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學影像:第一步,電子膠片

伴隨著人工智慧的開展,醫學影像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度。互聯網時代的新產品「電子膠片」,也開始逐漸進入醫院為患者提供影像存儲和分發服務。

電子膠片就是取代之前醫院的黑白膠片。

有不少論調在說,膠片就是逆時代的。

隨著電子病歷等的推行,作為醫學數據的主要組成部分的影像數據自然也要電子化。

但相應的我也發現,打著電子膠片名義的非電子膠片產品也越來越多。

敲重點的說,

只有保存Dicom原始完整圖像的才能叫做電子膠片!

以下文字來源專業人士解釋:

灰度使用黑色調錶示物體, 即用黑色為基準色,不同的飽和度的黑色來顯示圖像。 每個灰度對象都具有從 0%(白色)到灰度條100%(黑色)的亮度值。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體平均灰度為18%。

灰度的不連續性構成物體的邊緣,圖像分割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灰度色,就是指純白、純黑以及兩者中的一系列從黑到白的過渡色。

用於顯示的灰度圖像通常用每個採樣像素8 bits的非線性尺度來保存,這樣可以有256種灰度(8bits就是2的8次方=256),剛剛能夠避免可見的條帶失真。對應圖像中的顏色為從黑到白可以分256級。

灰度級越多,圖像層次越清楚逼真

醫學影像中的CT與MRI圖像的每個像素的灰度值為8bit,而X線數字化圖像灰度值為12bit到14bit。

人眼在通常的室內環境中觀察圖象監視器屏幕時,人眼對黑白灰度級的分辨力與對三基色灰度級的分辨力沒有顯著差異。在0~255所表示的圖象灰度顯示系統中,灰度級數為8、16、32時的人眼正確識別率分別約為93.16%、68.75%、45.31%。

JPEG或JPG屬於有損壓縮,特別是純色區域。

DICOM文件包括文件頭和DICOM數據集合。DICOM數據元素包括標籤、數據描述、數據長度和數據域。像素數據元素採用16Bit或12Bit,需要通過調整窗寬和窗位轉換8Bit灰度圖像。

那麼,根據以上得到的結論:

JPEG或JPG圖像就是電子化的膠片,影像對比度已經固化,丟失了的信息找不回了。

而DICOM文件保存的圖像,可以通過相關軟體調整窗寬/窗位顯示不同不同對比度,更加有利於顯示病變,這才是真正的電子膠片,具體更好的診斷價值和意義。

比如在剛結束的某個地區的影像年會上的病例探討已經在用電子膠片了。

至於怎麼辨別您使用的電子膠片是DICOM還是JPG,其實技術稍加解析就能分辨出來。

據了解,目前國內真正能做到面向患者的高並發的原始Dicom 的電子膠片的公司並不多。

希望大家能夠慧眼識珠。


推薦閱讀:

貼上AI標籤的綜藝,未來的模樣你敢想像嗎?
當你對一個聊天機器人敞開了心扉
透明化體驗身臨其境——工博會系列之一
深度解讀 | 當CMO談論AI的時候,他們在談什麼?
Python學習路線分享 零基礎學Python看什麼書好?

TAG:醫學影像 | 人工智慧 | 放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