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劍術入門》中文譯文——對練:豎向下擊、斜向下擊

本號將不定期更新歐洲史實劍術(HEMA)譯文,歡迎各位愛好者指正勘誤。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保持內容完整。

教材:《The Art of Longsword Combat Book#1》

作者:Devid M. Cvet

譯者:蝰格武器學會

簡介

對練的目的是在雙方反覆的攻防練習中教授劍手結構化的長劍運用方式。每個劍手在練習中都要充當攻擊方和防守方。要注意對練訓練並不是學習劍術的最後一部分,然而該項訓練可以幫助劍手形成身體記憶以便於學習更高級的技術。

防守是劍術非常重要的一環。有效的防守技術可以為劍手提供大量攻防轉換的機會。通過對練,劍手可以學到正確的防守、閃避技術的重要性。該項訓練的其中一個要點是教授劍手在戰鬥中不要始終保持在一線上(狹路相逢)。最好的防禦是處在劍攻擊不到的區域。

另一點是劍手必須明白防守最常使用的是劍側面對劍刃。在歷史擊劍組織中關於「劍刃對劍刃」和「劍刃對劍側面」的問題有大量的爭論。這裡認為「劍刃對劍刃」的防禦方式可能起源於17至19世紀的軍刀和小劍對抗。「劍側面對劍刃」的物理依據是這樣可使得防守方更迅速有效的偏轉對方的攻擊。如果是「劍刃對劍刃」,有可能會發生瞬間的粘劍,導致劍的力量傳導中斷。任何劍手防守的目標都是迅速進行攻防轉換做出反擊。最終,劍手將學會如何運用攻防一體的技術使對手難以在很短時間內做出應對。

最後一點是對練可以使劍手了解到步法的重要性。前後移動和平移在對練中都會用到。劍手將學習到良好的步法技巧,變線技巧,並最終可以為自己提供反擊機會。

該訓練的最終目標是自由全甲對練。之後的訓練層次可以允許劍手使用鋼劍對練,但當前的層次最好僅使用木質劍。對練展示將以以下的方式展示:

為了降低受傷的風險,對練的攻擊順序將以順時針方向執行,自頭部(位置1)至頸部右側(位置8)。在這個層次的訓練中不可以隨意改變順序和方向。具體位置見下圖。

圖中的圓環展示了攻擊角度和相關目標。在之後的訓練中,劍手必須認識到圓環和角度的範圍可以縮小並集中於某些特定部位。例如,圓環可收縮至下巴處,那麼所有角度的攻擊都可以下巴為目標。

在當前階段的訓練中不可進行刺擊,這個攻擊方式將在下一個階段中使用。

階段1(單一攻擊vs單一閃避——重複)

這個訓練的目的是使防守方完成一個完整過程(位置1~8),這個過程被稱為「單一維度」,一攻一防,沒有其他技術應用。然後雙方回到中位起勢再次重複。這是一種有效又安全的訓練方式。

當劍手作為防守方完成全過程後(步驟8),攻防雙方互換。

豎向下擊(1)——左(右)窗位起勢

  1. 劍手A和B從中位起勢開始,左腳在前。
  2. A右腳向前換步,做豎向下擊
  3. 與此同時,B左腳向左前方橫移並且右腳跟隨,做左窗位起勢,最終狀態是B的劍尖指向A。
  4. 雙方回到中位起勢

劍手必須認識到兩點:

a)A攻擊的技法必須正確(當前訓練階段力量和速度不重要);

b)B的防守必須時機合適並且在防守的同時做到變線(橫移)。

B可以換個相反的方向練習,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做右窗位起勢。

右斜向下擊(2)——右窗位起勢

這個訓練和前一組類似,練習方A自中位起勢開始,做斜向下擊攻擊陪練方B的頸部左側,陪練方B橫移至對手左側使用窗位起勢

  1. AB雙方從中位起勢開始,A左腳在前,B右腳在前。
  2. A舉劍至高位起勢,右腳向前換步,做斜向下擊攻擊對手頸部左側。
  3. 與此同時,B右腳向右前方橫移並且左腳跟隨,做右窗位起勢,最終狀態是B的劍尖指向A並且偏轉對手攻擊。
  4. 雙方回到中位起勢

上圖展示了陪練方B使用窗位起勢防禦斜向下擊sgualembrato),該防禦訓練與前一組豎向下擊訓練相似,除了橫移方向不同。當練習方A從右側攻擊時,陪練方B移動到對方左側。這組訓練的核心是儘可能閃避攻擊並接近對手。向右移動可有機會使用至少三種反擊方式:

a)橫向攻擊;

b)折劍攻擊(刺擊);

c)摔跤。

下篇將繼續介紹其他攻擊方向的基本對練方法,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關於手稿和劍術復原

TAG:兵擊 | HEMA歐洲歷史武術 | 短兵格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