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強說:馬雲每天都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普通人如何實現領導力
今天是2017年9月28日,歡迎收看今天的《寶強說》!
今天寶強主要說的內容是以下六點:第一點是:馬雲說自己每天都膽戰心驚如履薄冰;第二點是:冪律世界的生存法則和方法認知;第三點是:普通人如何實現領導力和職場領導力;第四點是:培養情商的5個關鍵步驟 情商;第五點是: 像人類學家一樣才能理解生活;第六點是:電動汽車是和未來的最好的銜接。下面是詳細講解
一、馬云:每天都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阿里巴巴商業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9月25日參加了加拿大門戶2017中小企業論壇。在論壇上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馬雲說:「我覺得我每天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地在做,否則我們不可能要出那麼多差、干那麼多事、見那麼多人」。
馬雲把阿里巴巴遇到的挑戰總結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人才的挑戰,馬雲擔心公司的人才不一定跟得上公司的發展,因為阿里巴巴並沒有先例和榜樣可循,是全新的挑戰;第二個方面是,整個社會包括海外市場對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大體量平台會有「不適應期」,同時又對它有相當期待值,這會帶來政策的挑戰和傳統意識的挑戰;第三就是公司本身是否能持續創新。
馬雲說:「我們(阿里巴巴發展的)這18年所經受的挫折、壓力和挑戰,我覺得一般的企業68年都做不到這樣。這18年真是68年、78年的努力。」
在之前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對話環節,馬雲也提到了公司曾經面對過的挫敗,他說:「在過去的18年中,我們每天都在犯錯,每天都在被拒絕,但我認為,被人們拒絕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只有證明了自己,別人才會幫助你。」
二、認知:冪律世界的生存法則 方法認知
芝麻學社的創始人王雨豪在「筆記俠」舉辦的「知識經濟實戰營」上,分享了他對冪律法則的認識,非常有意思,值得分享給大家。
王雨豪讀過網路科學領軍人物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寫過的兩本書《鏈接》和《爆發》。他在這兩本書里總結出的是,世界是由兩個法則構成的,一個是高斯法則,也就是正態分布,簡單說就是「中間多,兩頭少」,比如一個班裡,成績中間的學生最多,成績特別好和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不會太多。另一個是冪律法則,可以理解為二八法則,比如20%的人口佔據了80%的社會財富。
在高斯法則生效的領域,平均值非常重要,可以被視為整體的代表。但是在冪律法則統治的領域,平均值就毫無意義。這兩個法則的典型是身高和財富,把姚明放到100個人中,並不會顯著改變平均身高,但把比爾·蓋茨放到100個人中,就會極大改變平均財富。在高斯法則生效的領域,所有人跟平均值的差距不會很大;但是在冪律法則分布的領域,跟平均值的差距就會大到驚人,比如,2016年中國家庭人均財富是16.9萬元,而馬雲的資產是1500億左右。王雨豪的觀點是:「跟財富有關的所有的領域,彩票、創業、金融等都遵循冪律法則。」
冪律法則統治的領域,存在著贏家通吃和先發優勢被放大甚至產生指數級優勢的現象。在這些領域,就要勇於去採取最小成本的方式去進行試錯。有一本非常流行的書《精益創業》,講的就是這種精益試錯法。要改變對失敗和錯誤的態度,要能夠快速、低成本地失敗,並且從失敗中去學習,然後快速迭代。
王雨豪說:「在冪律世界裡,你根本不知道成功是怎麼分布的。如果沒有一個能夠持續地去試錯的機制和心態,那基本上你離成功的距離是萬水千山。」然後,雖然並不中聽,但是,當一個創業項目失敗時,要勇於離場,「勇於離場是一種基本生存技巧」。
三、方法:普通人如何實現領導力 職場領導力
平時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覺得公司里有些事情是需要改變的,但大多數人會等著那些有領導力的人改變,因為他們覺得,真正的領導者才有能力去做這些事情。凱洛格商學院的戰略教授哈利·克雷默(Harry Kraemer)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讓自己變得有領導力和行動力。他在一篇文章里給出了四個建議。
第一,從你所處的位置開始領導。很多年輕人都說想成為領導,但都表示自己手下沒有人可以領導。克雷默說,領導不需要你擔任某個職位,不管你有沒有下屬,你都可以開始領導。
