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改革開放之初能夠買一台電視絕對是中國家庭的一件大事,當時一台電視的價格往往可以比得上小城市一套房的價格了,在那個家電巨頭雄姿英發的時代,像長虹、康佳、TCL、海爾等等電視產業巨頭不斷地擊敗了傳統的松下、東芝、日立等等日本電視企業巨頭,成為中國製造的一面旗幟,然而三四十年過去了,當年中國的驕傲的電視巨頭們過的怎麼樣了呢?最近的一則新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傳統電視巨頭們到底過的如何?
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一、通過賣房上頭條的康佳成立於1980年的康佳集團,曾以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的身份成為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的確經過多年的發展,康佳的業務有著非常顯著的發展,在199年的時候,康佳彩電的產量超過長虹成為中國家電產業的龍頭老大。但是時間進入了21世紀之後,這個家電業的巨頭康佳似乎也出現了問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2015年深康佳A的全年虧損達到了12億元,達到了歷史新高。而2018年1月25日,深康佳A發布公告,公司披露的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8億至50.8億元,業績實現超50倍的增長。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轉讓深圳市康僑佳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70%股權獲得了巨額收益。
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根據新聞的報道顯示,深康佳A已經有接近十年沒有取得這麼高的收益了,根據公告的數據顯示,此次出售獲得的凈利潤49.8億至50.8億元,這比2016年康佳的凈利潤0.96億元整整多出了50倍,甚至有報道稱,康佳過去9年的利潤總和都比不上此次出售所獲得的利潤,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可以說是家電產業的悲哀了。二、電視產業是怎麼淪落到這種地步的?作為中國彩電產業的巨頭之一康佳淪落到這樣的地步雖然和其企業的本身因素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同樣也折射出中國電視產業的一系列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電視可謂是洋品牌的天下,特別是松下、東芝為代表的日系品牌彩電曾經佔領過中國彩電行業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從90年代開始,以長虹、康佳、TCL等為代表的彩電企業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通過價格戰中國國產企業成為了彩電市場的主導者,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從改革開放之初2:8變到了90年代末的8:2。
但是之後國際品牌開始發力,尤其是以索尼、松下、夏普、LG、三星等品牌為代表的產品開始進行技術升級,搶佔高端市場,通過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背後電視不斷地進行市場競爭,想要通過建立市場勢能逆襲國產品牌,此時的國產品牌再次祭起了自己價格戰的法寶,從2002年開始,長虹、TCL、創維等企業紛紛通過背投普及、等離子風暴、純平降價普及和高清風暴等手段將外資品牌拖入了價格戰的汪洋大海,最終在價格戰中戰勝了這些老對手,乃至於2017年諸多日本彩電巨頭上演了賣身的一幕。可以說這些年來中國電視巨頭們的不二法寶就是價格戰,無論是曾經被總結出來的技術戰、市場戰歸根結底都變成了價格戰,通過價格戰中國企業奠定了無與倫比的市場地位。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國企業價格戰的成功卻讓他們沒有想到同樣是價格戰還有一些比他們更擅長完價格的高手,這就是互聯網公司,2013年當年的樂視藉助互聯網生態化反的機會介入電視,一進入電視就將電視產業攪得天翻地覆,之後有價格屠夫之稱的小米也進入電視領域,還有暴風電視、風行電視等等。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這些企業通過跨界競爭,將原先家電企業擅長的價格戰拉入了超限戰的範疇,這種競爭可以說是一種降維打擊,小米在硬體不賺錢的邏輯下,通過互聯網化的做法,甚至是硬體負利的做法,在價格上不斷向下收割,一舉擊穿了傳統電視廠商十幾年建立的遊戲規則,結果電視產業是一片哀鴻遍野。除了上面說的康佳之外,被看作國內電視市場領頭羊的海信電器,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僅為6億元,同比大降47.39%。四川長虹的三季財報則顯示,公司前三季營收凈利為1.67億元,同比下降更高達68%。
但是,互聯網化卻不是一個藥到病除的仙丹,作為互聯網彩電的先行者樂視可以說已經進入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而小米、暴風、風行等互聯網電視也沒能真正賺到錢,轉型互聯網化的創維、長虹、TCL等傳統巨頭同樣被拉的利潤極低,再加上資本市場對於彩電風投的日益謹慎,靠說概念拉資本的玩法也過時了。電視企業如今的尷尬可以說是一個大的問題,到底利潤在哪裡?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三、電視產業究竟該如何求生?如今,不僅僅是傳統電視企業不好過,整個產業似乎也都不好過,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統計,2017上半年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其中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規模僅為1041萬台,同比下降12.9%。結合中怡康最新發布的彩電零售分析第53周報告顯示,2017年電視整體市場累計零售額、零售量同比,均呈現出負增長。
利潤到底在哪裡?互聯網思維說「硬體不賺錢,通過軟體服務來彌補」,這個概念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還遠遠不夠,想要通過服務賺錢來彌補電視硬體的虧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最重要的不是這個理念不對,而是電視廠商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其他電視廠商,甚至不僅僅是小米這些互聯網跨界巨頭,而是和整個智能終端產業在抗衡,這場競爭已經變成了一個屏幕爭奪戰,和電視競爭的是手機、是平板、是電腦,大家不妨想想自己到底有多長時間沒看電視了?曾經下班之後電視是主要的消遣方式,而現在呢?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所以,電視所需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競爭,而是失去了硬體利潤之後家庭客廳娛樂習慣的消亡到底該如何挽回,歸根結底就是電視如何能夠和手機、電腦一起搶奪用戶的注意力。
這就要求所謂的軟體服務不能是同質化的服務,比如說做出了一套內容產品之後,手機能播、電腦能播、電視也能播那麼這種同質化的內容,電視幾乎沒有競爭力。所以電視要做的事情其實是兩個:一是打造差異化的內容,電視企業不妨找到哪些內容在電腦和手機的顯示效果並不好,在電視的顯示效果卻很好,如果找到了這個方向,將用戶的注意力真正從手機屏幕上拉回電視屏幕上的話,那麼真正實現內容付費才變得有可能。賣十年電視比不上賣房一套,擊敗康佳們的真是雷軍嗎?二是打造真正的硬體競爭力。不都說硬體不賺錢了嗎?為什麼還說硬體呢?大家試想曾幾何時的手機市場上,大家都在討論是小米的MIUI好用還是其他UI有優勢,然而幾年過去了UI的討論幾乎都銷聲匿跡了,大家在乎的還是快充、雙攝、全面屏這些硬體技術,所以對於電視也是如此,傳統的硬體可能並不能賺錢了,但是真正更新的硬體,真正讓電視成為一個巨大視覺享受體的話,那麼電視和電腦、手機的差異就會出來了,為這份體驗買單就像我們會為了更好的效果去電影院看電影而不是在家看視頻一樣,硬體核心優勢的提升可能才是大的方向。電視時代如何求生?可能需要各大電視企業自己進一步摸索了。作者:上游財經專家顧問,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首發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推薦閱讀:
※小米售後刷新我的世界觀
※小米電視4A裝機必備軟體!高清直播+海量大片免費看
※小米電視的構造特點是什麼?
※最高立減500元!電視品牌日32寸爆款旗艦899元
TAG:小米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