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關注被性侵兒童,更關乎女性成長
與《熔爐》單純聚焦於兒童性侵進而尋求社會正義不同的是,《嘉年華》想要探究更多關乎女性成長及其背後社會原因的深層次問題,兒童性侵案作為影片的一個題材切入口,以此帶來觀眾對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傷害的關注,通過巨大的夢露雕像這一女性意象,探討了女性成長的不同階段和困境,結尾小米跟著被拆除的「夢露」一起上路,富於力量感的音樂和畫面,情感得到有力的釋放。
如果說《熔爐》是有些類型化的劇情片,那麼《嘉年華》就是富有寓意的藝術片,表達更為克制,內涵也更為豐富。
小文、新新、小米、莉莉是受到不同程度傷害的受害者,小文的媽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新新的媽媽是個逆來順受的務實者,和郝律師作為影片里出現的唯一的保護者,一起構成的女性群像,與劉會長、王隊長等罪惡的強權代表,「什麼沒見過,什麼都不怕,只要有錢打點就能解決事情」的酒店老闆、小流氓健哥等投機鑽營者,新新爸爸、遊樂園老闆這種阿諛的功利者,還有小文爸爸這樣的為數眾多的怯懦者,以及收受賄賂有悖良知的醫學專家,組成男權語境下的社會萬花筒,雖想如雷諾阿在《遊戲規則》里所言的:「這個世界糟糕的地方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可惜的是,各個方面都不夠深入,有些更是只流於表面,加上導演在採訪里說的「不想只是停留在一個案件的層面上」(也許有些過分強調了),以及為了過審草草收場的結尾,導致原本影片想要深層挖掘的女性成長過程中遭遇諸多傷害背後的社會成因,沒能得到更有力的展示,帶給觀眾更多的是在小米身上體現的女性意識覺醒。
當然,對兒童性侵的關注,和女性成長題材的呈現,都令人欽佩,特別是冷靜、剋制的表達,及想要作更多、更深層探討的努力嘗試,與之帶給觀眾的啟發和思考,彌足珍貴,是影片最大的優點。
小文是由於情感缺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失職、失敗,在遭受性侵被發現後,媽媽只會打她,撕壞她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用言語羞辱她,「你真是越來越像你爸了」,母親把自己人生的失敗全都發泄在她身上,上課遲到,老師也只會輕蔑地對她說「你媽又沒回家啊」,語氣幾近嘲諷,而那個出事就把責任推到她身上的小閨蜜(」都是小文出的主意「),也被老師警告」還想不想上學了,天天跟她待在一起「,這樣的老師和學校教育,我們從小就見怪不怪了...她於是逃學,無處可去,只好去找那個長期缺席的「窩囊」的父親,不然,就只會變成躺在巨大夢露雕像腳下的流浪兒童,她很倔強,輕易不會哭泣,只當被有悖良知的專家撒謊污衊時,才使勁地流下淚水,面對污濁的成人世界,只剩下無助。
小米故作成熟與世故,覺得自己「什麼沒見過」,單槍匹馬,既似乎熟悉各種潛規則,謊報洗浴巾的數目,與酒店老闆、前台莉莉一起對警察隱瞞案情,又無比天真,敲詐律師才要一百塊錢,聽了健哥說的「你知道,我知道,別人不知道,這是信息,信息就是錢」,竟然就去勒索劉會長,交錢地點就在海邊賣電話卡小店的垃圾桶,一萬塊是因為要給健哥好幫忙辦身份證,解決她的黑戶問題,這符合她的實際年紀和作為一個棄兒,她被打成重傷住院,跟莉莉一樣,她們的天真,在於以為能靠男人或是勒索過上好的生活,莉莉年紀稍大,但直到被「黃老闆」毆打,醉酒後說「下輩子再也不做女人了」,轉頭又建議小米「好好跟老闆道歉,這樣以後才有機會做酒店前台」,她始終沒能完全醒悟過來,而小米孤獨又勇敢,最終沒有聽從健哥的安排,在「13歲時離家出走,呆過15個城市,喜歡現在這個溫暖的地方」後,依然選擇離開,自我意識蘇醒,緊跟著被拆除的巨大的夢露雕像,獨自踏上征途,應該得到所有的祝福。
除了周美君(飾小文)和文淇(飾小米),這兩個被文晏導演在金馬獲獎感言里稱為天才的小演員,還有飾演小文爸爸的耿樂,在面對新新父親想要說服他妥協和解時,輕微弱弱地問了句「那公道呢?」,無比真實...其他人演得多少有點臉譜化、用力過猛、還有些許煽情,和那麼點像電視劇,比如郝律師、莉莉和小文的媽媽,最終,影片呈現的效果和力度不夠,都與此有關。
最後,令人欣慰的,是小文和爸爸又重新在一起相處時的一點溫情,與小米覺醒後的再次出發......勇敢的生命永遠年輕,永遠令人動容。
說句題外話,電影上座率不錯,讓人感到一些驚喜,但這樣嚴肅的影片,如果只是帶著獵奇的心態,看的時候仍舊刷著手機又竊竊私語問劇情的話,我想看的意義不大,也難免令人有些失望。
推薦閱讀:
※半生緣
※《解剖肥胖》——胖,真的會死!
※小狗歷險記
※專訪《暴雪將至》導演董越:我不理解這麼低的票房,我只考慮電影本身
※當一個想殺你的人,躲在你的床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