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中社火

正月十五耍社火

中國人的年,從過了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備年貨、做新衣、炸果子,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年三十兒,貼春聯、掛燈籠,又是包餃子,又是年夜飯,一家人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爆竹一響,年就來了。

而在關中,真正的年其實是在社火的鑼鼓聲里熱鬧起來的,正月初五一過,整個關中平原上就開始沸騰了,舞獅子,走高蹺,高高的芯子挑上了天,看,紅紅火火的社火耍起來了。

記憶深處古老的「儺」

「輕薄行歌過,癲狂社火成。」這是宋代詩人范成大非常有名的詩句,有學者認為,這也是我國關於「社火」一詞最早的出處,但這並不說明宋代就是「社火」這一民間藝術誕生的時代。要追溯這一民間藝術的源頭,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個「儺」(音同「挪」)字。

「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後來被人格化了,成為一種祭祀表演,稱作「儺祭 」。 余秋雨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貴池儺》,文章中,余老師認為在中國,即便是許多文化程度並不算低的人,也未必能夠認得出「儺」這個字,他擔心不定什麼時候這個字就要從現代青年的詞典里完全消失了。

余老師並非杞人憂天,因為「儺祭」實在是一種太古老太原始的藝術形式,它幾乎要被時代遺忘了,很多現代人早已不知道它的淵源與形式。今天要說起來,那可是好幾千年以前的事兒了。

傳說當初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卻被駐守在那裡的商朝軍隊擋住了去路。於是軍師姜子牙心生一計,他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一個個看起來真是凶神惡煞的樣子,就好像十萬天兵下凡間一樣。商朝軍遠遠地觀望,看不清真假,以為真的是天助武王,嚇得丟了營寨撒腿就跑。

這件事傳到了民間,人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便在以後的祭祀活動中紛紛畫上臉譜,戴上面具,一面載歌載舞,好嚇走那些「邪惡」的鬼怪,久而久之於是便產生了古老的「儺祭」。

《論語》中有記錄說「先臘一日,鄉人戴面具,披獸皮,點火把,逐疫驅鬼。」便是形象地描述了鄉人 「儺祭」的場面,而「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戴著假面具載歌載舞。

從「儺舞」到「社火」的民間祭祀

有學者認為,這種戴著面具載歌載舞的祭祀活動,就是社火的早期表演形式,他們同時也指出「儺祭」的發源地正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陝西寶雞,因此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也便與西秦文化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這種僅作為驅邪祭神的「儺祭」逐漸地演變為供人娛樂的「儺舞」。從漢魏南北朝一直到隋唐,皇城的除夕之夜每年都保留著儺舞的慶典儀式,其意義也由最早的「驅鬼辟邪」增加了更多「祈福納祥」的含義。

據說在唐朝,每年從除夕一直到元宵節,長安城裡各路祭祀的隊伍就會爭相入城,表演的人有一部分戴著面具,騎著高頭大馬,而另一部分則扮成老虎的樣子,兩相追逐戲耍,表演緊張刺激的狩獵場景。所以,那個時候的這種祭祀活動便有了另一個名字叫「射虎」。

到了宋代,這種騎馬射虎的表演形式已經消失了,人們跳下馬背,開始了更多的表演形式,最為突出的是在表演的過程中常常伴有焰火,大抵也是由於這個原因,「社火」這個名字才由宋代開始出現了。

「社」指的是土地神,中國的老百姓祖祖輩輩都離不開土地,因此在所有的神仙里,土地神受到些特殊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火」是火神炎帝,火能驅鬼,因此深受老百姓敬畏。「社火」作為對土地神與火神最隆重的祭祀形式,多是表達了老百姓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願望,千百年以來,都是村民自發地組織,於正月里敲鑼打鼓走村串巷,把「年」的熱鬧推向了最高潮。

關中社火里的人物故事

關中民間耍社火,表現的內容多取自於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 像神話類的《八仙過海》《劈山救母》,武戲類的《三打祝家莊》《三英戰呂布》《隋唐演義》,文戲如《白蛇傳》《十八相送》,還有小孩子喜歡的《大鬧天宮》《花果山》等等等等。

八仙過海

這些故事裡的人物是活在關中老百姓心裡的,因此對於表演社火的人也便十分的挑剔,扮相夠不夠俊俏呀,衣服鮮不鮮亮呀,臉譜畫得夠不夠精緻呀。因此扮演者的臉譜勾畫與服飾道具就顯得尤其重要。

