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用人,既是一種膽略,更是一種胸懷
商道如水,潤物而後能流 ―
1、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治亂興衰,其得其失甚多,其根本不外乎是: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要把企業發展好,歸根到底則是:匯聚天下的英才而用之。即企業家要有非凡的眼界、魄力和氣度。其眼界須是具有胸懷天下,放眼全球的包容性;其魄力,主要體現在不論親疏貴賤,一切唯才是舉;其氣度,足以吸引天下英才共同創業、合力共舉。
那些優秀的成功者,歷來都是在用人的眼界、魄力與氣度上高人一籌。譬如戰國七雄只有秦國一統,關鍵就在於始終堅持海納百川的用人謀略,使秦國成為重要人才的匯聚地。
宋代洪邁所言:「樓緩趙人,……蔡澤燕人,呂不韋韓人,李斯楚人。皆委國而聽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諸人之力也。而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在用人上搞宗代關係、不能唯才是舉,導致六國成為賢能之士爭相出走的國家。如魏之張儀、范雎、尉繚等,都陸續在他國建功立業。在一定意義上說,魏國簡直成為秦國治國大才的培養基地,其中原委,啟人深思。
聚天下人才共謀發展,就要不分中西內外。春秋時期的晏子是齊國人,齊景公以為相,用其策,國力日強,尊王攘夷。因而,用人的關鍵問題是,不能唯親,而要唯賢,「為官擇人,唯才是與」。
祁奚告老辭政時,晉悼公問誰可替他,一問舉解狐,再問舉祁午,解狐為其仇人、祁午乃自己兒子,這就是常說的「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今天,只要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無論國內國外,無論親疏、貧富,都應當吸引過來、凝聚起來,決不能因這些外在因素阻斷人才進入的通道。
2、聚人用人既是一種膽略,更是一種胸懷。
如何「聚」人?這是個首要問題。唐太宗希望封德彝舉薦賢才卻久無所舉,問之答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太宗則斥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假若無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不能廣開進賢之路,在發現和遴選人才問題上存在制度性壁壘,則如何能聚?唯以此為重大命題而悉心破解之,方能開闊眼界、打開思路、破除壁障。
如何「用」人也至關重要。袁紹也很禮賢下士,卻不善用,如郭嘉所言:「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曹操每得一賢才而用得其所,是以其軍隊不足袁紹十分之一卻勝負已分,如其當初之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古人云:「好賢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終,能終而不能賞,雖有賢人,終不可用矣」,聚才是學問,用人更有大道,更見氣度魄力,不可不深研琢磨,使用當其才、才盡其用。
「得人才者得天下」,當今世界,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要想贏得競爭,贏得未來,必當聚人用人,達致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境界。
3、編 者 語
聚天下英才而用是建勢合局的開始。須知天下無獨夫之業,創業者有無聚才之力,既是一種膽略,更是一種胸懷。
因此,在聚才用人的基礎上,調整結構,開拓局面,因勢建業。以循商道之機,在行商之旅中,不忘奉獻天下,完善自我的目標,無論面對風雲激蕩或靜如止水之局面均可不為所動,方能漸明商道之本。
至於人散人聚,是人之常情,創業之士,不可泥於一士之去留,大浪淘沙,古今一同之理。然則聚人之力,始於創業者直指人心的能力。創業者有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的氣概而後可以建業。
推薦閱讀:
※【培訓】如何評估培訓效果,培訓到底能給業務帶來什麼?
※下屬很有野心,該如何培養?
※諾姆四達的標準之星測試結果分為哪幾種,怎樣看出你是的內心世界?
※前程無憂人力外包業務年收入 6 億,為什麼簡單的業務卻有這麼廣闊的市場?
TAG:人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