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是一門藝術

原文/辣湯談學習,微博@張辣湯

相信大家都知道選擇的重要性。當然,能夠做出對自己而言最划算的選擇,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中,能夠作出準確且清晰的選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由於我們要面對環境,包括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影響,還有我們自身所存在的知識和認知的局限,進而做出準確且符合我們內心的選擇,顯得尤為困難。可以說在人群中具備這種能力的人不超過10%。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沒能作出真正自己內心的選擇,進而整天埋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懂了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

某種意義上,這其實是我們內心所散發出的一種無奈的感受。

你有沒有察覺到,越是發達的時代,人們作出選擇的正確性就越低,而且,準確的說,其實選擇並沒有一個標準的正確或錯誤之分。

有的時候看似錯誤的道理,錯誤的選擇反而令人逆境重生。

我舉個例子,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要好好學習,甚至我們打心底里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但由於我們身邊的個別特例。他們雖然沒能夠好好學習,但反而比許多學習好的同學混得更好。進而我們開始猶豫,甚至我們懷疑自己曾經相信的這些道理是否是正確的?

當然,我個人認為特例終歸是特例,不能代表全部。許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易犯的一個認知偏差就是:以偏概全。

我媽媽經常會跟我說:你現在這個年紀最重要的是工作而非學習。瞧瞧咱們家附近的那些大學生,他們個個不都把大學上完了,可工作呢!還不跟你差不多,一個月掙個幾千塊,白白浪費了四年時間,結果還不都一樣。

在我媽媽眼裡,全國大學生貌似都是這個樣子。可想而知,我媽媽犯了典型的認知偏差。

與此同時,我們會發現,當選擇少的時候,我們更容易選擇出自己真正內心所想要的選擇。換言之,對我們而言,這才是最適合我們的選擇。

但隨著選擇的增多,看似這是個很好的狀況,結果卻使我們做出準確且清晰的選擇越來越困難。

以前大多數父母的理念是讓孩子上大學,然後畢業以後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隨著選擇的增多,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從來沒有上過大學甚至高中都沒畢業的學生,反而做出一番成績。甚至在這群人里,竟然有一小部分人已經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最後其結果是,學歷高的同學反而給學歷低的同學打工,甚至無法超越他們。顯然這會給一些父母,包括自身帶來一些壓抑感。

他們會這樣想:我辛辛苦苦的求學,到最後還不如一個從沒上過大學,甚至還沒有我文憑高的人。緊接著他們開始懷疑知識是否能夠改變命運。

就像羅永浩在2016年鎚子手機發布會上開玩笑說:「當你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還正打撞球談戀愛呢!出來混遲早要還,所以我現在正在償還大學時期所欠的債。」

許多人之所以會感觸到,「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一生。」在我看來本質上,道理並不是非常重要的。

換言之,道理也能稱之為知識。但知識的程度只能使我們達到「知道或不知道,懂或不懂。」其實這種能力,隨便找個人都能在很短時間內獲得。

要知道,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稀缺性。

如果一樣東西或者一種能力變得稀缺,它就會有價值。相反數量眾多的東西,或是容易獲得的能力,其價值並不高。

所以對知識或道理而言,它容易獲得且數量眾多,當然呈現出的價值就微乎其微嘍。

若我們能將知識轉化為技能那就大不一樣了!

我再舉個例子

大家都知道,通常跑步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到效果。至少得跑一個月以上吧!每天堅持一小時慢跑。

某種意義上,跑步能夠讓人心身愉快,有減肥功能,讓身材變得苗條.....這些都是知識。但通過跑步使我們磨練了耐心,還有毅力,甚至獲得了持續行動的習慣與價值觀。這些就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

當知識轉化為技能之後,我們就可以將這些技能轉移到其他領域。比如閱讀,寫作,英語,編程........這些領域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有毅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持久的行動力和執行力。進而你會發現,這些能力可以在任何領域之中運用。