社火的臉譜與道具和戲曲基本一致,要讓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來扮演的角色,在人物容貌的特徵上就十分講究,比如包公額頭上的月牙,聞太師的天眼,趙子龍一身錦袍,穆桂英頭上的翎子……

老百姓瞅社火,一是瞅了個熱鬧,更重要的也是來相會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形象,扮得不像他們會失望,就好像許多追星族費了好大的勁,擠進了人群卻沒有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一樣,那叫一個失落呀。

熱鬧的社火隊伍

關中社火的表現形式

關中人豪爽,而社火這種粗獷的民間藝術似乎是最能表達關中漢子性情的,兩者的結合堪稱完美。鑼鼓喧天,雄獅舞動,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子,包老爺血淋淋的鍘刀……社火隊伍就這麼驚天動地地來了。

從每年的正月初五開始,每個村子裡的社會就會陸續地粉墨登場了。他們串街走巷,相互之間拜年祈福,也有著一比高低的意思。你的鑼聲大, 我的鼓點響,你的芯子挑得高,我的高蹺走得好。於是彷彿一夜之間,整個關中平原便被這敲鑼打鼓的社火隊喧騰得好不熱鬧。

秧歌隊

走在每個村子的社火隊伍最前面的是「探馬」,「探馬」其實就是聯絡員,他要趕在社火隊伍之前向鄰村通知本村社火將前來拜年的消息。得到消息的這個村子就要準備好香案和禮品,好回敬前來拜年的社火隊伍。

跟在探馬後面的是旗隊,有幾十人組成,穿著統一的民族表演服,每個人手裡挑一桿大旗,好像氣勢恢宏的大軍似的,後面跟著秧歌隊和鑼鼓隊,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地就來了。

鑼鼓隊

旗隊和鑼鼓隊一到,社火的主力軍就來了,熱鬧也就跟著來了。

踩高蹺

社火隊伍里最好看的也許就是高蹺隊了。

高蹺在關中又叫柳木腿,特別高,最高的有一丈開外,最常見的也有三四尺高,扮演的人踩上去,頓時就有了巨人的一般的感覺。

高蹺隊伍

這種民間雜耍藝術的歷史非常久遠,在《列子》中記錄春秋時期,有個宋國藝人蘭子,就可以站在於他身高一倍的柳木腿上玩劍。到了唐代,更有藝人可以踩著五六尺的柳木腿在繩子上跳舞。「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這是詩人筆下的柳木腿,詼諧幽默又充滿了喜慶。

如今的柳木腿依然不失當年之風,柳木腿上站著的,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人物故事。那一臉正氣的是關公;一白一青的是白素貞和小青,旁邊拿著雨傘的是許仙;瞧,那邊還走來了一頂轎子,忽閃忽閃的,那是《喬老爺坐轎》;最了不起的是走在隊伍里的小丑,他邊走邊耍怪,突然騰空躍起,翻了個大大的跟頭,驚嚇得周圍觀看的人噓聲一片,可他卻穩穩噹噹地雙腿落地,一點兒事兒也沒有。

喬老爺坐轎

那兩個人是怎麼回事,怎麼還站在柳木腿上打起來了?一個扭著一個的胳膊,撕扯在一起。最要命的是其中一個的頭上還頂了把刀,鮮血淋淋的,看得人真害怕。

別怕別怕,那都是道具,血也是假的,他們兩個演的這一出叫《武松怒殺西門慶》,是關中社火里特有的血社火。這可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表演者用利器刺向壞人頭部,看起來既恐怖血腥又十分逼真,所以才叫血社火。它還有一個名字又叫快活,大概意思就是把壞人都殺死了,老百姓當然會快活了。

芯子

關中芯子是一種動靜相結合的藝,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搭一個T形成的架子,然後在村子裡面精挑細選些長得心疼(關中話,惹人愛的意思)的孩子,一般不過五六歲,扮好相,用布帶綁在T形架上,由車子拉著走在社火隊伍里,多少有些耍雜技的味道。

芯子也分平台芯子和高桿芯子,平台芯子相對來說較為安全,就在桌子上面擺個架子,將孩子裝扮好了,由車子拉著,走在芯子隊伍的最前面。

桌芯子

高桿芯子顧名思義,孩子都是被綁在高高的杆子上的。簡單的一根桿上只有一個孩子,裝扮成皇帝啊,或者是童子啊,高高在上的,裙袂迎風招展,很是好看。

高桿芯子

但也有一根杆子上裝扮好幾個孩子的,那可就是一台戲了,人物各有形態,甚至有的還要邊走邊表演,那真是叫在底下看芯子的大人們都會瞠目結舌,不禁既為孩子擔心,又為孩子們叫好。

這就是關中的孩子們,從小就在芯子上練就了一副不怕天不怕地的好膽識!

