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人生不焦慮!

焦慮是一種病,很多人病的不輕!

似乎現在社會上每個人(也包括自己)都生活在各種焦慮中,為升職加薪焦慮,為買房換房焦慮,為入學升學焦慮,為看病治病焦慮,為死後墓地焦慮。。。。。。好像要是您不焦慮點什麼,出門和別人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焦慮就像病毒一樣在整個社會蔓延與肆虐。

特別是隨著最近的幾篇爆款網文,如《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和《年輕人,你憑什麼不加班》之流的火爆,更是將這種焦慮再次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對於這類網文,大牛爸的立場非常明確。您看過就好,千萬別認真,更不要覺得自己找到知音了。因為寫這類文章的人真不是為了理解您寬慰您做您的心靈導師,而只是為了博眼球刷流量。或者更簡單說,這類文章就是標題黨+刷粉文。您以為作者是有情的,其實人家只是想掙錢的。在大牛爸看來這類文章矯揉造作,自艾自憐,無病呻吟,毫無營養,雞湯有毒,而且是劇毒!您就是喝杯白開水,至少還能促進一下新陳代謝;而這類文章除了噁心讀者,開心作者,還能有什麼作用和價值呢?您何必讓生活捅的千瘡百孔後再被這種文章給自己補一刀呢!

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中有一段小蘿莉和男主Leon的經典對白(如下圖),如此輕描淡寫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您以為這是一部槍戰片,其實它講的是人生!如果您多看幾遍,並帶著幾個問題:Leon代表什麼?小蘿莉代表什麼?影片中貫穿始終的那顆綠植究竟代表什麼?這些都看明白了,您的人生也許就豁然開朗了!

其實大牛爸想說的是:誰的人生不焦慮?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焦慮,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遠的不說,想想我們自己父母那一輩,他們難道不焦慮嗎?

大牛爸的母親是醫生,如今早已退休多年。在大牛爸現在這個年紀,那時的母親每天騎自行車三個小時往返上下班(那個年代地鐵不發達也沒有電動自行車),下班做飯,收拾家務。。。所有這些既定科目完成後,晚上還要打開錄像機看電教課程。當醫生的朋友應該都熟悉,醫生職業生涯各種考試拿職稱就像遊戲里升級打怪一樣,一刻不得閑!那些年,記得母親曾經多次幾近哭訴的叮囑大牛爸『千萬不要學醫,學醫太苦了!』大牛爸也承認自己確實不是學醫的料,不過所處行業至少還離這個職業距離不遠。(同時也真心希望更多朋友對醫生這個職業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誤解!

會提及往事是想說,我們父母那一輩面對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停下來去焦慮,自艾自憐或自暴自棄;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第二天一覺醒來繼續該幹什麼幹什麼!腳踏實地的去面對它,克服它。人生,借用崔永元的書名,《不過如此》,既沒你想像那麼好,也沒你想像那麼壞。因此,要麼你被它無情的碾壓,要麼你無情的碾壓它!

然而反觀當下,隨著物質文明無限膨脹徹底碾壓著我們的精神文明,隨著生活節奏快到我們沒有片刻時間可以坐下來冥想幾分鐘;隨著各種垃圾信息像病毒一樣的無序傳播衝擊著我們的大腦皮層。隨著網路推手們別有用心炮製著各種爆款軟文衝擊著我們的三觀,我們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就這樣被徹底綁架了。長此以往,我們離《下流社會》里描述的當下日本現狀還有多遠?

事實上焦慮本身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焦慮是人類在與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最基本的人類情緒。但由於當今信息量爆發到如此程度,以至於我們如今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遠遠超過過去一整年接收到的信息量總和;但同時信息又是如此的支離破碎,以至於我們只能被動的接受而失去了甄別,分析和重組信息的能力;同時,每天細枝末節的瑣事也讓我們無暇停下片刻思考,更無法跳出自身視角的局限性,用上帝視角來俯瞰全局展望未來。這才是最最可怕的!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最應該焦慮的?

下一個20年到底將會發生哪些巨變?我們先看以下幾則看似毫無聯繫的新聞:

  1. 阿爾法圍棋(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
  2. 沃森診斷腫瘤解決方案癌症診斷率高達96%;
  3. 曉譯翻譯機實現中英實時互譯,翻譯更智能交流更順暢;
  4. 普華財務機器人已經在央企開工,效率驚人;
  5. 智能機器人25秒寫就九寨溝縣地震消息稿;
  6. 戰勝圍棋世界冠軍後 律師工作會被AlphaGo取代嗎;
  7. 人工智慧+教育,以後你要對著電腦喊老師了.

