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3)

複次,其餘轉識普於一切自體諸趣,應知說名能受用者。

接著我們來探討,第三大緣起。

第一大緣起,因為分別自性,阿賴耶識生滅不斷,為甚深緣起。

第二大緣起,因為愛與非愛,導致的十二個鏈條的緣起。但是這個緣起並非真實的緣起,只是假安立,或者說是方便說法的緣起。

第三大緣起,解釋為什麼出現六識?這個緣起叫做受用緣起。

他的範疇是其餘的轉起識,就是前七識。

這個前七識,實際上是阿賴耶識所生。所謂阿賴耶識生起諸法,實際上並不是生起我們看到的世界萬象,就是生起七個識。

如中邊分別論中說伽陀曰: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

就如同《中邊分別論》中說,

一個是緣識,也就是阿賴耶識。他是萬法的因緣所在。

然後一個是阿賴耶識所生起的受者,這就是轉起識。

轉起識的功能,是受用、分別、推心法。

受用指的是,凡夫不明白阿賴耶識甚深道理,於是就會產生諸法實有的妄想,於是在這個基礎上,他就會產生喜怒哀樂的受蘊。

分別指的是,如果假定事物是存在的,這樣一來就會分別他的屬性。這是想蘊

推心法,指的是行動,實踐的意思。一旦感受到了喜怒哀樂,如此我們就會追逐喜樂,而厭棄哀傷。

從離言層面看,實際上是阿賴耶識生起現行。但是眾生是不會感知到現行的存在。他只能感知到,意識對現行的進一步扭曲。意識會把現行扭曲為色受想行識五蘊。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伽陀曰: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這兩者是互為因果的。

這個頌子的意思是,現行和阿賴耶識是互為因果。現行,為前七識。但是由於前六識全部需要意識統攝才能發生作用,所以我們一律歸屬為意識。

第七識,末那識,恆審思量阿賴耶識為主體。

這兩個就構成了染污的根源。

這個染污所產生的記憶,就會被儲藏在阿賴耶識中,成為種子。種子重新生出新的現行。

若於第一緣起中,如是二識互為因緣,於第二緣起中復是何緣?是增上緣。

因此,分別自性緣起中,二識(阿賴耶識和轉起識)為因緣。

那麼十二因緣是什麼呢?是增上緣。

什麼叫增上緣呢?比如說,栽花。花的種子是因緣,如果沒有種子,有任何其他緣,都是沒有用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光有種子是不行的。還需要水,陽光。這些幫助最主要緣的緣,就是增上緣。

十二緣起,實際上就是業感緣起,這個緣起完全可以被阿賴耶識取代。

實際上不存在十二緣起。

如是六識幾緣所生?增上,所緣,等無間緣。

那麼六識是怎麼產生的呢?

增上緣,指六根

所緣,指六塵

等無間緣,指的是識的運行是相似相續的。比如意識,一個念頭滅掉,產生新的念頭。

要理解這點,就要回到最最原始的佛教理論。六六六緣起,就是六根、六境產生六識。

有學者認為,佛教最原始的緣起理論,可能是這個緣起理論,而不是十二緣起。

其中六根為增上緣,六境為所緣。

按照我們的常識,面前有個蘋果。

蘋果為境,然後我的眼根觸及到蘋果,產生一個蘋果的認識結果。

如是三種緣起:謂窮生死,愛非愛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緣。

窮生死:指的是阿賴耶識緣起,是在真實層面的緣起。

愛非愛趣:指的是十二緣起,通過時間鏈條把十二個環節貫穿起來。

受用緣起:指的是六六六緣起。

在真實層面,六根指的是生起現行的相應種子。

比如眼根,就是眼根種子。而不是色法。

至於六塵,完全是意識的分別出來的,毫無存在。

如果用比喻的話,我們可以把電影放映機當成六根,把膠片當成六塵,最後生成的畫面是六識。但是很明顯,這個畫面是一個假象。

所以所謂三大緣起,實際上只有一個緣起,就是阿賴耶識緣起。

前面兩個緣起完全可以被阿賴耶識所續恰,而無需設立兩個緣起。

如是已安立阿賴耶識異門及相,復云何知如是異門及如是相,決定唯在阿賴耶識非於轉識?

