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 J,馬戛爾尼,一段跨越兩百年的夢
公元1793年,一個英國人帶領著龐大的使團到訪了當時自視為「天朝上國」的清帝國。這個英國人就是聞名遐邇的喬治·馬戛爾尼,而當時的清帝國正處於乾隆皇帝的統治之下。
由於此行肩負著為大英帝國打開龐大的中國市場的重任,馬戛爾尼隨行帶著很多當時最先進的工業產品,如蒸汽機、棉紡機、座鐘、懷錶等,還有一套純銀製作的太陽系運動儀。令他意外的是,以「十全老人」自居的乾隆皇帝不僅對這些玩意兒不感興趣,還直接回絕了馬戛爾尼要求在中英兩國之間建立經濟和貿易往來的要求。乾隆皇帝在經由馬戛爾尼交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提出了一個在馬戛爾尼看來非常傲慢無禮的要求:他需遵照天朝的禮節,當眾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作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馬戛爾尼無法接受這樣的要求。
這次東西方的交流以失敗告終。馬戛爾尼在後來的回憶錄中說:「中國就像一艘破舊的戰艦」。五十年後,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的大門。
自那之後,又過了一個半世紀,另一個英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湖南的長沙,參加了一檔叫做《歌手》的電視歌唱節目,並奪得了「歌王」的稱號。
這兩件事表面上看似乎沒什麼聯繫。從某種意義上,當年英國人的那次到訪似乎是冥冥中的天意,而之後的那場戰爭更是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拉開了近代史的序幕,並且成為了每個中國人不能忘懷的歷史記憶。
相比較而言,Jessie J在戊戌年(又是一個有意思的年份)的這次奪冠,看上去意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卻隱隱覺得,若干年後,這件事的分量及意義將不亞於兩百年前馬戛爾尼的那次到訪。並且,這兩百年間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將為歷史所銘記。
人是需要一些歷史感的。當洪濤老師若干年後回憶起他在湖南衛視的日子時,一定不會想到當初那個看似不經意的決定,是怎樣改變了歷史。原本只是為了給收視率不斷下滑、陷入「選手荒」的節目找一個能吸引眼球的「大咖」,卻不想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個征程。
有意思的是,馬戛爾尼最初的到訪是為了正常的經貿和文化往來,卻最終引發了戰爭。而如今改革開放四十年,當Jessie J到來時,很多觀眾卻如臨大敵。「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支教」、「一朝回到解放前」,各種悲觀失望的論調簡直讓人覺得八國聯軍打來了。
奇怪的是,同樣是競技,奧運會上很多重要項目我們至今沒有染指過金牌,卻沒人有這種捶胸頓足之感。大抵因為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禮樂又不分家,在唱歌上技不如人是個很丟面子的事情。這次歌王之戰前,各種內定說,陰謀說也不絕於耳。大家想了很多種可能性,卻沒有想到目前這種情況,恰恰是這個比賽最好的結果。
即便拋卻實力因素,Jessie J的奪冠也有更深層的意義。事實上,很多樂評人尤其是自媒體大V對Jessie J此次歌手之旅頗有微詞,大約是她沒有趁此機會向久旱逢甘霖的中國觀眾「順勢普及」歐美先進的流行音樂作品和理念,而是做了個「歐美經典懷舊金曲回顧」式的表演。無論是格調上還是用心上,都沒有感覺受到尊重。而Jessie J在奪冠後說:「我打開了節目的這扇門」,「作為參加節目的第一位歐美歌手,我不是最後一位」則更有宣傳打call的意思。
六年前,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我曾在評論中說:「這是遲早的事,因為再不給的話中國人就要自己評價自己了。」若干年來,我們對奧斯卡,諾貝爾這些獎項,都有一種「執念」,大概是因為重新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後,經濟,科技,體育等領域都實現了突破。唯獨在文化領域,卻始終捅不破那層窗戶紙。
但實際上,文無第一,精神文化領域不像科技體育那樣有著客觀量化的標準,本就難以取得一致。而這次Jessie J奪冠的歌手舞台,更是由現場幾百位聽審投出來的,意義更不同於以往。這是完全將評價權下放給市場主導,意味著順應西方慣性主導的那套評價體系下培養出來的歌手,也要紆尊降貴來尋求這片最廣大人群的認同了。
是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當下,正深陷脫歐旋渦的英國正處於歷史變革的當口,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國家的嗅覺和敏銳。同時也要給我們自己打一個call,要不是改開四十年來的發展讓我們獲得了與整個世界平等對話的權力,有誰會有興緻來參加一個非母語國家的非公益性的歌唱比賽呢?而湖南衛視絞盡腦汁走出去的舉動,卻成了開啟下一站文化交流和人類命運深度融合的契機。
很多事情,似乎早有註定:
1964年,披頭士的四個年輕人抵達了美國,引發了「英倫入侵」;
1971年,一頭嬉皮士打扮的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格倫·科恩在日本名古屋誤打誤撞登上了中國運動員的車,並在收到禮物後,回贈了一件印有「Let It Be」的運動衫。之後,「乒乓外交」啟動;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唯一健在的披頭士成員保羅·麥卡特尼(James Paul McCartney)帶領世界唱起了《Hey Jude》。閉幕式上,Jessie J演唱了歌曲;
2018年,Jessie J在湖南長沙拿下了當年的「歌王」桂冠;
1793年,喬治·馬戛爾尼帶領使團來到中國。馬戛爾尼的英文拼寫是Macartney。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