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化你的吉他練習效果?
本文導言:「You dont need lessons to Rock」——無數的吉他英雄、搖滾大師用自身的存在證明著這一點,也成為最初我們拿起吉他、學習吉他的源動力。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樣在練習吉他的過程中最大化我們的練習效果呢?希望以下的內容能給你一些啟發,找到專屬於你的練習方式。
一、練習時應有的心態
1. 練習是一個概念——嘗試不要區別對待任何一個你在吉他上彈出的音符或者和弦,因為跟吉他相處的所有時間實際上都是在「練習」吉他,不管彈的是什麼,不管當下的水平如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吉他練習能夠讓我們的手指在短時間內變得強壯、讓技巧突飛猛進。
2. 明確練習的目的——去練習演奏音樂,並且是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如果為了練習而練習,不把它與你真正想演奏的音樂聯繫起來,那麼最後的成果和進步也會不盡如人意,還會出現拿起吉他不知道幹什麼的情況,甚至消磨我們對吉他的興趣。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是彈唱,那麼我們首先最需要在掃弦、和弦的轉換以及右手的節奏上做一些功課,與其單純地學習和弦,不如找一首你喜歡的歌曲,從歌曲著手,在學習單個和弦的同時還能對包含在某一個調內的和弦家族產生一些理解;同樣的,與其單純地學習所謂常用的節奏型,去學習你想彈唱的那首歌的節奏吧!練習永遠不該消耗我們的熱情,而是讓我們一直保持著熱情與興趣,所以我會建議從你喜愛的歌曲里尋找到可以練習的素材。
3. 掌握好練習的時間——嘗試著在你感到精疲力竭和自我懷疑之前,停下來。相信我們都在練習中被這種想法打斷過:「我彈得太爛了,我永遠也不可能像我的偶像那樣彈琴」,又或是這樣的偏執:「今天一定要把這段練好,不然我就不放下吉他!」,當然我們確實還不夠好,永遠可以更好,但這些感受和想法更多的是身體和大腦在提醒我們需要休息。可能是在你愉快地jamming了幾個小時之後,也可能是在刻苦地練習一個新的段落之後,一切聽從身體的指示。
如果可以,我們把練習的結束放在最有成就感、最快樂的瞬間是再好不過了,你的感覺真的很重要!參考下面的例子:
a.剛彈下來一個新的段落,雖然還不熟練,但那時我們最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回報,如果這時可以放下吉他,下次的練習你不會抗拒的。
b.今天新學的東西還是彈不下來,試著不管它,去jamming你既喜歡又熟練的東西,就像我們開頭說的,不管彈什麼都是練習,即使是我們已經瞭然於心的片段,不斷地反覆彈奏,一是會提高熟練度(熟練度沒有上限),二是你可能會融入一些新的內容。彈開心了,覺得滿意了,再放下吉他,下次回來繼續練你沒彈下來的內容。
c.結束練習前,錄一段東西。今天練習的內容也好,或者只是jamming也好,回放錄音的時候總會產生一種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感覺。
4. 明確練習是一件需要合理地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過程中也需要我們不斷地調整和改變,才能最大化練習的效果。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練習計劃,也沒有一個所有人必須遵守的練習法則,這督促著我們需要不斷地感受自己、了解自己從而得到最終的結果,應該記住,我們是在練習演奏音樂,我們是在練習擁有自己的風格,簡言之,就是再多的練習也不會讓你成為別人,擁有與某一個人完全一樣的演奏技巧,努力試著練習去成為我們自己吧!你應該已經發現,我用了很多「嘗試」、「試著」這樣的辭彙,是因為至今我也一直在嘗試著平衡練習時自己的心態,很多時候還是會被偏執和自我懷疑控制,說起來容易,但是真的做起來...em...來吧我們再試試看。