這些新聞標題您網上隨處可以查到,如果我們把這些零散細碎的信息拼湊起來,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人工智慧時代已悄然迫近。毫不誇張的說2017年將是人工智慧爆發元年!

上一次科技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始於二戰後,以高科技發明和應用為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深度廣度遠遠大於前兩次工業革命,大大加速生產力的發展,是全人類進步的巨大動力。當然也使很多體力勞動者如產業工人,低端勞動力等不得不面臨失業下崗等無奈的結局。這一次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的科技革命最直接影響的將是誰呢?圍棋世界冠軍?醫生?翻譯?財務?編輯?律師?教師?錯!是和您和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未來20年80%的人將會面對沒有工作的局面絕不是危言聳聽。舊有的僱傭關係將被打破,Self-hiring(自我僱傭)將成為未來大趨勢!

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不可知的未來?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1. 如果我今天失業了,明天我可以靠什麼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2. 我有什麼技能可以培養或開發成畢生的事業?3. 我有什麼興趣愛好可以堅持一生?為什麼要問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果能答上來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第二個問題如果能答上來可以解決後半生生計問題;第三個問題回答上來可以解決後半生的精神層面需求。

此外,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有選擇性的讀書。培根他老人家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於思辯。舉個例子,您大學期間如果多讀一些世界經濟發展史,或者哪怕只讀一本《舊制度與大革命》(大牛爸也後悔沒早讀這本書!)就會發現今天神州大地發生的很多事情只不過就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必經路線。也許您早已看清大勢坐擁N套房產成為人生贏家了!

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規劃未來?

您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如果智能翻譯機可以實現中英實時互譯,那我們還讓孩子學英語做什麼呢?事實上絕非如此:

首先,未來英語肯定不是必需品,學或不學完全是個人選擇,但英語會成為人才篩選工具(其實現在也是,現在如果想進入985,211院校英語不過關直接就被刷掉了)!如果不會英語很多機會根本沒有。

其次,隨著整個社會進入後工業化並且職業再細分後,確實很多職位不需要直接使用英語。但是,人工智慧是容易被操縱的。如果人類百分之百相信人工智慧,總有一天會被人工智慧玩死。

再次,英語翻譯機影響最大的人群是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因為會影響到這些人的飯碗。但對廣大普通民眾,隨著國家推動一帶一路,產業升級,不僅會英語,能懂多種語言的人才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此外,大部分前沿技術的資料文獻都是英文,而從事科研醫學的工作人員都要去研究英文原著,因為中文資料本身就十分稀有,再者國內目前翻譯質量不敢恭維,基本無法滿足讀者需要。

最後,如果您仔細觀察,越是富人的孩子越是早早送出國外並且英語越好,反而更多是窮人在鼓吹讀書無用論,而他們的孩子普遍英語很差。

總之,英語或將成為劃分貧富的分水嶺之一!

對於下一代的英語大牛爸是一點都不擔心的。儘管經常有家長朋友反映自己孩子沒有反映或學習進展慢。但其實如果您去公園玩,乘火車,在機場,就會發現到處都是家長在和孩子進行英語互動。所以大牛爸堅信英語將會是下一代孩子的標配!

同時,未來決定孩子人生的也決不會僅是英語。因為現行教育體制培養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未來變革20年的需要。因為現行教育體制培養的就是上文提到過的千千萬萬的腦力工作者。。。。。。

此外,您更不用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過度焦慮!因為根據均值回歸理論,您的孩子大概率會處在他所處時代的與您所處當下的大致相近的水平位置上。什麼是均值回歸理論?舉個例子:姚明的孩子不一定會比姚明高,大概率是會比姚明低的;同時您的孩子不一定會比您低,大概率是會比您高的;再比如:每次發布當地平均工資時,平均工資就是這條均值回歸線,不管薪水高低,您都會處在這條線的上下比例相似的位置。您的薪水會增加,同時這條平均線也會被抬高,所以相對應的位置實際是不變或變化不大的。這就是均值回歸理論。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這條均值回歸線是什麼?就是您自己。所以只要您培養好孩子正確的三觀,獨立思考的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上基本上一定會在均值以上,這您大可不必擔心。

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

大牛所在的幼兒園偏藝術教育,當時有一對家長本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入該幼兒園,但一聽這是一所藝術類幼兒園,最後決定將孩子送到另外一家相對普通而且距離更遠的幼兒園了。因為這對夫婦認為藝術類幼兒園學不到東西。

提及此事,大牛爸想說的是,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作為家長的我們千萬不可墨守成規,用自己過往20年的考大學進職場的這套思維方式去灌輸給孩子。既然我們自己已經是被洗腦而思維僵化的一代,就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再重蹈覆轍了!

