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善待那個愛哭的小孩

前言

有人說,「長大的標誌就是,一家人吃一隻整雞,雞腿已經不是你的了。」其實,比吃不到雞腿很殘酷的是,長大了,就不能隨便哭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孩子的情緒管理。

家有小孩,尤其是有兩個小孩的家庭,誰家不是哭聲繚繞,日日不絕。同樣是哭,每個孩子又都有所不同。

我家哥哥的哭,如夏天的暴風雨,乾脆利落,豪氣衝天。說來就來,直奔高潮,雨下通透了,說走就走,經常臉上還掛著淚,就已經破涕為笑了。

妹妹雖然只有四個月,也能哭出自己的風格,如輕風細雨,起承轉合,婉轉細膩。要哭之前先撇嘴,如果需求滿足了,立刻就收。撇嘴不得,才帶著哭腔哼兩句,再不得,才放聲大哭。總結來說就是,懶丫頭一枚,哭一聲能解決的問題,決不哭第二聲。

令人崩潰的時刻

孩子的哭是最挑戰家長的時刻,高分貝哭嚎加上扭曲的面龐,從視覺和聽覺雙重渠道挑戰著家長的神經,隨著寶貝淚如泉湧,家長不禁血往上涌,頭腦發脹,大吼一聲「別!哭!了!!!」

除了吼,我們還能做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哭?

孩子為什麼哭?

除去身體不適,驚嚇,磕碰,疼痛引起的哭泣,本文主要探討最令家長抓狂的「莫名其妙」的哭。

首先,為了方便描述,我們定義下面這兩個指標。

哭泣程度,從輕到重分為1,2,3,4,5。

家長對哭泣的遷就程度,從絕不遷就到完全遷就分為1,2,3,4,5。

01

情緒的釋放

有時候寶寶不明原因的哭,其實只是情緒的釋放,以「放學哭」最為典型。

我家大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陣每天回到家都會因為一點小事大鬧一場。有時候是因為玩具壞了,有時候因為衣服濕了,鞋底髒了……不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嗎?他怎麼覺得天都塌了。跟老師溝通過,排除幼兒園內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後來經過觀察發現,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每天接大寶放學會途徑一所幼兒園,又恰逢放學時間,幾乎每一次我都會遇到大哭的寶寶。有一次連續三天看到同一個寶寶大哭,爸爸在旁邊大聲高聲訓斥著。我把這種類型的哭,稱為「放學哭」。

在校不比在家,一定有很多規則需要遵守,一定有他不能隨心所欲的時刻,孩子在學會遵守規則的同時,也壓抑、調整著自己的情緒。

家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也是情緒得以釋放的場所。對於放學哭,家長大可不必緊張,也不要誘導性地去問他:「學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誰欺負你了?老師打你了嗎?」如果孩子認為家這個港灣足夠安全,他自然會告訴你學校的事。

對於情緒的釋放,建議遷就程度為3,適度遷就。

為什麼不是5(完全遷就)呢?因為孩子很聰明,宣洩情緒的同時,他也在看你的反應。如果每次「放學哭」,你都給他冰淇淋吃,那他下次肯定還要哭嘍。

02

試探規則的底線

家裡正在做飯,寶寶要吃餅乾。

家長1:「飯馬上就好,別吃了」

寶寶:「不,現在就要吃!」

家長1:「飯前不可以吃餅乾!」

「哇~」哭泣程度3.

接下來,家長2過來了。

家長2:「孩子餓了,先吃兩口嘛!」

家長1:「這樣會影響他吃飯的。」

家長2:「沒關係,別讓孩子餓著。」

寶寶哭泣程度已經轉為1。

家長1堅持:「不行!」

「哇~」繼續升級為5……

小孩是天生的社交家,接觸最多的就是家人,他每天都在用他的方式,認識和了解每一個家人,其中很重要的一招,就是哭。

上面這個情景,相信在很多家庭都發生過。如果沒有家長2,在家長1的堅持下,孩子這次哭泣程度3,下次就會是2,以後慢慢就建立起飯前不能吃餅乾的規則意識,也就不哭了。但是如果家人給孩子不同的準則,他就會用哭去試探每一個人容忍的底線。不僅不利於培養規則意識,還容易形成孩子糾結的個性,過分依賴他人的反應來做決定。

這種類型的哭,建議遷就程度為1,也就是絕不遷就。

03

需要引起注意

媽媽正在做飯。

寶寶:「媽媽,書掉地上了! 哇~」哭泣程度3.

媽媽:「你不會自己撿啊!」

「哇~」哭泣程度4

媽媽過來幫忙撿書,又回去做飯。

寶寶:「媽媽,書又掉了!哇~」

媽媽已崩潰。。。

為什麼寶寶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非要喊大人呢,他看不到大人正在忙嗎?「這孩子真是不懂事!」大人經常這樣抱怨著。

其實這種情形下,寶寶的需求很簡單,他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試試你不幫他撿書,只是過去抱抱他,「寶貝,這個書很好看是嗎?媽媽正在做飯,你先自己撿起來啊。」他會自己把書撿起來,不再煩你了呢。

這種類型的哭,建議遷就程度為3,他要的只是安全感,適度滿足他就好了。

04

秩序敏感期

還是吃餅乾:

圓圓的餅乾,正吃的高興,拿出一個帶豁的。

「哇~」 哭泣程度3.

