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香港中文大學唐金陵教授的隨筆。
05-06
太久未更新,刷一波存在感。
曾有幸聽過唐教授的課,聽完後突然醒悟為什麼博士英語是ph.D,於是也成為了小粉絲,這裡轉載一篇唐教授的隨筆,好文共欣賞。
癌症:向生而死的必然
讀韓啟德院士癌症篩查一文有感。
基因突變是上帝為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可以適應環境巨變、逃過劫難、延續下去埋下的最後一道希望,同時每一個個體的人最終也會因為這個族群的希望(即基因突變產生的生機)而發生癌症不得永生。是人類個體必然的死亡成就了人類群族永生的可能性。細菌耐葯株的產生就是對此命題有力的證明。基因複製是生命的基礎。基因突變是基因複製時億萬次工作中可能出現一次的偶然小錯。癌性突變是這些小錯誤中罕見的大錯,但時間長了就成了必然。我尚不知什麼可以阻止基因複製中的錯誤,更不敢設想阻止這個錯誤可能產生的後果。因此,對於一個個體的人,那個致死的癌變基因是必定要來的,何時來臨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個體生命不會永駐,死亡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我們每一個個體以自己的毀滅先把生物基因傳下去,繼而使我們的文化基因也得以留存。浩瀚宇宙,地球是個偶然,生物是個偶然,人的出現也是個偶然,又衍生出燦爛的文化,實屬不易。為了人類生物基因的延續,更是為了人類文化基因的延續,個體的死亡也許是個「光榮」的犧牲。
生命的全部意義都來自它短暫而有期限,都是因為它會死亡。別讓上帝賜予的這個神聖「禮物」嚇得驚慌失措,也別讓這個壯烈「殉職」失去了它應有的光彩。這個光彩對生命和醫學應該有著寶貴的意義。MichaelT,2016-12-15,香港推薦閱讀:
TAG:公共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