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強調利潤是中國品牌轉型升級的一劑毒藥
最新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上,相比2016年,中國車企在榜單中的進步不小,由此引來業界各個角度的觀察和解讀。而最近有一篇關於2017年上半年上汽、東風、一汽、北汽、廣汽和吉利6家500強車企利潤不如豐田一家的文章,吸引業內的不少關注。車業雜談認為,利潤對於一個企業的成長當然非常重要,但對於仍處於戰略投入期和轉型升級的中國品牌而言,過度強調利潤並不利於自身乃至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過低利潤是當前中國品牌的客觀現狀和必經階段。
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基於行業發展進程和企業發展經營的客觀規律,中國品牌當前的利潤率現狀都是不可逾越的客觀現狀。伴隨中國進入WTO以來,中國品牌企業和中國汽車產業一起突飛猛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最能代表汽車產業水平的乘用車市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已由2014年的38.31%快速上升至2016年的43.24%。2017年上半年,在行業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為43.9%,相較2016年依然在不斷的提升。
伴隨銷量的提升,中國車企盈利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和改變,長期依賴合資企業的局面有所改善。2016年,根據企業公布的數據,廣汽的自主板塊在集團利潤貢獻度中排名第一,而上汽乘用車不僅超額完成銷售目標,還一舉跨越30萬輛大關,首次實現盈利。
但客觀來看,相比跨國汽車企業長期積累的品牌溢價能力,中國汽車企業的價格區間和品牌能力依然整體偏低,盈利偏低。中國品牌的主要價格區間保持在10萬元-15萬元,而15萬元到20萬元區間,幾乎就是目前多數中國品牌的價格天花板。而在單車利潤水平方面,中國品牌也也遠遜色於跨國車企。2016年,保時捷單車利潤達到1.56萬歐元,合計人民幣11.6萬元,十幾倍於中國自主品牌。而豐田汽車集團單車利潤雖然大約為1500美元,但是維持該利潤的車型銷量遠超中國自主品牌。在這樣的產業格局下,中國品牌過低的利潤率當然就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客觀事實,是發展必經的階段。
過分強調利潤會漠視和不利於中國品牌的技術進步。
汽車產業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作為一種高度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而存在。即使相比登上太空和月球的航空航天產業,汽車產業的技術複雜性也絲毫不會遜色。眾所周知,衡量一個企業競爭水平和國家汽車產業水平的核心標誌就是技術進步。
以上汽、長安、廣汽、吉利、長城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在規模和營收大幅度提升,逐步擺脫低質低價形象,開始與合資品牌展開正面競爭,並越來越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的背後,是其核心技術水平的提升。作為最注重自主研發能力建設的長安汽車,除加強重慶、北京等國內大本營的研發能力而外,通過在美國底特律、美國矽谷、英國伯明翰、義大利都靈以及日本橫濱等世界各地設立研發中心。在全球化的基礎上,整合國際先進技術與人才資源,建立起全球協同研發格局,共同提升長安汽車的產品力。在不計成本的研發投入與全球化研發格局下,長安汽車的核心技術水平已然不斷逼近世界一流水準,甚至在個別方面更是超越了合資及豪華品牌。
在併購沃爾沃之後,李書福以技術資源整合為重點,加強吉利和沃爾沃的戰略資源共享,陸續推出的博瑞、博越,以及新近亮相的領克CX01,讓消費者對吉利產品和技術有了新的感知。此外,無論是上汽和阿里巴巴共享優勢資源,聯合推出的互聯網車型榮威,還是廣汽整合集團內外資源,推出深受市場認可的傳祺系列,以及在SUV領域和跨國車企一較高低的長城,都無一不是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投入的結果。如果過於注重當期的經營質量,顯然不會有如此迅速的進步。
過分強調利潤會制約中國品牌投資未來。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以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已經成為驅動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在國家層面,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汽車產業中長期振興規劃,都把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作為中國汽車產業戰略升級的重中之重和發展引領。對於中國品牌而言,如果要在新一輪的汽車產業競爭中贏得話語權,加快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技術儲備、產業化步伐就成為發展戰略的必需。但就當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發展進程來看,其仍處於戰略性投入或者說是燒錢的階段。
對於中國品牌而言,雖然依託國家的戰略性扶持相比跨國車企先發一步,但隨著新能源產業化步伐的加快,新能源車競賽已經開始加速,中國汽車企業現在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將來佔據先機。由於補貼政策已經開啟退坡機制,「雙積分制」擬出台意味著倒逼機制即將形成,儘管加大新能源汽車投入會大幅度降低利潤和經營質量,但對於中國汽車企業而言,已沒有任何退路。
同樣在短期來看,發展智能化、網聯化對中國汽車企業不會有利潤提升的幫助。因為至少到目前來看,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業態還沒有形成穩定清晰的商業模式;但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升級,智能汽車的發展和投入同樣不可逆轉,與新能源汽車一樣,這同樣是一場輸不起的大投入戰役。
總而嚴之,利潤對於企業的經營發展不可謂不重要,甚至可以說沒有穩定的利潤來源就可以歸之於龐氏騙局。但對於處於變革期和轉型升級期的中國品牌而言,實在是需要將目光放遠一些;畢竟,贏得了消費者,贏得了產品,贏得了技術,才能真正贏得利潤和未來。
推薦閱讀:
※汽車也「吃雞」?2017年銷量看誰能吃上雞
※SUV市場快增長基調未變,下一個增長點在中型SUV
※如何看待斯柯達昕動這款車?
※汽車的交強險意義是什麼?
※中東版普拉多2700各個版本的特點,教你如何看懂普拉多。
TAG: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