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吃面的城市,傳承了八十多年的老字號麵館——朱鴻興

說到吃面,那不得不提蘇州,蘇州人可是公認的吃面大戶,所謂「人在蘇州,吃面不愁」。蘇州人開心的時候吃面,餓了的時候吃面,過節的時候還吃面。而且蘇州人對吃面也非常講究,麵湯要鹹淡適中,麵條要韌性十足,澆頭要葷素搭配。這樣的面不僅征服了本地人,也征服了外來者的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家蘇州馳名的老字號麵館「朱鴻興」。

朱鴻興麵館是在上世紀30年代創立的,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老闆朱春鴻在1938年3月,開起了一家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面餛店,取名朱鴻興。聘用技藝高手陸福生掌灶,供應燜肉面、爆魚面、爆鱔面、蹄 面、凍雞面和湯包、小籠等各式點心。

朱春鴻頗有經營頭腦,在「面」字上大做文章。他研究顧客的口味,利用本地的特產,先後推出了咖喱蛋汁排骨;蝦仁蟹粉;蝦子、蝦腦、蝦仁的「三蝦」;蝦爆鱔糊;三鮮火雞;什錦;蜜汁蔥油蹄 等中高檔面澆頭,以及蝦肉湯包、蝦肉小籠和玫瑰、薄荷、細沙、麻酥、薺菜等件頭點心,生意興隆。蘇州麵條講究湯水,因此朱鴻興每日吊湯都用雞肉、豬肉、肉骨頭、鱔骨做原料,加水煮透。有了好湯水,還要有細面,這樣才能把湯吸進面里,味道就能吃出來。

朱老闆用的是二八牙細面,加上下面師傅的高超技術,盛面的抓籬朝空中摜兩摜將面卷緊,這樣既能吸足湯水,又有吃口。為了突出澆頭的色、香、味、形,還別出心裁地用各式瓷碗與不同色湯來襯托,如蹄 面用紅湯紅花碗;燜肉面用紅湯青邊碗;蝦仁蟹粉面用白湯金邊碗。根據顧客需要,一碗面可以做成硬面、爛面、拌面、湯麵;緊湯、寬湯;減咸、增咸;重青、免青和免紅等不同口味,根據顧客胃口大小,面量可以多點或者少點,還備有胡椒粉、薑絲、辣油等佐料,給顧客選用。

「朱鴻興」的面點花色品種繁多,有燜肉、肉絲、爆魚、蹄膀、什錦、香菇、凍雞、三蝦及蛋汁排骨、蝦仁蟹粉、蝦爆鱔糊、三鮮火雞等數十種。在麵湯、面碗使用上,亦有奇招。麵湯備紅、白兩種,不同澆頭的面點用不同的碗,蹄膀面用紅湯紅花碗,燜肉面用紅湯青邊碗,蝦仁蟹粉面用白湯金邊碗。面還是那碗面,不失特色。

早在開業初,由於朱鴻興的面品種多,質量高、服務周到、薄利多銷,引得美食家們的天天爭早趕吃頭湯麵。朱鴻興供應陽春麵,適應下層百姓的需求;還不斷增加花色面。這些澆頭的魚、肉、蝦、鱔原料,朱老闆親手包攬,每日身圍作裙,上菜場選購。加上高手烹調,因此澆頭味道確實好。朱鴻興十分講究時令特色,五月上市三蝦面;小暑過後供應鱔糊、爆鱔面;夏天供應楓鎮大面、凈素饅頭;秋天供應蟹粉小籠。

麵館一年四季輪番「轟炸」,生意不斷,天天門庭若市。就連附近居民有客留飯,也去朱鴻興炒兩隻澆頭,迎賓待客。後來慢慢地得到來蘇州演出的北京、上海以及蘇州本地京劇演員、評彈藝人、滑稽藝人和書法家、畫家等文藝文化界人士的青睞。朱鴻興店門口的黃包車天天排成一排,成了蘇州一條顯著的風景線,也是對它的最好宣傳。如今的「朱鴻興」成了一塊金字招牌,蘇州老字號面業大王的美譽馳名京滬一線。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推薦閱讀:

風味獨特,老字號清梅居香酥牛肉乾
「四絕菜」傾倒東北張少帥,「寶發園」名揚省城上百年
小吃攤吃出大美味的老字號美食——城隍廟肉火燒
浴火重生的老字號,「川揚菜」鼻祖——綠楊村酒家
想少花點銀子,卻撞上了老字號片仔癀

TAG:中華老字號 | 老字號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