二、練習時放鬆你的身體
首先我們要知道放鬆的目的,以及為什麼放鬆能夠幫助你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這裡探討的放鬆,是一種相對的放鬆,不是癱坐在沙發里的疲軟,而是給我們的相關肌肉自由活動、自由選擇它們所需緊張度的權利。舉例解釋就是,如果現在我要拎起我面前的一個箱子,而我不知道它有多重,需要用多大的力氣,如果我在拎它之前默認我需要很大的力量才可以舉起它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呢?沒錯,在真正發力之前,肌肉就已經緊張了,也許確實需要這麼大的力量,但也許我實際使用的力量遠遠超出了真正需要的力量。但是如果我在拎起它之前,不去自主地收縮肌肉,而是放鬆,讓肌肉在拎起箱子的過程中自己調整它的收縮程度,結果就是我用剛好合適的力量完成了拎起箱子這個動作,如果讓我把箱子放下,重新再拎起,我也會很明確地知道自己需要用多大的力量。所以我們在練習時強調放鬆,是為了平衡「緊張感」與「放鬆」這兩個相反的概念,往往我們都會是那個拎箱子之前就卯足了勁的人,吃力不討好,而在練習里需要用心訓練的內容應該是動作的精準度,訓練自己用最輕鬆的方式、最合適的力量去彈奏。
1. 背部:背部的肌肉是人體的大肌肉群之一,我們的站立與行動都會與背部以及我們的腰腹(核心肌群)息息相關。
不管是坐著練琴或者站著練琴,想像著自己重量集中在核心(坐著的話重量集中在臀部),並嘗試保持背部的自然弧度(微微向後彎曲的感覺)。也不用非常挺拔,偶爾駝背也無妨(要看自己的左手嘛),記得的時候盡量調整一下自己的背部。如果在彈琴的時候經常駝背,過長時間的練習真的會讓背部有不小的壓力。
2. 肩膀與大臂:在吉他抱得比較直、比較靠近身體的前提下,肩膀是相對放鬆並且下沉,大臂是自然地放在琴箱上的,不要試圖對抗重力,而是利用它。彈琴體比較薄的電吉他時會有點困難,我們只能儘力去下沉肩膀、放鬆大臂。如果有用肘關節支撐小臂的習慣,那麼在彈奏的時候大臂和肩膀都會比較緊張比且上抬,長時間會酸。當然我覺得肩膀和大臂是要參與我們右手的演奏的,只是我們自主放鬆它們,讓它們自己自然地選擇應該多緊張。左肩與右肩相似,放鬆且下沉,整個手臂像是掛在琴頸上一樣,自然卻不鬆軟。
3. 小臂與手腕:當你手臂下垂、放鬆時,可以觀察到手腕和手指都是以一定的角度自然彎曲而不是綳直的,右手演奏的時候我們的手腕如果可以保持放鬆自然、不綳直或者不過度外翻的方式來支持手指撥動琴弦或者使用撥片,整個右手會更有彈性、更自然,甚至會有一種琴弦的震動傳遞到手腕上的感覺。小臂與手腕的關係更像是一種互動,很難說得清究竟是誰在帶動誰,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我們可以活用手腕的彈性,演奏會更流暢、更容易保持相對一致的速度。
4. 手指:我們上面討論過,在放鬆時,手指是向著手心自然彎曲的,演奏時也以這種方式開始!關於左手手指按弦的角度,初學者通常會被要求讓手指與指板形成九十度,我建議手指的角度在接近九十度時會有一個放鬆與緊張狀態的結合點,如果超過九十度,會有一種扣弦的感覺,過於緊張。同樣在右手進行指彈演奏的時候,也是以放鬆微曲的狀態開始,用指腹接近指尖的部分感受琴弦、調整力度。
總結:我們需要給肌肉相對放鬆的狀態,以此開始去練習動作的準確性,隨著準確性和熟練度提升,想要彈出更飽滿更響亮的音色都會相對比較容易和輕鬆;相反的,如果練習時太緊張,養成彈奏時肌肉緊張的習慣,練習的效果(即演奏的精準度)會大打折扣並且很快就會進入到上文所提到的精疲力竭和自我懷疑的狀態。
