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專欄之天才型研究者盧策吾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推出「35歲以下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旨在於全球範圍內評選出被認為最有才華、最具創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35 位年輕技術創新者或企業家,共分為發明家、創業家、遠見者、人文關懷者及先鋒者五類。
2017 年,該全球權威榜單正式推出中國區評選,並已公布並首屆評選結果。現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正式開設「35歲以下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以人物報道的形式幫助中文讀者了解這些來自中國的新生代科技力量。
盧策吾·遠見者
「為計算機視覺知識建構打地基」
獲獎年份:2017 年
年齡:34 歲
職位: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獲獎事由:他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究對解決視覺關係識別、行為理解、深層次語義理解等一系列難題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項科學技術若想突破現有框架,達到新的巔峰,那麼該領域的科研學者們所應該做的,不僅要有摘星攬月地猜想,而是應該踏實地構建學科基礎。在計算機視覺領域中,盧策吾所充當的,正是一位這樣的根基築造者。他的研究成果為行業發展,鋪下了一條堅實的道路。
2014 年 9 月,在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工作的盧策吾向李飛飛教授領導的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申請了博士後研究員職位,盧策吾優秀的學術經歷以及個人能力給李飛飛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於是邀請加入其實驗室。李飛飛在推薦信中表示,很少盧策吾的同齡人能達到他這個學術水平。
加入斯坦福李飛飛教授的實驗室後,盧策吾參與發起了一項名為「視覺關係檢測」的課題。這是一項研究圖像中物體之間聯繫的研究,該研究成果可以作為高層次語義理解的重要工具。換句話說,盧策吾的研究,是在為計算機視覺知識建構而打地基。
作為一項意義重大的課題,因此經歷了大量的技術挑戰。在研究過程中,他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利用語言材料訓練出一種知識模型嵌入到深度學習模型中,使得建立視覺關係之間的語言聯繫。這種解決方案可以使得大樣本視覺關係的知識遷移到小樣本數據,甚至訓練數據中不存在的視覺關係也能被推斷出來。
之後,盧策吾入駐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三維視覺與幾何實驗室中,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象豐富語義(rich semantic)表示上,並努力尋找一種超越以往研究成果的辦法。像人物交互(interaction),物體功能(object functionality and affordance)和機器人操作等重要的高級視覺任務需要更豐富的語義描述,想要超越以往成果,並不簡單。
盧策吾再次找到了突破口,他提出了新的見解,他發現物體的部件(object part)存在多種離散語義狀態(part-state),這種狀態可以廣泛地表示各種高層語義信息。盧策吾對這種語義狀態進行有效地建模,並且設計了一個高效的神經網路。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盧策吾的方法能夠支持深層次語義理解。
實驗室主任 Leonidas J. Guibas 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在推薦信中非常認可盧策吾大膽且創新的想法,並表示他會持續關注盧策吾的表現,他認為盧策吾在同齡 AI 研究者出類拔萃。
盧策吾的博士生導師賈佳亞教授,現任騰訊優圖首席科學家,也表示盧策吾教授是一個天才型研究者,他總是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深刻想法。
除了這三位教授,學術界也都認可了盧策吾的創新。他在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簡稱 CCF)刊物上發表了近 40 篇 A 類文章,同時入選了國家青年千人計劃。2016 年 9 月,上海交通大學聘請盧策吾成為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並且建立了自己研究團隊,目前,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基礎研究上取得多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同時,盧策吾也兼任商湯科技與交通大學聯合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研究室常務副主任,幫助其將前沿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商業落地產品。
我們相信盧策吾未來將會為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機器人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如何避免機器人傷人呢?
※國內首位人工智慧牙醫誕生!
※吳恩達首款產品Woebot現已推出,到底用了多難的AI技術?
※如何利用神經網路進行反欺詐!
※JeffDean又用深度學習搞事情:這次要顛覆整個計算機系統結構設計
TAG: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