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論(1)

達摩也是中國歷史上很富傳奇色彩的僧人。

當然拜武俠小說所賜,達摩知名度變得很高。據說達摩通曉少林七十二絕技。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嗔痴是。返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痴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經云:「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經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

這麼一段話,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四個字,五蘊皆空。

在凡夫看來,貪嗔痴都是真實的,萬事萬物都是存在的。如果持有這樣的信念,必然被貪嗔痴所束縛。

但是在聖者看來,一切皆空。根本就沒有貪嗔痴,故貪嗔痴都是佛性,都是真相。

聖者通達了如此道理,便知聖者知道,原來萬事萬物就是清凈,如此反轉為心中,便可知道原來心性也是清凈,故知心性是入大乘佛法的鑰匙。

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吝,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為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禪定力。

還是四個字,五蘊皆空。

如果知道空的智慧,那麼他不必裝著在那裡禪定,行住坐卧皆是禪定。

何為大布施?不是說,拿出錢財來布施,而是明知了空,知道了沒有一個真實的身體和心存在。於是在這種智慧的感召下,布施身體,不會吝嗇,這是大布施。

同樣,在空的感召下,知道安住於當下的心性,心性本來清凈,是名大坐禪。

而不是說,在一個清凈之地,打坐。如果不了知空,這種打坐並沒有什麼用。

大坐禪超越了一切修行者。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無禪定。

凡是認為有個佛法可求,便是迷。

凡是認為無佛法可求,便是悟。

不執著文字,便是解脫。

了知空以後,不染六塵,便是護法。

出離生死,便是出家。

了知心性本身超越時空範疇運行,便是得道。

不生妄想,便是涅槃。

覺知了空性,不處於無明之地,便是大智慧(般若)。

無煩惱便是,般涅槃。

見相無相,便是彼岸。

迷的時候,在此岸。悟的時候,在彼岸。

何以故?因為凡夫沉溺於假象而不知,而覺知大乘之人,知道此為空,便不住於此處。故能遠離此岸,走向彼岸。此岸和彼岸毫無差別,若是明知,便是入禪定。

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薩」,亦不一不異,只隔其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

煩惱名眾生,悟的時候,便是菩薩。

不一不異,只是迷悟之間。迷的時候有萬物的差別,有萬物的感覺。

悟的時候,毫無差別,無萬物存在。

在如此無差別之法(無二之法)中,有凡夫和聖者的區別嗎?沒有。

故說: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

平等之法,唯有大菩薩和諸佛能夠知道。若是看見,動靜不一樣,生死不一樣,那就是凡夫。

什麼是平等?就是知道,原來煩惱就是涅槃。生死便是涅槃。

因為兩者都是空,是一而非二、

而聲聞乘,不知其義,所修之涅槃,煩惱被涅槃所滯礙。

而菩薩了知性空,不離空,故常在涅槃。


推薦閱讀:

剛曉法師談——中國佛教上的「犬儒」現象
打坐的功夫等於修行的水平嗎?
我看到世間的本質時苦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幹了,但我還是要生活要履行自己的世間責任的,動力從哪裡來?
「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是不是「方便說」?
如何看待南懷瑾先生與宣化上人對妄想的兩種不同觀點?

TAG:禪宗 | 佛法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