這還是希望說服非大乘的信徒。

由若遠離如是安立阿賴耶識,雜染清凈皆不得成:謂煩惱雜染,若業雜染,若生雜染皆不成故;世間清凈,出世清凈亦不成故。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涅槃是不存在的,雜染是不存在的。

還是開頭的那句話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盤證得

云何煩惱雜染不成?以諸煩惱及隨煩惱熏習所作彼種子體,於六識身不應理故。

為什麼不能呢?

煩惱包括根本煩惱和隨煩惱,貪、嗔、痴、慢、疑六個是根本煩惱,隨根本煩惱煩惱而起的有二十隨煩惱。這些煩惱的熏習,也就是習氣、種子,在前六識中攝藏是不合理的。

所以者何?若立眼識貪等煩惱及隨煩惱俱生俱滅,此由彼熏成種非余,即此眼識若已謝滅、余識所間,如是熏習、熏習所依皆不可得,從此先滅、余識所間、現無有體,眼識與彼貪等俱生不應道理,以彼過去、現無體故。如從過去現無體業異熟果生不應道理。

如果說這些記憶被攝藏在眼識中,那麼按道理來說,眼識一滅,那麼煩惱就不存在了。

眼識是肯定可以滅的,比如你睡覺,那眼睛就不工作了。

比如有些人聽音樂聽得入神,那麼眼識也可以不工作。

如果這麼說來,眼識一滅,就不會產生煩惱。這是不合道理的。

這就如同,過去的業滅了,怎麼還能生起果?

又此眼識貪等俱生,所有熏習亦不成就,然此熏習不住貪中,由彼貪慾是能依故,不堅住故;亦不得住所余識中,以彼諸識所依別故;又無決定俱生滅故。亦復不得住自體中,由彼自體決定無有俱生滅故,是故眼識貪等煩惱及隨煩惱之所熏習不應道理,又復此識非識所熏。如說眼識,所余轉識亦復如是,如應當知。

如果說,眼識攝藏種子。那麼眼識哪來的?

那麼眼識種子不能住在貪中,因為貪不是相續恆轉的。而且,貪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

那麼眼識種子也不能在其他識中,因為他們的功能不一樣。眼識不能用來聽聲音。

眼識也不能在眼識中,因為不能同時存在兩個眼識。

「複次,從無想等上諸地沒來生此間,爾時煩惱及隨煩惱所染初識,此識生時應無種子。由所依止及彼熏習並已過去,現無體故。

無想天的人,已經把意識滅了。可是他輪迴到了欲界,馬上染識就會生起。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可能嗎?如果是前六識受熏,那麼這些染識是怎麼產生的呢?他已經被滅了啊。

複次對治煩惱識若已生,一切世間余識已滅。爾時若離阿賴耶識。所余煩惱及隨煩惱種子。在此對治識中不應道理。此對治識自性解脫故。與余煩惱及隨煩惱不俱生滅故。復於後時世間識生。爾時若離阿賴耶識。彼諸熏習及所依止久已過去。現無體故。應無種子而更得生。是故若離阿賴耶識。煩惱雜染皆不得成。

因為煩惱和解脫乃兩不相容之物,比如說,一個人證得了初果,消滅了我見,但是還是存在煩惱。那麼煩惱處於何處呢?處於對治煩惱識則不然,因為對治煩惱是解脫而不是煩惱。兩者不能相容,就如同黑暗中不能有光明一樣。那麼如果沒有住處,可確實存在煩惱,這是矛盾的。

云何為業雜染不成?行為緣識不相應故。此若無者,取為緣有亦不相應。

業是一樣的。業會產生果報。但是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業處於何處?業一旦滅了,可就不能生出結果來。因此,必須存在阿賴耶識。

正如十二因緣中,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存在,那麼取為有不應道理。

「有」是十二因緣中的一環,代表業力感召,最後產生新的輪迴。「有」的原意就是能有,能生,就是能產生新的輪迴。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存在,怎麼能生呢?

