一名社會學博士,蘭芷娜娜,本名楊娜,從2006年開始接觸漢服,也是漢服理論探索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是《漢服歸來》。 在書中,楊娜將參與漢服運動的人分為三類:一類是「廟堂「中人,即政府官方,一類是「武林」中人,包括漢服社團和漢服組織,一類是「江湖」中人,即普通的漢服愛好者。
少數民族史專業的阿熹,就是這樣一位江湖中人。
2016年左右,阿熹在網上看到有人曬出漢服照,「太美了。」驚嘆之餘,阿熹輾轉聯繫上了攝影師,對方將自己的漢服借給了她,並為阿熹留下了第一次穿漢服的影像。 從那之後,她就開啟了漢服買買買之路,至今已有十幾套漢服,平價者幾百,價高者上千。
「貴的就會分期付款了,像明華堂那種上萬的,現在肯定買不起,但結婚的時候,肯定要買一套啊。」阿熹笑著感慨。
阿熹並不常穿漢服,更多是在出門旅行或者一些節日的場合,帶著隆重和紀念的味道。「就覺得自己很美,也會覺得很驕傲,尤其是有人來跟我合照的時候。」
阿熹把這種心情稱作為「文化自信。」
不過,漢服的日常化推進依然艱難。
和很多漢服愛好者一樣, 阿熹在熟悉的環境里反而不好意思單獨穿漢服行走。在阿熹看來,越是一線城市,穿漢服的情況就普遍,而回到家鄉四川崇州時,她都很難找到同袍,也不好意思一人上街。至於在學校,「如果校園裡日常能看到十來個人穿漢服,我應該也會把漢服做常服穿吧。」
然而即便如此,對漢服的熱愛,也正影響著身邊的人,受阿熹的鼓動,室友們也穿起了漢服,「漢服已經成了我們的舍服了」阿熹如是說。
如果說阿熹更多是在以個人的身份復興著漢服,留學日本的妺媤則已經成為了一名「武林人士」。
大概在2007年左右,妺媤就接觸到了傳統文化復興這一股思潮,進而接觸到漢服。妺媤的第一套漢服,還是母親為其親自製作。
2011年,高中畢業的妺媤,前往日本留學,很快就加入了當地的漢服社團。
和國內的漢服社團不同,日本漢服社團的存在,更多是為了向外國人來展示民族服飾。
留學生活基本上被學習和打工時間所佔滿,舉行活動的最大難點,就是場地和時間。由於日本大型的活動需要向政府報備,他們通常提前一個月就組織內容組織人,參加活動的費用,則由參加者自費。
最讓妺媤印象深刻的,是社團成員參加日中45周年端午祭祀活動,由當地區政府的舉辦,規格很高。更多的時候,由於室內場地過於昂貴,他們的社團活動會選擇在公園和廣場等戶外,經常有外國人上前來與他們合影,並表達欣賞。
「其實有時候,我們只要集體穿著漢服走在街上,不需要做更多,就是一種宣傳。」
- 擴張:從愛好到製作
「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在傳統文化復興之路上,東家聯合創始人趙普的這句話, 或許是最好的腳註。
漢服運動剛興起時,很多人都是通過考據查資料來自製漢服。而目前,根據關注漢服產業動態的「漢服資訊」的統計,超過9成的人,都是通過網路購買漢服,互聯網也成了一個人初次接觸漢服最主要的途徑。
作為商家,也是最早的那批漢服運動者,銜泥小築的子魚,可謂見證了漢服從無到有的過程。
子魚初次接觸漢服,是在2005年,在網上瀏覽時看到日本大學生畢業祭的圖片,其中有位中國留學生,所穿即是漢服。
「原來我也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啊。」這件事喚起了子魚對漢民族服飾的好奇,他開始到處搜集資料,頻繁地上漢網和天漢網。
2006年左右,漢網在成都舉辦同袍線下活動,子魚的妻子飛燕是美術生,彼時已經在綿陽開店做漢服,同樣前往參加了活動。
「組織者就說,哎,你也是綿陽的啊,我們這還有一位綿陽過來的姑娘。」
這場看起來「命中注定」的相遇,就這樣改變了子魚的人生軌跡。在此之前,子魚就想過如何接地氣地參與漢服運動,而不是只停留在網上討論。「製做漢服」無疑啟發了他,2007年,子魚從國企辭職,和飛燕一起開始了漢服商家之旅。
「當時家裡人很難理解的,漢服,那是什麼?漢服市場? 那時候基本上是荒漠。」
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找裁縫:零幾年左右,幾乎沒人有漢服製作經驗,頂多說是有中式剪裁經驗。
倆人幾乎走遍了綿陽所有的裁縫鋪,最終找到兩三家會做,能做,願意做漢服的。」有些感興趣的一聽量那麼小,工費那麼低,就放棄了。」