如果您真的希望孩子在人工智慧時代生存下去或者說生活的更好,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藝術鑒賞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幾種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他們同屬於發散思維且偏感性創造。這是人工智慧無法實現的,因為AI是數字和理性的產物!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鑒賞力,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因為大牛爸不是藝術專業人士。所以大牛爸僅在此拋磚引玉介紹一些自己比較入世的方法供您參考,如果您不認同請不要拍磚!大牛爸人生兩大愛好,電影和讀書(關於讀書這事改天可以單獨寫篇文章),今天只以電影來列舉如何發現和探索生活中的藝術和美。

很多人喜歡看電影,特效大片,超級英雄,人所共愛,大牛爸也不例外。有些電影可能您一齣電影院主角名字就忘了,劇情也想起來了,更不要提電影本身的內涵與深意。比如:《黑客帝國》是一部科幻片?預言片?政治片?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里遍布多少人性,政治與社會的隱喻?這些思考都在鍛煉我們的藝術鑒賞力,想像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電影本身以外有兩樣東西特別值得我們去欣賞,海報和片花(Trailer)。國外優秀的電影海報僅憑一張圖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電影以內以外的東西。一支片花(Trailer)通過優秀的剪輯編輯可以讓我們在2分鐘內看到一部與電影完全不一樣的故事。甚至有些時候您會覺得片花比電影好看,這些都是電影工作者藝術與想像力的結合。

同時,記得90年代有一部特別棒的系列紀錄片《電影魔術》。裡面會介紹每一部好萊塢電影幕後製作過程。《星球大戰》宇宙空間大戰是如何拍攝的;《終結者》系列施瓦辛格的機械臉和機械手臂是如何製作的;《侏羅紀公園》的霸王龍是如何追趕主角的吉普車的。這些在今天都可以通過綠幕或者動作捕捉技術輕鬆實現。但以當時的電影技術,要實現這些特效非常困難。需要電影製作人員發揮聰明智慧和想像力反覆試驗各種方案才能完成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看完這些幕後故事,您一定會感嘆人類的想像力是如此的無窮無盡!

除電影以外,當年大牛爸另一愛好就是看各種國外獲獎廣告大片。這些廣告的想像力天馬行空,剪輯堪比大片。比如:一部不到2分鐘的廣告里居然可以講三個故事,一個警匪故事,一個愛情故事,一個間諜故事,廣告最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款啤酒廣告!在這些廣告里您可以感受到天馬行空想像力和無限的創造力,以及所充滿的各種不同的藝術質感。這些在大部分國內粗製濫造的廣告中您基本上是無法體會到的。(大牛爸相信國內也有優秀的廣告從業人員,只是最終投放哪支廣告的決定權不在他們手裡吧!)

寫了這麼多,大牛爸不是想說自己多麼有藝術鑒賞力或者創造力,大牛爸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希望以此給您拓展一些思路。藝術鑒賞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不僅限於學校,課本,音樂,舞蹈,繪畫。。。正如梵高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對世界的理解。』因此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學會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中去發現,探索,挖掘真正的藝術,打開天賦之門!

最後,兩段文字送給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

以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送給小朋友: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以莫言的一段文字送給每一位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大朋友: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機會永遠是留給最渴望的那個人,學會與內心深處的你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靜心學習,耐心沉澱,送給自己,共勉。

The end

您如果對下面文章感興趣,點擊可以直接跳轉:

家長如何在家進行英語啟蒙?

孩子是如何自我探索英語的?

英語究竟怎麼啟蒙?


推薦閱讀:

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真正的職場人?大學教育有哪些局限?
臨床醫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是否被取消了?
美國的SAT考試是不是經常有人作弊?
天津南大附中教學質量到底怎樣?

TAG:教育 | 社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