三、練習時調動你的聽覺
放鬆了身體、明確了目標,現在開始就需要調動各種感官來幫助我們的練習達到更好的效果。對音樂的感受首先由聽覺開始,自然在練習時要學會去「聽」,即學會去辨別自己彈出的聲音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需要從什麼方面來加強。
要知道吉他聽起來永遠是吉他,你的吉他演奏也永遠只會聽起來是你的演奏,每個人的手指長得不盡相同,每個人按弦的位置、力度,撥弦的角度、速度等等都存在細微的差別,我們稱作tone of the finger(你手指的音色),所以想要完全複製另外一個人的演奏是不可能的,可以無限相似、無限接近,但最終每個彈吉他的人都會有自己的音色。其他還會影響我們聽覺的因素還包括吉他本身的音色特點、你練習所在的房間甚至是房間里的不同位置、撥片的厚度以及材質等等,還有如果我們把平時練習時的演奏和從唱片里聽到的吉他音色做對比,會覺得我們自己的聲音總是不夠「大」、「滿」或者不夠「均勻」和「持續」,那是因為錄音室唱片里的吉他片段在錄製後都至少要經過compress(壓縮)、EQ(均衡)的處理讓它們在整個編曲里有自己的位置,往往還會用上reverb(混響)、delay(延遲)等空間效果,在原聲吉他軌上加chorus(合唱)效果也是常用的小把戲。唱片里的歌曲的吉他部分overdub(疊錄:同樣的部分彈兩遍然後當作一個吉他音軌來使用,兩遍中細微的時間和音高差異會在聽覺上帶來更加「大」和「滿」的感受)也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吉他聽起來總是不如唱片里的飽滿和富有激情,再加上吉他錄音時使用不同的話筒、不同的錄製方式,單是一把原聲吉他的音色的可變性就太多了。
關於聽覺方面我想給出下面幾條可行的建議:
1. 聽你喜歡的音樂家的演奏,尤其是他們的live錄音,聽他們的聲音特點而不是音色,當作你日後練習的參考。比方說他們彈奏這首歌的時候在音量和力度上是比較統一、一成不變,還是根據歌曲的不同部分而抑揚頓挫(dynamic)?他們彈出的和弦音色聽起來是偏亮還是偏暗?這首歌的主要節奏型是怎樣的,貌似他們每首歌都是這樣啊?他們的演奏有沒有一些細節你沒有留意到,比方說在歌曲的前奏用了左手切音,在主歌部分加了一點點右手的悶音?在橋段的地方只掃低音弦?他的掃弦里好像還帶著一點旋律,是不是左手用了一些hammer on(擊弦)、或者suspended chords(掛留和弦)?又或者是不是右手特意彈撥了某一個和弦內音?甚至你可以注意到他的吉他在某些部分打品了...總之就像之前說的,吉他聽起來永遠是吉他,但是就是這些小細節的疊加,造就了一個吉他手的演奏風格,對於想提升吉他水平的你我來說,這些細節無一例外都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2. 在你喜歡的音樂風格里,多留意幾位不同的音樂家,不是為了吸取他們身上所有的長處,而是為了讓我們真正地認識到吉他演奏的多樣性與每位音樂家的獨特性,從而可以慢慢地接受自己的演奏、勇敢地演奏我們自己。我不認同一些人所說的「即使你最後只彈一種風格的音樂,那你也最好把除此之外的別的風格都學些、涉獵一點」,在某一種風格里值得研究的東西其實已經足夠多了,因為某一種風格里不會只有一個樂隊或者幾支樂隊,在你熱愛的風格里去搜索彈琴的素材,如果日後對別的風格產生了興趣,再去涉獵才是好的,要不然練習就成為了我們開頭所說的「為了練習而練習」,讓我去聽我暫時還沒興趣去了解的歌,去練習讓我沒有動力、沒有興趣的音樂片段,我實在不想再把音樂變成痛苦與糾結,是的,我在最初接觸音樂的時候就走過這樣的彎路,如果你也有類似的體驗,一定會感同身受,那太可怕了!
