繹如學詩—祖詠《終南望余雪》

終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注釋】

1、終南:即終南山,在唐代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余雪:剩餘的雪,指未融化之雪。

2、陰嶺:北面的山嶺,北向太陽,所以叫陰。山南水北叫做陽。長安在山北,從長安望去,自然是山北。

3、林表:林外,林稍。霽(jì)色:清朗的天色。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韻腳】

本詩韻腳是平水韻上平十四寒部。端,寒押ān韻。

【譯文】

遙望終南可見秀麗的北山,堆積的白雪像是浮在雲端。

樹梢在雪後清朗的天色下,傍晚的長安又增添了寒意。

【背景】

《唐才子傳》所載,祖詠是洛陽人,開元十二(724)年杜綰榜進士(狀元是杜綰)。少與王維為吟侶,維在濟州,寓官舍,贈祖三詩。後移家歸汝墳間別業,以漁樵自終。

《唐詩記事》:有司試《終南山望余雪詩》,詠賦云:「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納於有司。或詰之,詠曰:「意盡。」應試詩是進士科考試所用的詩體,一般是五言六韻或八韻。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終南山余雪的詠物詩。日暮時從長安眺望終南山,秀麗的山嶺,皚皚白雪,夕陽餘暉,簡單幾筆的雪景,卻處處透露了寒冷。雖然描繪的是高山積雪,但並沒有正面刻畫山得高,雪的美。而從側面城中增寒來表達雪之高寒。

首句「終南陰嶺秀」,對應題目中的「望」。詩人從長安遙望終南山,山在南,看到的自然是山北的「陰嶺」。「秀」是詩人對陰嶺的感受。此時的終南山是如此的秀麗。緊接著就是關於主題雪的詩句。「積雪浮雲端」,這是正面描寫雪景。「浮」字用的非常好,不但突出了終南山高,更體現了一種動態。高出雲端的積雪在夕陽照耀下寒光閃閃,展現了一種縹緲森秀的美景。

「林表明霽色」,描繪的是夕陽餘暉灑落在山林的樹梢上。「林表」,也是遠觀所見。同時也呼應了「陰嶺」。「霽色」,展示的是雪後初晴的天色。點明了描繪的是余雪,而不是飛雪。落日的餘暉染紅了樹梢,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明」字突出了霽色,強調了雪後的清朗。既然樹梢都明亮了,那麼積雪自然也是十分閃耀。以上三句都是遠望所看到的景象,最後一句是在城中所感覺到的體驗。「城中增暮寒」,傍晚時分,城中更加寒冷。「增」表現的是寒意加重,是因為夕陽西下帶來的寒氣,還是遠眺余雪帶來的寒意呢?《唐詩訓解》:「已霽猶寒,越見積雪。」雖然已經放晴,但是仍然寒冷,尤其是看到積雪。這是詩人在長安城中直接的體驗,可以推想終南山上積雪處是多麼寒冷。

名為寫雪,卻只提到一次,也沒去刻畫雪的寒冷。但全篇卻透露出一種凜凜有寒色的氛圍。整首詩意在言外,精練含蓄,意境清幽,後人評為描寫雪景的佳作,實至名歸。


推薦閱讀:

TAG:唐詩三百首書籍 | 唐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