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尋夢環遊記》看:為何家庭高於夢想
先說一下,這一篇文章不存在關鍵情節透露,可以放心大膽的看。
《尋夢環遊記》最近大熱,我的社交軟體里,都在推薦這部片子,一翻豆瓣,哈,11萬多次評價,分數還能高達9.2,也算少見。
電影的英文原名叫CoCo,在英語語境里,它就是一個人名。台灣的譯名叫《可可夜總會》,香港譯作《玩轉極樂園》,很明顯,兩地都是偏向娛樂性的翻譯。而在大陸的譯名,就值得玩味了,掛上了夢想,在如今的中國,夢想的市場之廣,可見一斑。
拍電影的、唱歌的、寫書的、賣各種狗皮膏藥大力丸提神丹的,都扯著嗓子在吼:堅持夢想!為夢想喝彩!為夢想而戰!嗯,還要《逐夢演藝圈》。
似乎誰都要有一個夢想才行,要不然你就是鹹魚一條,張口是夢想,閉口是堅持。可大多數人,並不能準確的描述自己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只是在為夢想而夢想。
回到電影本身,它探討的也確實是一個關於夢想和家庭的話題:當我們的夢想和家庭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時,在這二者之間,如何進行選擇?
夢想似乎都帶著一種過程的動蕩不安和結果的不確定性,而家庭的訴求是穩定,是彼此犧牲和奉獻,是安全感。
矛盾點就在於,這二者往往不能兼顧,你是要夢想實現後人前的萬丈光芒,還是家庭里妻兒老小的平安喜樂?
這也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現代文化,和影片所呈現的以墨西哥為典型的追求家庭完整的傳統文化,二者之間的撕裂和衝突。
電影的線索是,小男孩的夢想被家人粗暴打斷,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憤怒出走,隻身一人經歷了各種困苦,最後和家人一起聯手戰勝困難,然後雙方達成和解,喜劇收場。
可以說,皮克斯給我們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選擇家人。
早些年,因為受到西方個人主義文化的影響,個人一直覺得中國傳統家庭里的父母和子女,會有著天然的隔閡:父母總是會想著去控制自己的子女,代替他們做出人生的關鍵決定,甚至在觀念上,父母也會潛意識的認為,子女是他們生命的某種延續和補充。
我們都會想當然的以為,那樣家庭的子女,必然是不快樂的,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活著是一種悲哀。
其實不然。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我結識了很多人,Ta們有著各色各樣的生命形態,跟Ta們聊天,發現很多人的人生決定,比如大學的專業選擇、職業選擇、婚姻選擇,都會受到父母意見的影響甚至是被直接干涉,可事後,Ta們並沒有覺得不幸,也沒有與父母產生不可溝通的矛盾。只是我們從旁觀察,以為Ta們不幸而已。
國內的影視和書作,總是樂於誇大傳統家庭里成員之間的矛盾:蠻橫的家長,不能自主的子女,彼此記恨,鬧成悲劇。
這種文學主題表達大概是始於巴金先生的《家》三部曲,那有它的時代必然。可是如今,我們對於家庭的探討,卻依然還停留在那個時代背景和那樣的主題上面,這是我們的文學影視藝術的失敗,它們非但沒有承擔起自己該負擔的社會反思責任,還在某種程度上誤導和攛掇著尚未完成世界觀構建的孩子們。
如今,我們對於家庭生活的觀察,需要重新選擇角度進入;對於父母子女關係的思考,也早應該跳出對於傳統觀念進行批駁的偏狹領域。
再到實際生活中,夢想和家庭對我們每個人又都各自意味著什麼?
家庭是切切實實的,我們可以真實看得到的可依偎的庇護和溫暖。
而夢想呢?我們追逐夢想的目的又是什麼?無非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尋,對人生意義的敲問。我們只是想要知道,我們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一個夢想就是一道門而已,此門不通,不妨換另一道門,敲開之後,我們進入的其實都是上帝和大哲們許與的意義之地。
而家庭不一樣,來自基因和血緣關係的遺傳紐帶,它不像夢想那樣是一個概念,它是真實的有形狀的,是我們無論如何也切斷不了的如絲如縷的牽掛。
就像影片里,Co Co已經白髮蒼蒼意識模糊,她記憶中最深的思念卻一直都是自小棄她而去的父親,像一點風中殘火,最後維繫著這個蒼老的生命。當小重孫再次在她耳邊唱起父親寫給她的歌時,那點殘火陡盛,她的生命,驀然又煥起了生機。
而死後進入亡靈世界的埃克托,一輩子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他只是希望,再回去看一眼曾被他以夢想之名拋棄的女兒和家庭,他早已悔之不及。
我們尊重夢想,尊重心懷夢想的人。可是,少有人,可以不假思索的表述清楚Ta的夢想到底是什麼,Ta又是為了什麼而可以不顧一切的去追逐這個夢想。
另一方面,卻是任何人都可以毫不遲疑的表述清楚什麼是家人:就是那些關心你的人,那些思念你的人,那些願意用生命來愛你的人,給你保護的人,當世界都嫌棄你的時候,最後陪伴在你身邊拽著你手的人。
有女兒的父母尤其要去看看,不過,請備好紙巾,當《Remember Me》的歌聲響起的時候,可能會淚奔。
致,天下父母。
添加微信公眾號:談婚論家
未經審視的婚姻和家庭不值得過一生
推薦閱讀:
※當夢想漸漸被生活所累,你有沒有後悔當初不回家工作的決定?
※為了過上想像中的生活,你做過什麼呢
※如果你面臨這樣的困境: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後來周一就先去上班了
※迷茫只是才華撐不起夢想
※假如你明天就死了,你會後悔你今天做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