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碎了心的《人類簡史》

新年閱讀計劃

3

《人類簡史》(Sapiens)

[以色列]Yuval Harari著,林俊宏譯

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災難,不論是生靈塗炭的戰亂還是生態遭逢的浩劫,其實都是源自這場過於倉促的地位跳躍。by Yuval Harari

關鍵詞:文化演變、消費主義、想像的共同體

「Sapiens」一詞指的是「智人」。從大約200萬年前至大約1萬年前為止,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多種不同的人類物種。智人只是其一。

Yuval Harari筆下的「人類簡史」其實就是智人的歷史,從動物到上帝:

智人如何將其他人類物種趕出世界舞台,並踏上食物鏈頂端;緣何帶來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成為世界的主人;又是怎樣挑戰自然選擇法則,試圖創造或變成另一個新物種。

Yuval Harari(1976年2月24日-)

這種極宏觀的世界歷史研究就是開腦洞,我之前介紹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閱讀原文可查看)同樣如此。

Yuval Harari的三大革命說——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與Jared Diamond糧食生存系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巧合的是,在本書的「致謝」部分,Yuval Harari特別感謝Jared Diamond讓他學會了整體的觀點。

智人:人類最後的物種

認知革命:大約7萬年前

在踏上食物鏈頂端的路上,火的使用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對火的控制,讓人類不再那麼擔心食肉動物的威脅,並開始獵殺大型獵物。烹調技術的發明又使人類腸道縮短,能耗降低,讓智人走上了讓大腦更大的道路。

而在與其他人種的資源爭奪戰中,獨特的語言可能是智人最終勝出的秘訣。

Yuval Harari認為,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即「討論虛構的事物」。「虛構」則賦予了智人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的能力。虛構出的「想像的現實」,打破了「八卦」所能維持的150人的限制,使大量陌生人之間的互相合作成為可能。

這種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就是Yuval Harari所謂的認知革命。

認知革命的主要成就是語言和文化。認知革命以後,智人能夠依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迅速調整行為模式,並創造出更複雜的我們稱之為「文化」的架構。這意味著智人開啟了一條採用「文化演化」的快車道,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這條總是堵車的路上。

很快智人就遠遠甩掉了其他所有人類和動物物種。

在Yuval Harari看來,認知革命是歷史從生物學中脫離而獨立存在的起點,「大約7萬年前,認知革命讓歷史正式啟動」。

「文化繭房」:歷史的方向

農業革命:大約12000年前

農業革命以後,社會開始變得格外複雜。智人放棄了狩獵採集的生活,定居下來,開始馴化動植物、發展糧食生產。由於人口增長,再加上新的運輸技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從村落到城鎮,再到都市,由王國或商業網路把它們緊密相連。

而「語言」虛構的「想像的現實」,已無法維持所有的合作網路。換句話說,容量有限、只習慣於儲存和處理特定類型信息的大腦,大大限制了人類合作的規模和程度。

文字的出現,讓這一限制有較大改觀。最重要的影響是,它逐漸改變了人類思維和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過去的自由連接、整體思考,已經轉變為分割思考、官僚制度」。這也導致合作網路背後那些「想像建構的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總把人分成一些其實並不存在的分類,並且排出上下等級。

這種等級制度並沒有邏輯或生物學的基礎,不過是由歷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虛構的故事延續放大。

這是一個自為因果、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

大多數的人類合作網路最後都成了壓迫與剝削。無論是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政治上的帝國秩序還是宗教上的全球化宗教,在商人、征服者和各教先知眼裡,所有人都是這一「想像建構的秩序」的潛在客戶、屬民或信徒。

智人困在了由自己建構的「文化繭房」里。這也是為什麼Yuval Harari把農業革命視作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的原因。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被他歸結為: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

消費主義:智人狂歡的尾聲

科學革命:大約500年前

文化「繭房」帶來的封閉,使智人相信世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已經為人或為神所知。而科學革命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Yuval Harari認為,現代科學作為一套獨特的知識體系,獨特之處就在於公開承認這「整套體系」都對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一無所知。

繼語言、文字之後,「數學」則充當了科學革命以後「想像建構的秩序」的虛構工具。

對人腦來說,數學語言雖然很難掌握,但其實用性「連接」了科學和科技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人們深信知識就是力量。現代社會之所以還能維繫,原因之一就在於對科技和科學研究方法的信任,這幾乎成了「類似宗教的信仰」。

當然,跟其他文化活動一樣,科學活動也受到經濟、政治和宗教利益的影響。科學無力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也無法決定如何使用其發現。

對於歐洲帝國而言,對知識和領土的追尋越來越緊密的交織,是為了統治更有效。對於資本主義經濟來說,新的道德標準是把利潤拿出來,繼續投資生產;新的倫理觀是消費主義,即毫無顧忌、毫無節制的消費產品和服務,經濟成長是至善。

這種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倫理可以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主導「能量轉換」和「商品生產」的工業革命,使人類對周遭生態系統的依賴大減。智人在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時,也賠上了幾乎所有其他動物的命運。

而工業革命引發的有史以來人類最大的社會革命則是家庭和地方社群的崩潰,改由國家和市場取代。在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倫理規範下,消費者社群正統治一切。以消費習慣或興趣來定義自己,這是他們身份認同的基石。

可以說,消費主義主導下的科學研究與科技應用,使智人成了「連環殺手」,摧毀人類賴以繁榮的根基的同時,也將消解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結尾

21世紀的今天,智人要打破生物因素的限制。自然選擇的法則開始被打破,而由智慧設計(intelligent design)法則取代:

下一段歷史改變不僅是關於科技和組織的改變,更是人類意識與身份認同的根本改變。

「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天下危險,恐怕莫此為甚。」Yuval Harari認為,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是未來要徹底想通的事關生死的大問題。

以上內容由「這周讀什麼」(微信公眾號:xiaozhu-shuo)原創,歡迎分享/留言/投稿,禁止未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A message to Civcuck "Nationalists"
豆瓣9.4,告訴你人類靠什麼不會滅絕…
科技會是文明最後的見證者嗎?
為什麼數千年來,亞歐文明一直碾壓其他大陸
天下:多樣的文明

TAG:人類文明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