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也有環和縫隙嗎?形成行星系統的環和縫隙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通常是由於對一顆恆星的閃爍(過境法)或它的擺動(徑向速度法)監測而產生的。直接成像發現是很罕見的,因為很難發現隱藏在其主恆星眩光中一顆微弱的系外行星。然而新一代無線電干涉儀的出現(以及近紅外成像的改進),使原行星盤得以成像,以及在圓盤子結構中對軌道外行星的推斷。縫隙和環狀結構對於行星的存在或持續形成特別有吸引力。

這是一種圍繞年輕恆星Elias 24的塵埃環模型,該模型是基於新阿爾瑪星系圖像進行的。該模型發現塵埃是由一顆行星形成的,木星的質量有70%來自恆星。圖片版權:Dipierro et al. 2018

在許多原行星系統中,已經通過紅外和亞毫米發射確定了塵埃環。這些環的起源是有爭議的,它們可能是由塵埃「堆積」、塵埃沉降、重力不穩定,甚至是塵埃的光學性質變化形成。或者土星環可能會動態地從已經形成的行星軌道運動中得到結果。行星會在塵埃圓盤上引起波,當它們消散時會產生間隙或環。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識到不同大小塵埃顆粒行為的方式不同,小顆粒與氣體緊密結合,從而追蹤氣體質量,而較大的顆粒(毫米大小或更大)則傾向於跟隨壓力梯度,集中在邊緣附近。

CfA的天文學家Sean Andrews和David Wilner是一個科學家小組的成員,他們利用ALMA的設備將年輕的恆星Elias 24周圍的塵埃成像,解析度大約為28 au(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存在縫隙和環的證據,並且假設這些是由一個軌道行星產生的,並對這個系統進行了建模,使行星質量和位置以及塵埃的密度分布都得以演化發展。最佳模型很好地解釋了這一觀測結果:大約四萬四千年後,這顆被推斷出的行星質量是木星質量的70%,並且距離恆星61.7AU。這一結果結論是:在許多年輕環繞恆星的圓盤中,間隙和環都是普遍存在的,並且表明了軌道行星的存在。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 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來自: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

推薦閱讀:

什麼時候才能看清大爆炸?
黑洞熵到底是個啥?
科普視頻,10維度以後不懂,超弦是什麼?
宇宙尺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尺度?
利用太陽引力透鏡實現高清成像系外行星已提上NASA研究日程

TAG:行星科學 | 天文知識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