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特輯·第五輯| 回到文學

我認真讀完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當時才十五六歲,也不是很能讀懂,就感覺跟我之前看到的故事很不一樣。那時候非常鄙視聶赫留朵夫,其實是被中國式的教育禁錮著,覺得他為什麼要那麼齷齪,他不幹那種事不是就不會有後面的代價了嗎?十年之後再讀,終於讀懂了,他的覺醒、他的擔當、他的魅力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終於佩服並愛上了這個人。

對於教育——國外的我不是很了解——就國內而言,其實它是一個禁錮和限制思維的過程。它告訴你要怎麼樣,不能怎麼樣,最終人會變成一個思維被固化的機器,不再有自己真實的感受和反應。

在這樣的體系和思維方式里,你不管閱讀和評判什麼,都會給它套上狹隘又局限的判斷。那時候每個人都想做好學生——其實這更多的是被要求做的——多年之後才發現,好學生更容易中規中矩,思想、道德更充滿狹隘與偏見。

因為被要求了很多,所以你會習慣性地去要求別人,從而忽略作為一個「人」的感受和需求。你鄙視聶赫留朵夫,不過是因為他做的事沒在你頭腦里的條條框框之內,但如果設身處地去了解這個人,仔細剖析在整個人類社會中所代表的意義呢?

在我們的人性中,我們的各種需求中,傷害到別人在所難免——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只是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自己不是故意的,對方就不應該覺得受傷。人通常很難有勇氣承認,有勇氣去對自己做過的事負責,更不必說竭盡全力去彌補。人本性中都有自私又軟弱的部分,想到彌補過錯可能要花費很多,甚至搭上一輩子,他寧願只在心裡自責,覺得這樣已很足夠了——「我也很難過啊!」或者「你還要我怎麼樣?!」

可能是因為念書比較早,我反倒更早地跳開了某種固有的說法和思維。我終究不是一個容易被灌輸的人,我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其實大家習慣性認同的東西往往是有問題的,本質上的問題。所以,閱讀的重點並不是積累知識,它是給你更多的思考角度和空間,讓你以此去感受自己和這個世界。

當然,這裡存在著一個經歷和閱歷的問題,沒有足夠多的經歷與切身感受,你是不可能真正讀懂任何一部好的作品的。

以前讀書很雜,大都感覺是浪費時間,同時發現了一個悲劇,就是現在市面上幾乎沒有好書,大家說好的書千萬別去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找到了自己的閱讀方向和淘書方法。我選書的類型直接導致閱讀速度,如果不是放假可以一整天一整天去閱讀,我一周讀不完一本書,但讀得很享受,回味無窮。所以我不太能理解現代人特別倡導的,拼數量,拼速度,還有搞一堆人一起讀同一本。

昨晚還跟一個出版社的姐姐聊,我們都覺得讀書是挺私人的事兒,怎麼會搞得跟競技體育似的?

很多時候,我覺得人最初決定的那個東西是非常強大的,不管你過程中怎麼選擇、怎麼繞路,它最終會將你帶回到原本的軌跡上。就像我,13歲決定走文學創作的道路,一直努力,但高考成績進不了文學系。後來選新聞、寫雜誌、做圖書,又轉向影視,包括現在做媒體,雖然都是跟文字和寫作打交道,但已經脫離文學了。沒想到的是,在我幾乎把文學變成潛意識的時候,它又向我拋來了橄欖枝。

所以,感覺很神奇。從文學開始,又回到文學,是一種幸運,也是心之所至。

內心深處,還是最愛它。因為在閱讀的那麼多書中,不管是什麼類型和內容,都存在著局限和偏激,只有文學保持著一種清醒的狀態。它不去博眼球,也不刻意,只是靜靜地向你展示不同的視角,滋潤著你的心脾。

但是又要反過來說,如果不是中間那麼多經歷和顛沛流離,我也未必能精準地看到文學的美。

那天去學校拿資料,在文學院的大樓里看到很多人都拿著各種文學經典,或拎著或抱著,不是一摞就是一袋子,我感到興奮又有些壓力。心想,完了,你終於來了,我以後得拼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米蘭達可兒被人稱為人生贏家?
《九真九陽》的作者是誰?
《琴帝》這本書的結局是不是很有槽點?
舒婷筆下的《致橡樹》有沒有打動你的心?
「故」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TAG:閱讀分享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