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網貸」、「去P2P」 互金平台都有什麼難言之隱?

「網貸」監管新政實施已過一周年,這一年,是行業史上最嚴監管的一年,讓網貸行業正式告別了政策空窗的野蠻生長階段。有了嚴謹的監管細則保駕護航,網貸行業逐步進入健康的軌道,然而卻有部分平台開始嫌棄「網貸」或「P2P」的標籤。

從監管層至投資人均在不斷呼籲互金平台必須合規運營,然而「合規運營」的背後,實則需要極大的成本和代價,部分資本實力較弱的網貸平台因無法負擔,迫不得已「換馬甲」。近年內較為常見的做法是,以『綜合性金融平台』或『金融科技平台』來代替原來的『P2P平台』、『網貸平台』,希望通過名稱的改變,實現與原有一些叫法的區隔,拋開『P2P』、『網貸』給平台帶來的包袱。除此之外,不排除少數問題平台為了規避監管而改頭換面。

然而這類做法並沒有意義,互聯網金融平台是否屬於網貸平台不取決於其名稱,而是取決於其商業模式。

去年開始監管層就提出了「一致性」和「穿透式」的原則,根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只要是藉助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收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換,撮合借貸雙方各自的投融資需求,並最終實現雙方交易的平台,即屬於網貸監管範圍內。

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綜合性金融平台』或『金融科技平台』都是這樣的商業模式。

其實,網貸平台以各種頭銜自居並沒有問題,某程度上更有助於傳播平台在某些領域的卓越性和突破性,如『金融科技平台』這個稱謂,更多的是強化網貸平台的運營、產品、風控、技術方面與時俱進的形象。但無論平台叫什麼名字,只要存在網貸業務,本質上還是網貸平台,接受監管是基本原則。

網貸平台只有遵守行業的遊戲規則,積極正視一切監管條例,致力成為一家合規運營的平台,才能在互聯網金融行業長期立足。但如果平台確實不具備所需的資質與實力,轉型或退出將是最佳的選擇。

推薦閱讀:

P2P 平台的四種回款方式,怎麼選收益最高?| 投資技巧
寒冬中躺賺20%的姿勢,咱小財迷自己的故事!
(1 條消息)p2p 網貸平台推廣渠道,目前效果比較好的有哪些?
遠望測評:網利寶
「P2P跟投」APP:開鑫金服、立馬理財、國金寶最新測評

TAG:互聯網金融 | 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