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式扶持到引導性扶持,才是新能源補貼退坡的意義
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坡成為近兩年新能源市場的熱點辭彙。
根據2015年4月公布的《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顯示,正式版一個最大變化是 「坡度」加大——由徵求意見稿的(補貼)2017年比2016年降10%,2019年比17年再降10%,變成2017年比2016年降20%,2019年比2016年降40%,大致可以等效於降幅增加了一倍。
簡單來說,退坡就意味著補貼的減少,但不是一次性減少,而是逐步減少,實際上這是給了車企降低成本、提升研發實力一個時間期限的。具體來看,在2015年,低於150公里的補貼是3.15萬/輛,150-250公里之間是4.5萬/輛,再算上1:1的地方補貼,二者的差價是2.7萬元。而新政低於150公里的補貼降到2.5萬,而150-250公里的補貼不變,導致二者差價拉大到(算上1:1地方補貼)4萬元。這樣一來,幾乎讓續航里程較低的車型也沒有拿到補貼的可能。
年關將至,2018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究竟如何?成為近期業內關注的重點,儘管到目前位置,正式版的政策尚未出台,但「跳水」相信仍然會成為主旋律,與此同時,有部分門戶網站曝光了一組關於2018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手稿。
手稿里的主要內容包括:一、純電動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補貼;二、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補貼;三、2018年對不同純電動乘用車實際耗電量(為便於區分,用X來表示)與要求耗電量(取Y的最大值)的比值,也有會相應的財政補貼調整係數。只有X小於65%Y的純電動乘用車才能享受1.1倍的調整係數。
應該來講,這份手稿的內容與業內的預想出入不大,近段時間關於2018新政策的預測也都思考到了以上三點。從純電動車巡航里程、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以及純電動乘用車耗電量考慮,這些充分體現了政策層面對新能源汽車扶持的意義所在。
與此同時,不管這份手稿真實性有幾分都可以看出,2018年補貼政策並非全面的繼續跳水,而隨著補貼標準的提高、對技術要求的提高和對車企研發能力要求的提高,表明,未來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會繼續有,但不再是往年「普惠式」的補貼,而是優扶重點企業和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
此外,近期討論的熱點話題還聚焦在2018年是否會取消續航里程低於15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是否會取消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車業雜談認為,取消續航超過150公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事實上,按照2016年的標準來計算,續航低於15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就已經很難再拿到大額的單車補貼;換句話說,在純電動汽車續航普遍已經提升至220公里以上的階段,這類車型已無存在的必要。
而關於是否會取消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車業雜談看來全面取消或者大規模取消新能源地方補貼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補貼和政策之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組合拳的可能更大。此前,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也透露,財政部會同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正在針對新能源車補貼建立一整套財稅政策體系,補貼從單項政策到政策組合拳,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應該來講,2018年整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的技術路線或將因為政策支持的變化而出現深度調整,對於車企來說,解決續航、豐富車型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以及降低功耗仍是最大壓力,而與之相關的配套企業產業鏈又該作何應對?這些答案都將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給我們答案。
推薦閱讀:
※瞎子吃餃子,車企該為躲過315晚會慶幸,還是為亮相懊惱
※要成功掘金萬億汽車後市場,這三點至關重要
※雙積分管理辦法驅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市場化轉型
※在這個充斥著虛假廣告的時代,日系汽車廣告詞可信嗎
※賓士定速巡航失控不是事故,而是故事?CR-V停售,爆炸的3月!
TAG: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