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走出家庭舒適區的是枝裕和,這一次真的玩砸了嗎?
來我公號【電影客廳】,電影有的聊。
看起來這是一部不那麼是枝裕和的電影,但其實核心還是家庭關係,只是擴展了——社會、司法、權力、正義、人性、命運......一些片段的探討有那麼點形而上,是一部有野心和追求的作品。
是枝裕和還是厲害,什麼樣的故事和題材都能拍成自己的,有追求的導演不會甘於把自己套在類型里,嫌疑只是表面的形式,兇手是誰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抱著看懸疑片的期待去,難免會有所失望,最緊張和扣人心弦的並不單是揭示兇手的真相和反轉,而是人性的叩問和較量。
影片好幾次讓我想到《沉默的羔羊》,儘管兩者並不一樣,律師重盛(福山雅治飾)和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飾)從一開始工作上表面的接近,再到精神交流的深入,重盛也從抽離到陷入其中,三隅到最後看起來似乎控制了重盛,令我感到顫慄,都和《沉默的羔羊》有一種相似感。
從想要脫罪到主動救贖,三隅屢次修改口供,案情一再變得撲朔迷離,也讓重盛對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工友、房東、受害者的女兒、前案的經辦人、家鄉女兒的朋友......多個側面進行畫像,重盛並沒感到更加清晰,而是越發陷入一團迷霧,和法官父親的一番對話,也讓他始終困惑。
父親不支持廢除死刑,認為如果當初不是自己量刑過輕,就不會出現新的受害者,他說殺人者和不殺人者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世上就有這種人,像三隅只是一個容器,享受隨心所欲殺人的快感,重盛卻存疑,認為殺人必有充分的動機。
我想三隅的改變,是因為重盛去找他女兒刺激了他,和女兒的回憶應該是他人性存留的唯一溫暖,也是他最深的傷痛,影片里他因此忍不住抓破了燒傷的手。
役所廣司精彩演繹了一個高度複雜的罪犯,他對人彬彬有禮,整潔有序,在內心深處為自己(生命)深感困擾,對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為人所左右)感到憤怒,看似富有正義感,又對此滿是嘲弄,他殺死自己養的四隻金絲雀,就像他殺人,只是要享受左右他人生命的快感,充滿邪魅感,他又放走了剩下的一隻,戲謔又絕望地說它一定會餓死,又好像有所希望,在監獄他努力要喂窗外飛來的鳥,重盛問他是一個容器嗎,他不知所以,又說你這是自我犧牲嗎,他說可以當成一個美好故事的假設,最後他堅持說自己沒有殺人,自然也不會有人相信,看起來他是在求死,或許他想通了,死亡才是他最後的救贖。
經由對案情層層剝繭的展開,關於社會不公、司法的權力、人性的良知、生存和命運也一步步被揭示,直接證據指向三隅殺人,咲江想上法庭作證三隅是為了她殺人的(還是咲江自己殺了父親),最後三隅翻供說自己沒有殺人,是律師為了減刑才叫他認罪的,哪一個才是真相,不得而知。
在雪地里父親身份和監獄探視窗上臉(犯人與律師)的重疊,像原本的片名:第三度殺人,似乎更具深意。
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搭在司法的同一條船上,效率和協商(妥協)是首要考慮的,真相是什麼,人們並不真正關心,站在不同的立場,關心的只是自以為的真相,咲江說,這裡沒有一個人說真話。
看過一個評論說得很好:這部電影不是在說如何尋求真相,而是怎麼作踐真相,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不關心真相的世界。
表面看家庭關係部分被削弱了,但其實還是核心,重盛對女兒表達歉意,三隅和女兒在雪裡堆蛋糕的回憶(鏡頭拍得真美)是影片最溫暖的部分,這是重盛和三隅共同救贖的開始,而命運的無所適從,是他們之間最深的共鳴。
重盛從篤定到迷惑,原先他以為十字代表(替天行道)審判,如今他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原來人生就是十字路口,一出生就一直在接受命運的審判。
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厚度的電影了。
推薦閱讀:
※風格猶在,效果不佳——簡評是枝裕和的首部懸疑片
※如何評價電影《步履不停》(《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觀影:《步履不停》
※這11部口碑爆表的家庭電影,最適合春節期間全家人一起看
※他殺人的時候,我們都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