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攝影:視覺的延伸

文/湯天明

作為麥克盧漢媒介「三論」之一,媒介延伸論是指「任何一種新興媒介都對人類事務的尺度、進度和標準產生影響,從而強有力地改變了人類感覺的比例和感知的圖式」[1],這一表述帶有技術哲學和心理學傾向,行文略有晦澀,若以通俗的方式表達其思想精粹,即是「任何一種感覺的延伸都將改變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從而也就改變人們的生存方式」[2]。麥克盧漢並未強調某一種媒介所傳播的具體信息,而只是突出了媒介本身對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此處所論的「人類視覺的延伸」,其實是對麥克盧漢原意的一種曲解,但從字面意義上,卻能夠凸顯各類視覺技術在拓展人類視覺能力方面的獨特功能。

作為信息載體與傳播渠道的媒介,因其與人類的親密的關係,故而可作為一種工具,人們借之彌補肉身的缺陷,將聽覺、視覺等感官延伸到原來無可觸及之處,即便在「不在場」狀態下,也能實現身臨其境般的信息獲取。在人類傳播史上,書籍、書信、烽火、戰鼓、密報等都屬於輝煌一時的媒介,周幽王點燃烽火便可召兵於千里之外,諸葛亮隱居隆中而知天下紛爭,優秀的軍事家只須「運籌於帷幄之中」便可取得戰爭的勝利,人們以獨特的智慧使自己的認識世界得到無限擴展。媒介在人類拓展認知能力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報紙、電視、收音機、網路等各種媒介通過對世界各地信息的源源不斷的搜集和介紹,把人們的視野擴至全球,也縮小了傳統意義上的地理障礙,將人類匯聚於虛擬狀態的「地球村」[3]。

圖 1 吳印咸為毛澤東拍照 1945年

媒介是一個外延很廣的概念,包括視覺媒介、聽覺媒介等多種類型,對於攝影而言,照片就是人類視覺的延伸。攝影的視覺延伸可分為時間與空間兩個層面,宇航員在太空旅行中拍下地球的畫面,把我們的眼睛延伸到太空,這是一種跨越空間的延伸;吳印鹹的領袖攝影將我們的眼球帶回到延安時代(圖1),這是一種穿越時間的延伸。新聞攝影正是通過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以及身為易於保存的二維平面的「物件」特性,為處於特定時空的觀眾提供了超越時空界限的圖像世界。

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指出,繪畫可以「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4],其中的「窮神變、測幽微」說的是繪畫在擴展人類認知世界方面的積極意義。雖然攝影能夠延伸我們的視覺,但要通過這種延伸來豐富自己的認識,仍然需要觀眾進行積極、深入的思考,這在我們面對那些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攝影藝術作品時尤為重要。譬如《瓦爾德集中營》(圖2),我們能夠從中認識到些什麼呢?閃光燈照亮了前景,而背景卻黑漆漆一片,這說明集中營里的囚犯們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類似於家庭儲物櫃的「床鋪」上擠滿了人,讓人不由得想起著名二戰影片《美麗人生》中的場景;最震撼人心的是囚犯們那恐懼不安的神情、長期牢獄生活帶來的獃滯目光以及右邊那位站立囚犯瘦骨嶙峋的身軀,恐怖、哀怨的情緒躍然紙上,把二戰集中營的真實狀態完完全全地表現了出來。

圖 2 瓦爾德集中營 佚名攝

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說:「收集照片就是收集整個世界。」攝影的視覺延伸功能,也使其具備了強大的記史能力,一張張經典的攝影圖片,正在為人類構建一部日漸增厚的現代《史記》。類似於《老照片》之類的圖文書經多次再版仍然供不應求,雖然它們收錄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照,但其所記載的某個時代、某個地區或某個民族的大量信息,卻是那些有著較高藝術價值的風光攝影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顯微、望遠、透視等影像技術的產生,滿足了生物學、醫學、天文學的研究所需,也拓展了人類的視覺。不過,顯微鏡、望遠鏡、X光透視的共性在於——觀者與儀器必須處於同一時空狀態,儀器的專業性、有限性顯然無法滿足更多人的視覺需要,而攝影術與這類光學器材的結合,使得觀者能夠在不在場狀態下,以「靜觀」的姿態窮盡萬物。出生於1922年的瑞典自由攝影師里納德·尼爾森,曾因一組母體內的胎兒圖片獲得1968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大獎,作為一位善於將攝影術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攝影家,尼爾森通過高倍率的電子掃描顯微鏡,帶領人們進入子宮這一原本無法觀看的世界。1965年起,尼爾森開始拍攝專題攝影「一個孩子的誕生」,直到1990年才最終得以完成,這組照片記錄了從人體受孕的最初直至出生的全過程,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精子的遊動、受精、胚胎的發育與成長。這並非對特定新聞事件的視覺記錄,卻得到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認可,也顯示出新聞攝影與其他新聞樣式的區別。

尼爾森案例顯示出攝影在帶領人類走進神秘未知領域的能力,若從人文的意義加以衡量,「視覺延伸」的關鍵意義在於豐富我們對於人類社會的認知,通訊社的全球布局、攝影記者的艱難跋涉、圖像的海量傳遞,正在以視覺形式勾勒世界的全貌,引發感同身受或惻隱之心,培育「人類一份子」的普世情懷。

本文摘自湯天明著:《側目而視:攝影的人文觀察》,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

閱讀更多文章,可關注作者公眾號:攝影和生活和愛


[1] 引自張國良主編:《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373頁。

[2] 李彬:《傳播學引論(增補版)》,新華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第209頁

[3] 麥克盧漢的媒介思想之一,1967年在其《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書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指的是人類交往方式以及社會文化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交通工具的發達曾經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斷,由直接的口語交往變成了非直接的的文字交往。而電子媒介又實施著反都市化,消解了城市的集權,使人的交往方式重新回到個人對個人的交往。「城市不復存在,惟有作為吸引遊客的文化幽靈。任何公路邊的小飯店加上它的電視、報紙和雜誌,都可以和紐約巴黎一樣,具有天下在此的國際性。」新興的感知模式將人類帶入了一種極其融洽的環境之中,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差異,把人類大家庭結為一體,開創一種新的和諧與和平。

[4]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第一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第1頁。

推薦閱讀:

除了抖音,沒想到這些App竟然也這麼好玩
2017.06.28 今日日曆
這是一篇很矯情的年終總結
一個只要20秒的小技巧,讓你的照片不再灰濛濛,變得通透起來!
2017.02.15 今日日曆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