3. 當我們在聽覺感受上有了目標,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就不會再像一個無頭蒼蠅,所以現在,是時候去真正地「聽」我們自己的演奏了。不知道正在閱讀的你有沒有在某一天的練習中產生這樣的想法:「今天的練習時間很緊迫,一個小時之後我就必須要出門,天吶時間好緊,我一定要練出點成果不然今天就沒時間再練了!」然後拿起吉他的時候呼吸開始加快,雙手也不如平時放鬆,腦子裡揮之不去的是「我一定要練出點成果」的想法,隨後自我懷疑也很快光顧了你。每當這種情況出現,我都會知道其實我根本沒有在聽我自己的演奏,不過是為了練習而練習,所以如果可以,深呼吸冷靜下來,不要去抵抗自我懷疑,不要著急給自己當下的彈奏下判斷,去聽,然後試著去接受,首先接受自己當下的彈奏,然後我們才有可能在這個基礎之上,對比我們先前設定好的練習參考,來對我們的彈奏做出調整。比方說如果我希望我掃出的和弦更加有顆粒感、和弦的高音部分更加鮮明,我可以試著換種想法,用一種「推」的方式來代替「掃」,把每個弦的音都結結實實地「推」出來,慢慢加快速度,讓動作連貫成「掃」,同時我的左手是不是也可以按得更實、更貼近品絲一點?像這樣,聽、思考然後調整自己的方式或者去搜索學習一個新的技巧,一定要成為一個有判斷力、有自主學習能力的player,才會讓我們的彈奏有穩定的進步。彈琴前記得調好音(音準很重要,至少你要聽不出來有任何音不準的弦,雖然調音器會暗地裡罵你簡直是個聾子),放鬆,深呼吸,聽!
4. 錄下自己的彈奏,自己聽。當時聽,可以先下個判斷,立馬做一些調整;別著急刪,過幾天你完全忘了你當時彈奏的感受時,忘記自己當時犯的錯誤,再聽一下,這時你可能會覺得你在聽另外一個人演奏,幫助你少一些主觀的思維定勢(比方說「唉,我真的不太擅長彈分解和弦...」、「為什麼我擊弦的聲音這麼小這麼弱!」)。有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會和真正的現實情況有出入,可能當你再聽的時候你會想「好像擊弦這種特定的音色就是在一定的音量差異下才顯現出來,當然我可以再練習讓我的擊弦音量更平均、更有敲擊的感覺」,這是一個通過聽覺進行的自我認識、自我調整的過程。我知道你大概跟我一樣,自己說自己彈得垃圾可以,別人說我彈得垃圾不好意思不可以!所以我不建議隨便什麼都發給別人聽啦,自己判定自己的聲音,你知道你到底喜歡或者不喜歡,別騙自己!
四、練習時調動你的感覺
1. 在你的練習中,安排與節拍器相處的時間,節奏是你主動的感覺之一,不是你要被動去跟隨的標準。自從接觸了節拍器以後,發現有時自己對彈奏的偏執簡直是更上一層樓,但是節拍器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當我們把它停下來時,節拍彷彿沒有停下來並且融入到了我們的演奏當中。還記得練習的目的吧?彈奏音樂,所以記得與節拍器做朋友,讓節奏成為我們拿起樂器就信手拈來的感覺,離開節拍器卻心中有節拍,即使與節拍器一起練習,也不至於非常不自在或者根本無法自由地彈奏,達到這個程度之後,我覺得如果你真的那麼討厭節拍器,不用也罷。如果以後你對自己錄製、製作歌曲產生了興趣,錄音時可以很好地與節拍器配合,會讓你的作品更加緊湊和方便後期編輯處理。
2. 在你的練習中,安排與你喜愛的原曲錄音一起彈奏的時間,聽到這首歌時你是怎樣的感覺,帶著同樣的感覺去演奏。這樣做一是提醒我們記得練習的目的,二是與原曲錄音一起彈奏時我們可以發現更多之前沒有留意的事情,尤其是歌曲的節奏、速度上,很可能你喜歡的歌是一首節奏和速度有變化的歌曲,這也更加驗證了我們剛剛所說的「節奏應該是主觀的感覺」這一說法,既然人的心跳可以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那麼為什麼我們彈奏的速度不可以呢?音樂家是人,節拍器是機器,一切應該以音樂家為中心,先有音樂,再去分析音樂,所以你的感覺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的音樂,你的感覺很重要!
