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東西放在袖子里,為何不會掉出來?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劇中人員從袖子中掏出銀子或者其他物品,彷彿裡面就是一個百寶箱。

相信你也疑惑過,這麼寬大的袖子又放著這麼多東西,為何不會掉出來?

在裡面難道有什麼複雜的機關設置?

▲影視劇《琅琊榜》劇照

這要從古人的衣服口袋說起了。

古人的東西並不是都放在袖子裡面,畢竟不太方便,因為古人衣裝一般沒有現代印象中的口袋。

▲戰國 陳家大山楚墓帛畫

如遇遠行,比較大一些的物品一般放在行囊包袱里。

古時候一些王孫貴族,都是把東西打包起來,讓下人拎著送回家。

另外可以放東西的地方就是,交領服中兩襟在胸口形成相交的空隙和腰間系有腰帶而形成的空間,即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懷揣」「懷中掏出」的由來。

而把東西放進袖子的這種情況多半是發生在如上朝這樣重要的場合,而這樣做的條件是衣服有大袖子。

因為古人的袖子也有窄袖,就是袖子是直的,而寬袍大袖一般只有身份的貴族才會穿。

▲清代大襟窄袖鑲花邊夾襖

普通百姓並不穿這種又費布料又累贅礙事的寬袍大袖,因為勞動的緣故,他們通常會穿短袖或者把袖子勒起來。

▲影視資料

而那些衣服的寬袖裡就是縫有口袋的,長袖以垂臂時手不外露為宜,口袋應該在肘部,口袋開口方向與袖口相反,呈梯形。

換而言之,古人袖中取物並不是兩手交錯、伸進袖口就可以,影視劇的表現更像變魔術或者哆啦A夢。

口袋較深可以避免口袋物品滑落,也更安全,所以也可以放一些銀兩和貴重物品。

這樣的話,即使雙手下垂或者作揖什麼的,袖子里放置的物品也不會掉出來。

▲《琅琊榜》劇照

當然,如果你以為古人的袖子只是用來裝東西的,那你就錯了。

因為衣袖兼有毛巾、衣袋、指喻、舞具、禮儀等諸多功能。

毛巾、手帕

古人一般將衣袖當毛巾、手帕,用以拭淚、擦汗、遮面、擋陽,這在許多影視劇中都有體現。

古人之「掩面」「掩涕」「掩泣」等習慣用語,便是這一作用的體現。

歌舞

看過那些影視劇中的歌舞想必對這個作用有所體會。

《楚辭·招魂》中狀鄭舞之容曰:「祍若交竽」,衣袖長,也讓歌舞多了幾分柔美。

情感表達

我們如今很多成語如「袖手旁觀」「投袂而起」就體現了這種表達情緒的效用。

「拂袖而去」,以甩袖離開表示不悅、生氣、不理睬之意;「袖手旁觀」,表不參與、不關心、中立之意。

指代、比喻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兩袖清風」。

如上面所說,正因為古人袖子用來裝一些錢財,所以會用「兩袖清風」來形容清貧的人或不貪污的清官。

禮儀規範作用

古代服飾在政治生活中,一定程度上表現為禮儀規範。

「禮儀之邦」與「衣冠之國」,正顯示了服飾與禮儀的密切關係。

在特定場合,古人都會換上有寬大袍袖的禮服,這樣有利於顯示莊嚴與穩重。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微信公眾號(bogukl)廣大收藏愛好者學習,分享和交流的家園。定期為您提供全球最新資訊、市場行情。


推薦閱讀:

石獅子
中國古代的占卜,不是迷信
《思考中醫》讀書筆記
豬(張天翼 民國寓言系列)
天珠怎麼鑒定?真正的價值又是多少?

TAG: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