當你將道理轉化為技能的時候,它將是你身體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它已是你生命中不可抹去的那部分。

那些總抱怨自己懂道理那麼多,還是過不好一生的人,他們普遍都是未能將自己所習得的知識轉化為技能。

當然還有詭異的一點是,有時候反面的道理反而令某些人成功:

我舉個例子

我們從小都被教育要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助人為樂過了頭,反而會被人認為是一個老好人的角色。

像我們這種對自我注意力非常珍惜的人,做老好人無疑是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注意力。相反,那些看似被別人認為自私的人,他們反而會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自我成長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他們會比那些助人為樂過了頭的人,更容易成功。

你看吧!同樣有用的道理,用錯了地方,其結果反而使自己深受其害。而在大多數人眼裡,看似是反面的道理,卻成就了自己的成長。

這裡我有一個小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著強勢一點。

我不覺得自私有什麼錯?我個人認為最愚蠢的事情是,當自己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時,反而力求去幫助別人。話說的難聽點,這叫不自量力。退一步講,如果我們能夠在自己能力小的時候,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自我成長上,進而將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到那時候我們反而能夠幫助到很多人,這難道不是更好的結果嗎?

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自知的表現。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況且,並沒有人規定我們什麼時候去主動幫助別人,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去幫助別人,只要自己願意。

所以我們也不應該鄙視別人,或是瞧不起別人,我們可以給現階段的自己加上一個「暫時」的標籤。

「我暫時能力小,能夠幫助別人的範圍有限,所以我更要不斷地進步,不斷的成長。最終能夠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看吧,如果這樣想的話你也會意識到目前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不可否認,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場選擇題,誰將是選擇的高手取決於他是否了解自己。當然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進而所獲得結果也會相差甚遠。

選擇是一門藝術,但它不取決於先天能力,每個人都能夠習得「選擇」的能力,甚至成為自己人生中選擇的高手。

我曾經一度相信,時不可機,機不再來!後來我發現,這句話其實就是扯淡!為此我還專程寫了一篇文章來說明這個道理:《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那就是扯淡!》

即使你是去買彩票,如果你懂得概率學,進而更有幾率買中彩票。如果你懂得大數據,甚至做過調研,你就能夠在賭場中更容易成為贏家。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總認為這其實是那些商家為了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力,所做出的巧妙的計謀!

我們都清楚,當一個時機或者一樣東西變得稀缺的時候,人們會想盡辦法去佔有它,因為我們內心始終怕失去。心理學家做過實驗,當我們失去一樣東西所造成的內心感受要比得到一樣東西造成的內心感受高兩倍之多。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恨一個人能夠恨很長時間。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在現今這個信息發達,經濟發展迅速的時代,選擇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

你的選擇不僅影響到你個人,嚴格的說,甚至影響到好幾代人,保守算至少在兩代人以上。那些為了結婚而步入婚姻的人,他們很難得到自己內心想要的幸福。

所以說,光是知道知識,懂道理,早已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我們需要的是將知識,道理,轉化為自身技能的能力。那些跨界高手正是,將知識轉化為自身技能的高手。

順便提一句,你的能力很強,但也不能確保你能夠現賣現得。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耐心。總的來說,這個世界還是比較公平的。

如果你現在還在抱怨自己懂那麼多道理,但自己的生活還是那麼糟糕!那麼你不妨仔細反思一下,有哪些道理你尚未轉化為自己的技能?

2017年已經到來,也許這一年就是改變你現狀的機會,希望你好好把握!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那就關注我吧!我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通過簡信或微信聯繫作者本人獲得授權(索要白名單)。感謝你的大力支持。


推薦閱讀:

揭開千古之謎:老虎獅子到底誰厲害?
我的速寫之路
為什麼女孩都愛霸道總裁
巴倫博伊姆為馬克龍站台
你真的懂什麼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人生篇)

TAG: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心理 | 生活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