五、練習時調動你的視覺
回想一下我們最初被吉他吸引的時候,除了唱片里豐富的吉他聲,是不是看了哪位音樂家的演奏視頻,覺得彈吉他、做音樂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把視覺也包括在我們的學習和練習里,會給練習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1. 回放一下你最愛的樂隊的現場,觀察樂手的肢體和動作。自學吉他能夠實現的一大因素就是如何彈吉他是可視化的,舉個反例,對於唱歌的技巧與訓練就眾說紛紜,但又好像每個人都他媽是一個聲樂專家,而且比吉他自學難度大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即使聽著世界上最優秀的歌手唱著歌,仍然無法知道他的聲帶與身體究竟在進行著怎樣的配合。如果我們認真去聽並且觀察音樂家彈奏吉他,不難發現一些特點,我們時常會看到很多吉他手似乎並不是在用那麼「正確」的方式演奏,比如一些音樂家的演奏時手腕很放鬆、很有彈性,但是整個右臂都參與到掃弦的動作里,比如說一些唱作人在彈唱的時肩膀會有抬起的傾向,又或者是手腕會有外翻的傾向等等。觀察的目的一仍然在於了解吉他演奏的獨特性,二是觀察後判斷這些有共性又獨特的動作會不會對聲音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有,那麼影響是什麼?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吉他英雄在刷power chords(強力和弦)音牆時從來都是整個胳膊大幅度移動,思考一下為什麼,只是為了look cool嗎?還是在手腕和小臂都放鬆的基礎之上移動力量與移動範圍更大的大臂,撥片與每個琴弦接觸得更加「實」、更有攻擊性,在配合失真效果器的情況下,失真的音色會和只用手腕帶動彈奏時的不一樣?當然別人的演奏永遠是參考,是我們的一個努力方向而不是我們最終的具體目標。
2. 把在鏡子前練習加入自己的計劃,練習時觀察自己的動作。我們認真聽和觀察別人的演奏,最終的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演奏,因為唱片和已經存在的這些音樂家就是我們最直接的學習素材,通過他們的音樂去培養自己的鑒賞力、判斷力,當然只要是在不欺騙自己的情況下,喜歡什麼都是沒有對錯的,反正不管喜歡什麼也總會有喜歡別種風格的人來噴你。在鏡子前練習可能會給你帶來以下的好處,我不確定人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
a.有時在鏡子前觀察著鏡子里的自己進行練習彷彿會進入一種旁觀者的狀態,如果你是一個有氧運動愛好者,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慢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手上的音樂是你在彈奏,但你又好像並沒有在很「努力」地彈奏,就像是在慢跑時並不能完全感受到自己跑出的每一步都是在我們精準的控制之下,彷彿我們給了它指令,它就自然地動起來了一樣。我發現每次對著鏡子練習,進入到那種狀態,相比一直高度緊張地低頭注視著自己的手,演奏會更流暢、更少阻礙,我在乎得越少,就彈得越好。
b.如果身體有不放鬆、不協調的地方,這些在鏡子里都逃不過你的眼睛,從你的手腕到肩膀都可以觀察得到。
c.我們在面對鏡子練習前觀察了那麼多音樂家的演奏,你的觀察結果都可以放在這個環節里來嘗試,還是那句話,你的演奏只能聽起來並且看起來是你的演奏,不要欺騙自己做一些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更酷但是實際上很不舒服的動作。
六、保護好你最重要的樂器——手
我們通篇都在討論吉他演奏的獨特性,很多音樂家也都希望自己的演奏方式和所使用的樂器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不要忘記你彈奏樂器的雙手生來就已經獨一無二!