云何為生雜染不成?結相續時不相應故。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結生相續,就不能成立。

註:有情生命由四個階段組成:生有,為剛剛受生的時候;本有,為受生後的生存階段;死有,為一期生命的終結;中有,為死亡至未投生前的階段。

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

結生相續之時,比如說,人一死,原有的意識斷滅。然後重新輪迴的時候,新的意識生起來。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這麼一段時間中,怎麼會生起意識。

如果假設是意識在投胎。那麼意識首先不能斷滅,進而投胎的時候,會產生兩個意識(一個是意識和羯羅藍和合而成),這是不合道理的。

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

而反過來說,這不可能是意識。因為意識首先能感知的對象是明了的。進而,意識是可以斷滅的。並且,意識是通三性(善、惡、無記)而投胎的識,必須是依著染污。

設和合識,即是意識,為此和合意識,即是一切種子識,為依止此識,所生余意識是一切種子識。

如果說是意識在輪迴,那麼意識怎麼持種呢?種子是在原來那個意識中,還是重新生成的意識中呢?

若此和合識是一切種子識,即是阿賴耶識,汝以異名立為意識。若能依止識是一切種子識,是則所依因識非一切種子識,能依果識是一切種子識,不應道理。是故成就此和合識,非是意識,但是異熟識,是一切種子識。

如果說,那個投胎的意識是一切種子識,只不過在概念有區別,所指都是阿賴耶識。

如果說,那個和合識不是一切種子識,和合識是其他識的所依,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後來生成的識是能依,那麼怎麼可能因成了所依,而果成了能依了呢?

所以說,還得是阿賴耶識。

複次,結生相續已,若離異熟識,執受色根,亦不可得。其餘諸識,各別依故,不堅住故,是諸色根,不應離識。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阿陀那識,也就是執受。很明顯,其他識,最多只能執受一部分,比如眼識執受眼根,要麼不可能長時間地執受。比如前六識都可以斷滅。

若離異熟識,識與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蘆束相依而轉,此亦不成。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誰和名色一起互為因果呢?

若離異熟識,已生有情,識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識中隨取一識,於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四食就難以成立。

四食,指的是,段食(普通飲食)、觸食(因為接觸而得到的滋養,比如聽音樂)、思食(因為希望而得到的滋養,比如望梅止渴)、識食(因為能執受,能使得載體發生作用而得到的滋養)。

吃飯一事只有欲界存在。如果說,沒有阿賴耶識,那麼前六識怎麼承擔其他兩界的事情。因為此時意識已經滅了。

若從此沒於等引地,正受生時,由非等引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非等引染污之心,彼地所攝,離異熟識,余種子體,定不可得。

非等引地指的是欲界。如果說,人死了,那麼意識斷滅了,他就不屬於非等引地了,如果不許阿賴耶識的存在,那麼意識怎麼重新生起?因為等引地和非等引地交接的時候,必須有阿賴耶識的存在。

複次,生無色界,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染污善心應無種子,染污善心應無依持。

無色界,沒有前五識,只有善、惡的意識活動,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這些活動是怎麼產生和延續的?

又即於彼,若出世心,正現在前,余世間心,皆滅盡故,爾時便應滅離彼趣。

如果在無色界中,有人想要成佛。那麼世間心都已經滅盡,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按理來說,他已經成佛了。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若生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出世間心現在前時,即應二趣悉皆滅離,此出世識,不以非想非非想處為所依趣,亦不應以無所有處為所依趣,亦非涅磐為所依趣。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按理來說道理禪定最高階段,六識已經是無漏的。很顯然不對。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皆不得成。

如果說沒有阿賴耶識,那麼人死以後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就是造善的從下邊慢慢冷卻,這是上升的,造惡的從上往下慢慢冷卻,這是下墮。

是故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者,此生雜染亦不得成。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麼此生染污不存在。

推薦閱讀:

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區別?
金剛經中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什麼意思?
修行凈土法門,」一心不亂「以什麼為標準呢?
日本創價學會和中國佛教有哪些宗義上的不同?

TAG:佛學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