家長:「這有什麼關係,這不還是餅乾嗎?」

「哇~」 哭泣程度4

家長:「好了好了,換個新的。」

寶寶不哭了,帶著眼淚繼續吃。

更有喝酸奶:

寶寶拿著吸管扎,扎不進去,哭泣程度1。

再扎,扎不進去,哭泣程度2.

家長拿起吸管,啪,給寶寶扎進去。

「哇~」他居然哭了!哭泣程度4.

多麼地不可理喻,有木有?

其實2-4歲的寶寶,大多都會經歷這樣一個時期,也就是秩序敏感期。在秩序敏感期,孩子希望依據自身內在的秩序感去完成每一件事情,一旦秩序感遭到破壞,帶給他的是混亂不適的感覺,他就會嚎啕大哭。

餅乾在他眼裡,不僅是餅乾,還是一件圓形的東西,有了豁,就不是圓形了。扎吸管是喝酸奶的必經過程,被別人越俎代庖了,那自然是要發飆的。

孫瑞雪在《捕捉孩子敏感期》一書中這樣總結,「秩序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人格,這一切都來自於童年。」

對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建議家長尊重孩子的秩序感,試著去理解他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對於這種哭泣,建議遷就程度為4,盡量滿足,別擔心會慣壞他。等他敏感期過了,他才懶得扎酸奶呢。

還有很多類型的哭,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展開,推薦一些情緒管理的繪本:

《托托和踢踢》系列,教孩子面對分離,緩解緊張,面對失敗。畫風獨特,道理淺顯易懂,我家寶貝的最愛,講了無數次。

《媽媽我真的很生氣》,教孩子生氣的時候要說出來。我家寶貝看這本書,看著書里的寶寶生氣的樣子直笑,估計想到了自己的樣子。

《戴眼鏡的露娜》,勇敢面對不一樣的自己,孩子對這本書一般喜愛,我卻特別喜愛。露娜的敏感細膩,大概不是男孩能理解的。

家長該怎麼做?

家有敏感娃,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但是通過研究各門派教育理念,以及數年來豐富的實戰經驗,我總結了下面這個「四步安撫法」

01

接納

首先要做到的是,認可孩子的情緒。開心,興奮,傷心,失望,難過,崩潰,都是孩子該有的情緒。在孩子足夠成熟到口述這些情緒之前,笑或哭,是他獨特的表達方式。即使大人也都經常有無名火,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情緒崩潰時,家長一定要繃住,要是實在控制不住,就強裝微笑,默念咒語:

對於孩子來說,接納代表了被愛。與其每天都說「媽媽愛你」,不如在他一次情緒崩潰的時候保持平靜。

02

共情

在保持平靜的前提下,嘗試理解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哭泣程度為5,先等他有所緩解,例如降到3,認真地對他說,「你是不是特別傷心/難過/失望/意外。。。?」

不對啊,說完這句話,孩子重新哭到5,甚至比剛才哭得還凶。別擔心,這說明你取得了他願意繼續宣洩情緒的信任感。在信任的基礎上,他很快會平靜下來。

試想你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跟老公傾訴,「他們這樣對我太不公平了……」說得梨花帶雨。

老公說:「這點小事算什麼,就知道哭。你看人家誰……」

是不是很氣人?別笑,我們其實經常這麼對孩子說話。

如果老公說:「這幫孫子太壞了,你特生氣是吧?」

你哭得更厲害了,又說了一大堆,不過說完感覺輕鬆多了。

共情是傾訴的前提,指責只會關掉溝通的大門。對孩子來說,共情代表了被理解。

03

聯結

當孩子慢慢平靜下來,聯結是必須的。身體的聯結才能帶來心靈的聯結,擁抱是最好的聯結。如果孩子還不接受擁抱,邊哭邊掙扎,那就試著拉他的手,如果孩子甩開你的手,那就再等等。給他一點時間宣洩,被愛和被理解之後,才可能有聯結。

04

溝通

人終歸還是理性動物,眼淚不能白流,家長的罪也不能白受。事情過了,不能權當什麼都沒發生,溝通這一步,一定要做。

對應上述的幾類哭泣:

情感宣洩類,如果你覺得孩子哭完後並不太在意那件事情了,就可以不必再提了。

規則試探類,事後一定要告訴他,「你的肚子容量有限,飯前吃餅乾,正餐就吃得少了,經常這樣會營養不良,長不高了呢。」

引起注意類,當你忙完了,一定要好好抱抱他,告訴他,「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實在不能陪你,現在可以了,咱們一起做點什麼吧。」

追求秩序類,遷就孩子的同時,也要回歸理性。平靜以後讓他嘗嘗豁口的餅乾,「你看看,餅乾豁口了也還是餅乾啊,是不是一樣的味道?」

他還是個孩子,請給他哭的權利,家長能做的就是接納他,理解他,最後才是教育他。讓他放聲哭吧,為了長大後能夠燦爛得笑。

掃描二維碼

關注「生態慢課堂」微信公眾號

weixin.qq.com/r/tDi4oG- (二維碼自動識別)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後台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幾個大人都照看不了一個小孩?
自從有了女兒,兒子都成了將就!
讀懂圖畫書的回應,也許就知道怎麼給孩子選繪本了
斜弱視若不儘早矯正,將毀了孩子的一生!
不要把最美的樣子給別人,最丑的樣子給家人

TAG:兒童教育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