跑旱船

緊跟其後的還有跑旱船。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媳婦,手扶著一隻用紙糊的旱船,那旱船做得很是逼真,周身張燈結綵,好似大戶人家的綵船。船外有一個花臉的艄公,掛著長長的白鬍子,手執雙篙,邊走邊劃,小媳婦在船裡面也扭著身子,好像坐船一樣。

有的時候,船身突然起伏跌宕,小媳婦在船里一下子驚慌失措,老艄公也手忙手亂,一下子就把觀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好似在大江大浪里突然要翻船一樣

獅子舞

社火隊里至少都會有兩頭威武雄壯的獅子,一隻文獅子,一隻武獅子。每隻獅子都是由前後兩個人扮演的,他們的身上披著一隻製作得栩栩如生的獅身,一個舉著獅子頭,一個掌握著獅子的尾,雄赳赳氣昂昂的,一會兒抖抖身子,一會兒舔舔毛,突然又就地打個滾兒,站起來甩甩頭,簡直就是兩隻活生生的雄獅子。

兩隻獅子中間有一個引獅郎,手裡拿只紅繡球,只見他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打趔子,一會兒騰空躍起,一會兒又匍匐在地,引逗得兩隻獅子也不停地翻滾跳躍,勇猛無比。有的時候,兩隻獅子還會在引獅郎的引逗之下互相「撕咬」起來,那可就更好看了,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獅子相互糾纏在一起難分勝負,看得周圍人叫好聲一片,好不熱鬧啊。

龍燈

獅子龍燈不分家,舞獅子的剛過去,耍龍燈的就來了。

關中農村流行正月里鬧龍燈,也叫耍龍、亮龍,是老百姓模仿傳說中的龍創作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社火隊伍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節目。

龍燈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其實是一個由竹子、木頭,做成的骨架,糊上紙,遍體漆上彩色的紋飾,就好像龍鱗龍甲似的,就是龍的身子,足有十幾米長。龍頭的樣子十分逼真,前額高高隆起,翹著一個又方又闊的鼻子,齜牙咧嘴,雙目圓睜,很是威嚴。

鬧龍燈的人都是從村子裡選出來的年輕俊俏而又靈巧有力的男子,十來個人一律穿著彩色的民族裝。

如同舞獅子的引獅郎一樣,耍龍燈的也有引龍人,手裡握一根一米來長的竹桿,桿尖上有一個能轉動的紅色綵球,叫作海球寶。表演的時候,引龍人手裡的海珠寶上下翻動,引逗得那龍身一起一伏、抬頭擺尾環環緊扣,忽而蒼龍下海,忽而飛龍在天,忽而龍打滾,忽而龍擺尾,真是好似一條翻江倒海的真龍一般。

龍燈以後跟著的就那些憨態可掬的大頭娃娃一走一扭地來了,這些大頭娃娃的面具有的是金童玉女,也有老夫老妻。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這些面具的底下那張臉究竟長得什麼樣,或許那個戴著小姑娘的面具正在賣萌耍俏的正是一個年近半百的人也未可知。

再往後會有扮相各異的社火人物,有一個舞著兩隻棒槌的醜女人,有正在拌嘴的婆媳,也有親親熱熱回娘家的小兩口……老百姓把他們的生活演進了社火里,詼諧,幽默,樂觀向上,這是三秦大地獨有的秦風秦韻,就好像這塊土上的人們一樣,熱情、粗獷、質樸、豪爽。

如果你也喜歡,就來關中耍社火吧!

推薦閱讀:

「日本倭寇」「韓國棒子」「印度阿三」「俄羅斯老毛子」這些稱謂的由來?
峨眉雜俎(一)
小雪節氣,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呢?
說是老傳統,經得起細問嗎?

TAG: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