第二,著手開始提供解決方案。 當你發現問題時,立刻行動起來,把問題反饋給你的老闆,同時提供一兩個建議。克雷默說,如果你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至少提出一到兩個有潛力的解決方案,你就已經在領導了。這說明你不是在旁觀,而是參與到了其中。就算你的方案很糟糕,你提出方案的同時也宣告了,你是一個想要解決事情的人。
第三,進行調查。你要關注公司里所有的事情,關注那些你平時可能會不知道的信息。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項目、部門或者是特殊任務。克雷默曾在百特國際擔任金融分析師,最後升職到了主席和CEO。百特國際是一家生產和供應醫療產品、生物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公司。擔任分析師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同事問克雷默,如何看待某個部門最近的收購。克雷默當時承認自己都不知道有這次收購,他說他甚至不知道這個部門是百特的一部分。於是,克雷默接下來經常會聽每季度的電話會議錄音。在會議上,百特的CEO會挑選股東和分析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克雷默說他聽的時候會想,如果自己是CEO,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第四,建立關係網。為了進行研究,你要去認知其他部門的人,你要知道其他部門的同事要做什麼工作。克雷默說,給其他部門的人提供幫助是建立關係網的好辦法,不要擔心你要幫助誰,或是他們在組織架構中的位置是多麼高。相反,去接觸每一個你覺得自己能夠幫助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去了解組織的方方面面。
四、培養情商的5個關鍵步驟 情商
情商,就是一種辨別、管理個人以及他人情緒的能力。很多學術研究都證實過,通過科學的情商測試可以預測一個人在工作績效、領導潛能、創業能力與就業能力等方面的表現。情商高的人往往還善於交際、身心健康、幸福感也高。
那情商測試得分低的人,有可能在先天的基礎上提高自我反省和人際交往能力嗎?心理學家們認為,情商其實是人格特徵的綜合體,與智商不同的是,它具有可塑性,不會一成不變。對自己情商要求高或者想要幫助別人提高情商的人,只要付出專心和精力,能夠獲得改善和提高。
倫敦大學學院商業心理學教授托馬斯·查莫羅·普瑞姆茲克和組織心理學家邁克爾·桑格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分享了培養情商的五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從自欺欺人到認清自我。文章說,性格或者情商,是由自我評價(我們怎麼看待自己)與他人評價(別人怎麼看待我們)這兩部分組成的。真正的認清自我,是能夠認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並且清楚這些優勢和不足與他人比較時會怎麼樣,比如,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的情商很高,然而實際上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會被別人視為高情商。要從自欺欺人轉變到認清自我,需要得到準確的外部反饋,比如可靠的性格測試或360度的反饋調查。
第二,從關注自我到關注他人。情商低的人往往不容易從他人的立場看問題,尤其是當沒有清晰的對錯標準時。文章作者建議,關注他人首先可以從基本的欣賞,承認團隊其他成員的優勢、不足和價值觀開始。經常與團隊成員進行簡短的討論,也能讓我們對「怎樣才能激勵和影響他人」這個問題理解得更加透徹。這些討論促進了相互協助、團隊合作以及外部交流。
第三,成為有益的交往對象。事業有成的人,往往被視為更有益的交往對象,他們看上去會更有團隊精神,待人友善,信任他人,大公無私。喜歡獨善其身的人,不免會給人留下防備心很強、消極悲觀等印象,對於喜歡獨善其身的人來說,給別人分配任務或尋求幫助前,要保證適當的人際交往,這一點非常關鍵,「經常主動地分享知識和資源,並且不求回報,這對人大有裨益。」
第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商業世界中,遇到突發事件就沮喪不已的人,會被人認為還沒長大。如果你經常容易情緒化,喜怒於色,就要要反思下是哪些情況讓你生氣或沮喪,在遇到挫折時要觀察自己的過激傾向。通過發現自己的情緒觸發因子,可以避免緊張情況和衝動反應。所以,「不僅要知道自己在真實情況下會有怎樣的情緒,更重要的是知道那些情緒是因為什麼引起的。」
第五,保持謙遜,即使是假裝出來的。有領導能力的人,通常都不太在乎去包裝自己的頭銜,因為他們表現得很謙遜,在自信與謙虛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樂於採納意見,敢於承認錯誤,這些能力都難能可貴。 「要提高情商,有時候故作自信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故作謙虛。這個世界需要能夠隱藏軟弱的人,但更需要會隱藏鋒芒的人。收起你的驕傲自大,選擇性進行對抗,多找機會認可他人,即便你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文章作者最後還提到,訓練情商的總原則是:不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而是摒棄不當行為,替換成更加合適的做法,克服不良傾向,養成新習慣,改善別人對你的印象。
