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份競品分析報告?
做分析也有分析的講究,分析前,要先搞清楚,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帶著目的做分析,揣著問題才能找到答案。
可能是剛準備進入某個新市場或行業,需要打探存在的競品?
那側重點在於機會,是否存在機會切入新賽道。分析競品是否存在未能滿足用戶的痛點,助你發現新的機會。
可能是已有現成產品,需要通過分析競品來優化自家產品?
那側重點在於可複製。是否存在可複製的優點,加以利用,或是可複製的坑,那我們也能避過。
可能是求職需要?入職公司前呈遞上一份該公司產品的競品分析報告也是不錯的操作。
這時側重點在於角度,將你了解的冷門第三方數據工具(比如我上一篇文章的數據工具)都用上,用漂亮的製圖工具表達,再把不一樣角度的思考放進去。俗話說得好,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你對該公司的專業人士分析他們行業無異於班門弄斧,而如果你換個賽道,用不一樣角度和數據工具切入分析,就很容易給局內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容易脫穎而出。
這些目的都是做分析時,需要特別考慮的。
再者競品分析,其實分析的也就是競爭對手的產品,而做產品的是人,管人的是公司,公司匯聚起來的是行業。這些都不能拋開,所以我一般會從行業、公司、人、產品入手。
當然,很多時候不需要分析那麼多,從側重點出發,分析需要關注的點就好。
接下來從行業、公司、產品、人四個角度談談我是怎麼切入分析的
1、行業
a、行業的概況
b、行業發展歷程、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
c、看看競品和我們自身所在的行業位置,做對比。
d、行業的市場有多大,市場目標用戶有多少,這個行業的用戶畫像。
e、行業主要模式:推廣模式、商業模式、盈利模式
f、行業融資情況、受資本青睞程度
g、特別的玩法等,這個根據側重點添加
h、給外行或有炫技需要的可以加一些SWOT、PEST、AMC這類分析模型。
看到上面這些可能會很頭疼,不知道從何找起,我開始也很頭疼,後來我發現一個捷徑,通過第三方數據報告來了解行業數據。第三方數據報告相比我們有著完善的數據來源及精確的數據分析,能客觀公正完整的闡述數據,我也分享一個網站,http://www.199it.com,裡面會分享一些第三方的數據報告。可以直接藉助裡面的報告數據,幫我們省去許多功夫。
2、公司
a、公司概況(是否有重大交易、知識產權、法律糾紛等)
b、公司發展歷程,未來發展方向
c、股權結構
d、股東簡介
e、參股公司,投資公司情況
f、收購公司,是否有收購什麼公司
g、新聞、自媒體文章是否有什麼花邊爆料
h、財務數據(上市公司財報披露)
這些我上禮拜文章里推薦的工具里基本都可以查到,比如企查查,天眼查、IT桔子等工具。另外如果是上市公司,公司也會披露財報,裡面有什麼有價值情報信息也可以加進去。並且看公司是否有新動作和新項目可以看看他們最近是否有招某領域新人,這些都能幫你做判斷。
3.產品
a、產品團隊簡介(團隊人數、職責分布等)
b、定位
c、需求:已滿足需求,未滿足需求
d、流量數據:pc流量分析,移動端下載分析
e、用戶數據:用戶畫像,用戶場景、用戶規模
f、用戶反饋數據:可以看百度知道、知乎的評價、貼吧或混入用戶QQ群
g、媒體數據:百度指數、微信指數、微指數等媒體曝光量如何
h、運營優化:ASO情況、SEO情況、
i、用戶運營數據:用戶拉新情況,活躍用戶情況,用戶激勵體系、種子用戶運營、用戶成長體系等
j、社群運營數據:社群成員活躍度,社群規模、社群影響力、社群推廣
k、內容運營數據:內容策劃、包裝、質量,內容更新頻率
l、活動運營數據:某個活動的創意、推廣、新增、轉化、促活、曝光效果
m、產品:產品交互體驗、版本更新頻率、產品更新方向等客觀因素
n、模式:推廣模式、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另外需要注意,這些模式是否有過變化
o、經歷:前期如何推廣,經歷過哪些爆發,做了什麼
需要說的是,這些不一定全寫,挑側重點來寫。這些點,基本用我上一篇的分析工具都能找到答案。另外有的數據,就需要結合自身分析水平推測。如果實在找不到,還有個辦法,不過我不是很推薦,就是直接去問他們客服和產品。
嗯,當然不能直接的問了,這時要看你的套話技術和他們的警惕性。
既然說到這也一起簡單談談套話的技術。
在我看來套話技術也分水平。
三流的套話技術講究的是營造氛圍,營造一個能讓被套話者放鬆的氛圍,在這氛圍里,你主要當一名傾聽者,在對話中盡量把話題引到公司產品上,讓他們自己主動談及公司產品。這種方法比較被動,雖然不排除偶爾會有意外驚喜,但基本他們談什麼你就只能聽什麼,沒得挑。所以我認為是三流。
而二流的話術是營造立場,讓他覺得你們是同一立場、同一陣營的,比如可以自稱想做他們代理,或經銷商,或有什麼合作,然後順水推舟的打聽相關數據情況,這時一般只要不是核心數據,他們還是願意透露的,這個方法比較考驗知識水平和心理素質,不能露怯,需要你把不同立場人的心理和知識面都了解透。這時你能稍微佔據主動,有提問權了,所以我認為是二流。
一流的就不說了,不是為了賣關子。是我確實不推薦這種套話方法來獲取數據,尤其一流方法不地道,不想給大家帶入歧途,也違背了我分享分析的初衷。
4.人
a、公司創始人、創始團隊成員、產品核心人物簡介
b、基本信息(年齡、祖籍、畢業學校、學歷)
c、工作經歷(工作年限、工作職位、工作歷程)
d、性格(個人喜好、生活細節、工作特點)
e、不良記錄調查(被執行人記錄、法院裁判記錄等)
f、聯繫方式(微博、知乎、微信、郵箱、電話)
g、知乎、微博、人人、貼吧等平台看是否有其他信息
h、媒體、新聞報告是否有花邊報道
關於人的,一些非著名人物網上信息可能比較少,尤其傳統行業的人數據可能更少,不過沒關係,有多少就寫多少,我前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查人工具也不少,另外如果是上市公司高管,年報里也會有相關披露。
這些就是我平時做競品分析報告會寫的點,大家不需要完全按照我的模板,這只是一個思路,根據自己側重點挑著分析就好。
另外如果有在分析過程中有額外數據,也可以即興加料,以我過去經驗看,往往即興加的才是猛料。
話說回來,每個競品都有自己的脈絡,在你分析挖掘過程中,也在對他們一層一層的解剖,你會看到很多行業的興衰,公司的變遷,產品的迭代,人的演繹。
既會有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既視感,也會驚嘆什麼叫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
更多互聯網有料的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星辰屋
推薦閱讀:
※翻身鹹魚把歌唱--數據結構入門啦
※堅持做正確的事
※R語言學習筆記之——數據處理神器data.table
※8. 數據分析師團隊的分工與合作
※python與機器學習入門(4)多元線性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