1. 如果讓我說一個關於吉他最大的謊話,非「彈得多了起老繭了就不疼了」莫屬。直到現在,過長時間的彈奏或者過於緊張的按弦還是會讓指尖疼痛難忍,當然比初學的時候會好很多,但是手指疼痛的問題還是存在的,所以上文中我們也強調了要使用最合適的力量,不要做一個吃力不討好的player。如果在彈奏中出現指尖難忍的疼痛或者抽筋等等狀況,試著停下來。我相信我們都有能力判斷哪種疼痛是身體在吶喊、在抗議,哪種疼痛只是我們的惰性和不想付出在抗議,不光是不要欺騙自己,這種時候要試著不再強迫自己。
2. 給手指熱熱身,跟著節拍器爬一會兒格子也好,彈一點平緩溫柔的片段也好,跟「練習」吉他的概念相似,其實彈什麼都是在熱身,自己掌握強度,不要苛求自己,因為人類不是用開關控制的演奏機器。
3. 小竅門1:冬天彈奏前條件允許的話用熱水洗個手再開始。
4. 小竅門2:給大家推薦一個在Youtube上學來的手指拉伸操,可以用VPN或者在國外的朋友請戳鏈接:https://youtu.be/TSrfB7JIzxY
(GuitarLessons365是一個很棒的Youtube頻道,完整的歌曲教學,全免費)
下面直接附上圖解:
左右手都可以做,這裡我用左手來做示範
第一步:放鬆手腕,甩動你的雙手。這個甩手的動作也可以穿插在其他動作的間隙里做。
第二步:從手肘偏下的位置開始用大拇指按壓你的小臂,一路向下按摩到手腕處,小臂的外側也以同樣方式按摩。
第三步:按摩手掌、手背、手指、指尖等部位,促進血液循環,為接下來的拉伸做準備。
第四步:向身體方向依次拉伸食指、中指、無名指(保持有拉伸感即可,持續5秒,手掌和手腕處也有感覺)
第五步:向手心方向依次拉伸食指、中指、無名指(持續5秒,手背到手腕處也都有拉伸感)
第六步:分別向身體方向和手心方向拉伸小拇指,需要注意的是,往身體方向拉伸時,方向稍稍偏右(記住示範用的是左手),這樣做可以拉伸到手掌外側的肌肉。
第七步:分別向身體方向和手心方向拉伸大拇指,注意要讓內外側的虎口肌肉也感受到拉伸。
第八步:分別向身體和手心兩個方向拉伸全部手指,小臂靠近腕部的地方會有強烈的拉伸感。
第九步:手掌的兩側也分別要拉伸。
第十步:用右手把左手中指和無名指盡量分開(同樣的,持續5秒),食指與中指、無名指與小拇指也要這樣拉伸。
第十一步:所有手指都儘力伸展,持續五秒,反覆三次。
寫在最後:希望我們可以擁有健康的雙手,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讓我們的吉他練習更有效率,讓我們的思考更獨立,讓我們的學習更自主,讓我們的音樂來自於靈魂、躍然於指尖!
作者:Brandon
蝦米音樂人(Brandon Kim):http://i.xiami.com/brandon_kim
微博(Brandon_Music):http://weibo.com/BrandonKim
你的每次轉發,都能為教程君的晚飯加個雞腿!
學習交流、投稿、合作歡迎加教程君微信:734327475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還沒學會吉他?這3個真相讓我眼淚掉下來……(成人篇)
※關於上海哪裡學吉他,尤其是指彈吉他哪家強!
※尋找最優化指法-索爾《B小調練習曲》(視頻)
※吉他初學者怎麼選吉他?
※關於吉他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