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和愛因斯坦的所言所行,是孩子父母的都要好好想一想!

比爾·蓋茨富可敵國的財富,世人皆知,而他喜歡並常吃的是「麥當勞」。

他在接受「Mirror」的採訪時,談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其內容意外的「平民感」十足。

當時,他戴的手錶是不足70元的手錶......

14歲為止,不會讓孩子接觸手機等數碼產品

他有,長女20歲,長男17歲,二女14歲的3個孩子。

最近小學生有手機的情況日益多見,但是蓋茨家只允許孩子「14歲以後才可以擁有手機」。

即使孩子到了14歲,孩子可以玩手機或者平板了,但是有限制:睡前,吃飯時的使用一禁止。

蓋茨家制定的宗旨是,」絕對不能沉迷其中」——用手機上網,聊天,玩遊戲的利用基本禁止,手機只是提高學習效率的」生產工具「,比如和同學一起討論習題等場合才可以使用。

空餘時間多鼓勵孩子閱讀、讀書——孩子們也都從小成為了愛書家,自發閱讀成為了他們消磨空閑時間的最好夥伴。

蓋茨自身,在律師的父和慈善家的母親的影響下,從小養成了愛閱讀的習慣,在幼小時就讀破了家中的「大百科事典」。

這個經歷經驗也影響到了現在家。

「所有的孩子都隱藏著巨大的可能性,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多多擁有高質量的時間!」

比爾·蓋茨如是說。

「大學的學習,是為了思考書中沒有寫到的東西的學習,所以考試只要65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為獲「優」而十分努力,多出的時間和精力盡情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學自己喜歡的學習就可以了。」

愛因斯坦說,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天才。但是如果讓魚爬樹,那麼這條魚一生都會在深信自己的愚蠢的同時悲切地生活下去。」

150年前的電話,是用木頭做成的,現在的電話可以連接寬頻,可以視頻通話。

汽車也同樣,上百年間發生了根本的發展。

但是教育怎麼樣?現在和150年前,基本看不到有什麼變化。

工業社會的教育,到了情報社會的現代還在持續。

過去的學校,很大層面上是為了培育在工廠可以勞動的工人的機關,工廠做什麼產品,工人只要單一地做完本職工作即可。

劃一的教育,是為了對應這樣的產業界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

但是,時代已經大變,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所需的是創造性的,個性的,可以和自己不同個性的人一起協力做什麼的人才。

但是仙子的學校教育還是一如既往,一個班級中幾十人集和在一起,老師教授同樣的內容,通過考試成績來評價這個學生,也就是說學生全員被強制性地在做同樣的事,而學生們則被「奪去」了原本應該屬於這個時代的創造性和個性。

現在的學校教育,為了升學率,有沒有像讓魚爬樹一樣帶有強制的意味?

而現在的也父母,為了攀比和面子,被商家洗腦的對孩子將來發展的恐懼,有沒有像讓魚爬樹一樣,強制性地讓孩子去學這學那,去參加這個去參加那個呢?

不同病狀的患者,沒有一個醫生會給予完全一樣的葯,因為這樣做了,誰都知道這是有害健康的。

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大腦的孩子,為什麼教育的時候要按照完全一樣的方式和內容去施行教育呢?

要想改變現行教育的方式,這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但是至少父母需要明白,在孩子幼小,甚至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教育其實並不重要,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父母需要「明白事理,順應孩子的成長」,而孩子所有的個性和創造力,習慣、性格等都是在父母的「傾心付出」下形成的。

為什麼父母需要自身的學習,比孩子更需掌握各種學習方法,培養孩子的方法等等,原因就在這裡。

在孩子入學前和小學時的教育重要性上,父母:學校=9:1。

【一句話】

不被世間動向和對孩子將來恐懼所挾持,父母獨立正確的所言所行所想,才是教育出「將來也能幸福一生」的孩子的根本。


推薦閱讀:

幾點讀書的新經驗
2018.3.24兩次閱讀活動筆記
不求甚解--2017讀書手記
你講的故事最好聽
上帝又一次戰勝撒旦---盧銘的101計劃回顧

TAG:個性 | 閱讀 | 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