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資訊理論原理

將一段帶有人物、對白、背景音樂的劇情,拆分成三個基礎元素:動態圖像、台詞(對白)、BGM(背景音樂),再讓三個人分別去欣賞這三個元素,前提是他們都不能知道原始的故事劇情是什麼。

在沒有台詞和背景音樂的前提下,兩個人物對視了 5 分鐘,這會讓觀看者難以理解這 5 分鐘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與此同時,這 5 分鐘也是充滿了想像的 5 分鐘。

利用資訊理論里的理論模型去套用上面說的那種情況,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一段不確定的劇情里,包含著大量的劇情。」;如果再加以解釋的話,那就是:沒有確定的劇情(信息量),那就可能是我們想像中的任何劇情(信息量),這些想像中的劇情(信息量)加起來,一定大於那個確定劇情(信息量)。

不過,並不是劇情具備了大的確定性就是好事,確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小,觀眾就會覺得劇情枯燥乏味,舉個例子:一般來說,如果 「動態圖像」 和 「台詞」 的信息量太少,那就要用 「BGM」 去填補缺失的信息量,也就是製造預見性,或者是確定性。所以,為了讓劇情具備不充分的確定性,製作者需要精心調配好三個基礎元素的分量,信息量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必須恰如其分才好。

推薦閱讀:

資訊理論抄書筆記 - 馬爾可夫鏈與熵的結合
信息與香農...
資訊理論(一)
熵,條件熵,互信息,交叉熵 的理解總結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理解與可視化神經網路

TAG:資訊理論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