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篇:高頻打敗低頻
在PC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的獨立商城全軍覆沒。後來,包括海爾、格力都入駐了天貓了。為什麼呢?
因為,你自己建設的獨立商城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孤島,你不去做推廣,就沒有流量,哪怕你網站建設得再漂亮也沒毛用。而在淘寶網開店,你可以共享淘寶網巨大的流量,可以免費使用淘寶網的基礎設施,包括支付寶、信用評價體系、網路帶寬,等等。
所以,當眾多的獨立商城紛紛打廣告去推廣他們的產品的時候,最後會產生一個非常搞笑的局面:所有的獨立商城拚命打廣告,都是為淘寶網做了貢獻。當獨立商城虧錢培養了用戶的網購習慣,吸引線下的用戶到網上購物之後,這些用戶下一次購物就直接上淘寶網去了。這些獨立商城很難有回頭客。因為,用戶打開淘寶網購物的頻率最高,他們希望在此一站式搞定所有購物,他們記不住那麼多的網址。
高頻打敗低頻,這是結論。
現在,各大平台都上線了自己的內容平台。微信有微信公眾號,騰訊還有企鵝號,百度有百度百家,淘寶網有淘寶頭條,搜狐有搜狐公眾號,京東有京東達人,此外還有微博、一點資訊、喜馬拉雅FM,等等。但是,所有入駐到這些平台的自媒體都想留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把流量導入到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裡面去。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因為,似乎只有將自己的讀者沉澱到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這些讀者對自媒體來說,才能體現出最大的價值。
這也是打開頻率決定的,微信是打開頻率最高的,所以,微信公眾號才是最能讓自媒體反覆多次觸及同一個讀者的。
由此可見,低頻的似乎總是吃虧,總是要給高頻的交稅。
那麼多APP,如果你不是入口,你的頻率不夠高,那麼消費者最終會只用一個頻率最高的APP。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想偷懶,沒有人記得住那麼多APP,我們希望一站式搞定。所以,低頻的APP搞來搞去,最終可能是為更高頻的入口做了貢獻。
好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仔細想一想,這個道理和張天一說到的「定位稅」是一個道理,搶先定位,搶先進入消費者腦海的,消費者記憶最深刻。後來者如果在同樣的品類下宣傳他們的產品的時候,無形當中就順便為搶先定位者也做了宣傳。搶佔了定位的也不過是讓消費者更高頻想到了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