在子魚看來,早期的漢服商家,差不多是花錢請人來學怎麼製作漢服。而早期漢服商家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漢服重新存在。從0到1,從無到有,讓她活起來,「至少讓人在大街上能看到它, 讓大眾知道她是存在的。「
而目前的漢服產業,在子魚看來,正處於從1-10,快速擴展的階段。對漢服商家來說,除了讓漢服進入更多大眾的生活中,也要把它的文化內容,傳遞出去。
在子魚看來,傳統文化作為一個這個體系,對專業人士來說都太龐大了,要復興,就需要一個支點,以點帶線,以線帶面,而漢服是非常棒的一個點。
服飾自古以來就是禮儀文化的一部分,入門又非常簡單,只需要「穿」即可;另一方面,服飾又可以和很多其他文化活動結合起來,無論是詩書禮樂,還是琴棋書畫,形成多種文化場景。
「我們的文化是很寬廣的,我們是要通過漢服把她串起來,傳統文化復興,光靠漢服不行,但不靠漢服,路或許會更難走。 」
- 新起點:漢服產業化
可以說,作為民族服飾和傳統文化象徵,漢服,是一套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衣裳。在其背後,是一整套傳統文化生活方式。
如果說, 早期的漢服復興運動, 無論漢服社團和漢服商家,都承擔著濃重的文化輸出角色,那麼當前的,漢服復興運動,越來越呈現出一種混雜的形態。
一方面,漢服商家和漢服社團的的分工越來越明確,圍繞漢服的產業鏈正在形成的初期,並衍生出了漢服攝影,漢服體驗館等新的消費領域。
另一方面,在傳統文化復興大潮中,也出現了一些新興的傳統文化生活的平台。以東家為代表,這類平台聚焦「傳統文化內容」和「匠人手工作品」,除漢服外,還涉及傳統文化在器物的方方面面:陶器瓷器,茶道香道、首飾珠玉,文房用品、古琴刀劍等諸多品類。
這類平台是典型互聯網企業,一方面,它扮演著電商平台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內容社區。以漢服為例,它既是商家的電商出口, 也是愛好者的交流社區。
消費上,圍繞漢服,配套以發簪,茶具,印章,香爐,筆墨,古琴等商家,最終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傳統文化消費場景。
文化上,既有微博話題式的討論社區,也有百度百科式的科普頁面,囊括漢服的款式,漢服的演進再到漢服運動等眾多條目。
此前,「漢服資訊」發布了《2017漢服產業報告》,根據該報告,現今漢服市場的總體主體消費人群已近一百二十萬,平均年齡為21.15歲; 漢服商家已分布全國27個省、區、直轄市,其中以珠三角、長三角、四川省最普遍。而淘寶店上,能正常打開的漢服商家已達655家。從銷售產值來看,前10位漢服商家的年度銷售估算總產值達到1.4億元左右。
儘管現代的漢服,不時陷入形制等爭論。在諸如楊娜這樣致力於漢服理論探索的人看來,能夠稱為「漢服」的服飾有以下特點:即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平面剪裁等。
但首先要明確的是,復興漢服,絕不意味著要照搬古人的服飾和禮儀,而是要創造21世紀的漢服標準和禮儀。
並不是穿了漢服就不能戴眼鏡,漢服也並非不能和其他衣服混搭,或者加入現代元素。穿著漢服,更不意味著就要過古人的生活。
更多的漢服愛好者和漢服運動者所希望的,是將漢服和當代社會相結合,展現出她的現代美,而在孜孜不倦地穿漢服的日子裡,他們希望給通過「衣冠先行」的方式,迎來「華夏復興」。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精彩內容n(*≧▽≦*)n(點擊藍字即可哦)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的墨家組織是如何消亡的?
※為何「國家寶藏」沒選山西博物館?
※為什麼日本現在還保留武士道而中國的武俠精神卻已經消失?
※目前中國大陸地區有哪些非常值得一看的歷史博物館?
※睡前消息【18-04-22】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