五、像人類學家一樣才能理解生活
土耳其作家、2006年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每次準備寫新的作品時,都會進行相關的研究,並且樂在其中,比如,《我腦袋裡的怪東西》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街頭流動商販的故事,於是他採訪了很多服務員、賣酸奶或雞肉米飯的小販、電網檢修工、退休警察和做冰淇淋的手藝人等等。接受法國獨立媒體Mediapart採訪時, 帕慕克說,寫小說與做研究密不可分,有時他甚至會因為想去研究某個領域而決定小說主題,「我在創作過程中經常自我打斷,去做調查;我塑造我的角色,再轉而採訪他人,繼而學習更多以便更了解自己的角色,之後再著手創作……要像人類學家一樣工作才能真正理解那些不同的生活。」 帕慕克寫《我的名字叫紅》時會去研究古代史,查看無數畫作並了解藝術史;寫《雪》的時候會去土耳其東北部的卡爾斯住上一段時間;寫《純真博物館》的那段日子,他經常去博物館並讀很多關於戀物癖的書。帕慕克認為,小說主要是用來理解人的,我們需要對每個人物都抱有興趣,即便是對最卑微的角色,我們也要接納並包容。
寫作初稿時,帕慕克不會限制自己,既不覺得羞恥也沒有尷尬,之後,當他重讀初稿,再去修改那些寫得太過的地方。對他來說,寫作在於尋找一種適意的情調,他會遠離那些強烈的戲劇衝突,試圖在好與壞之間、平凡與戲劇化之間建立一種平衡。《我腦袋裡的怪東西》中有一個片段可以體現出他的這種風格:有人來到主角家搜查,但他們最後卻聊起了足球。帕慕克說:「這有關於安排抑揚頓挫:有時要刻意強調,有時要平白樸實。講故事的核心要素稍往舞台邊上挪挪,將一些無關緊要的軼事放在中間。」
六、電動汽車是和未來的最好的銜接
中國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是一位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他曾經擔任過二汽總工程師、總廠廠長、東風汽車董事長等職務。陳清泰對宏觀經濟也有研究,擔任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9月24日,陳清泰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州論壇上說:「21世紀的無人駕駛電動汽車可能會以我們想像不到的程度深刻改變世界,就像20世紀的內燃機車一樣。」
在2016年,包括挪威、荷蘭、德國、法國、英國、印度在內的國家都發布了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其中德國還是全球最有實力的燃油車生產國,也提議要在2030年宣布禁止銷售燃油車。包括沃爾沃、大眾、寶馬、豐田在內的汽車巨頭也都在迅速轉向新能源汽車。摩根斯坦利還在最近的報告中說,如果谷歌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分拆,估值可以到700億美元甚至更高,要高於現在福特汽車的460億美元和特斯拉的560億美元。從政府、汽車公司和資本市場的舉動,都能看出,汽車行業正在發生巨大的顛覆性的變化。
因此,陳清泰對汽車行業的判斷是:最遲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傳統燃油車,這意味著電動汽車會逐漸在市場上取代燃油車。此外,電動汽車的技術進步是雙線作戰,一條戰線是電池、電機、電控在內的動力系統,但這只是電動汽車的1.0版本,另一條戰線代表著電動汽車的2.0和3.0版本,那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並最終實現無人駕駛。
陳清泰表示,汽車和內燃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重塑了全球的基礎設施和現代生活,被稱為「改變世界的機器」。今天,電動汽車會以同樣的力度改變世界。 「電動汽車之所以可以再次改變世界,在於它能夠最好的和未來相銜接。未來是什麼?未來是新能源,特別是分散式能源,未來是智能電網,未來是智能交通,未來是智慧城市,而這些標誌性的未來場景,一個基本的單元就是電動汽車。實現這些未來的場景都需要電動汽車來支撐。」
歡迎關注《寶強說》,陪伴你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我來扒扒一位知乎大V鮮為人知的故事。
※美劇《矽谷》:國外的搜索引擎如何辦事?
※第2期:瀏覽器之戰(上)
※我們徵集了上千人的在線購表問卷調查,原來線上購表大家最信賴的是……
※《中國輿論場》是個什麼類型的節目?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