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棄理從文」開啟人生轉折,機緣巧合埋下人生伏筆

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

投資階段:成熟期,拓展期

投資方向:旅遊、時尚、科技、建材、電影、醫療、金融、軟體

代表案例:古北水鎮、暴風科技、天創時尚、時尚芭莎、美國傳奇影視公司、寶鋼包裝、宜人貸

熊曉鴿可以說是最「業餘的」,也是相當帶有傳奇色彩的投資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他的個人經歷中我們就能看出與其他投資成功人士的區別,他做過電工、翻譯和英文老師,還做過編輯、戰地記者。儘管外界將他的投資經歷講得神乎其神,但他似乎對自己的投資人身份看十分雲淡風輕,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第一職業是記者,第二職業才是風險投資商。」

但就是這樣一位心態格外淡然的投資人,卻創下了神奇的投資戰績。於是乎他越是輕描淡寫就越是濃墨重彩,不乏有種「欲蓋彌彰」的效果。

那麼,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謙虛中,又隱藏著多少我們曾經不得而知的歷練與機遇呢?

今天,金牌顧問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投資教父」熊曉鴿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吧。

一、命中注定「棄理從文」,人生軌跡就此轉變

熊曉鴿的父親轉業前是軍人,和黃繼光是戰友,一起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後來,戰爭使熊曉鴿的父親留下了傷殘。

在接下來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熊曉鴿的父親受到迫害。

但熊曉鴿在回憶起父親的時候,卻說父親雖然說經歷比較「命途多舛」,卻又十分積極樂觀。父親即使在逆境中也為熊曉鴿儘力營造安靜,健康的成長環境。

熊曉鴿頗為感慨地回憶道:「那時父親不讓我經常出去玩,怕我受其他小孩子的欺負。我常常在家玩各種電器,因此喜歡上物理學。父親希望能給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一直都儘可能滿足我的要求,常常給我買各類小電器組件等東西。」

也是因為熊曉鴿喜歡物理,且父親是鋼鐵廠的幹部,所以在高考恢復前,熊曉鴿就在鋼鐵廠當了四年的電工。

在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1977年,熊曉鴿年順利考上了湖南大學。但他並沒有像一直以來憧憬的那樣選擇物理學,而是選擇了與最初的夢想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外語專業。

熊曉鴿解釋說:「一開始,我報考的是工業自控專業。後來,學校挑選一批有一定語言基礎、中文能力強的學生,成立英語專業。我就這樣被老師選中。」

但也是這樣生活的巧遇,改變了熊曉鴿的人生軌跡。他坦言:「學了文科,做了老師、編輯和記者,這對我今後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於我後來進入投資界,有著很直接的影響。」

二、求學之路步步高攀,機緣巧合編輯工作埋下伏筆

湖南大學畢業後,熊曉鴿遠赴美國繼續求學,1986年秋,他獲得了波士頓大學全額獎學金,於是他帶著38美金只身前往美國,開始了艱苦的求學之旅。

寒窗苦讀的熊曉鴿僅僅用了8個月時間,就拿到波士頓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學位。

緊接著,在1987年底,熊曉鴿又進入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國際經濟與商理博士學位。

1988年的暑假,熊曉鴿在弗萊徹學院的導師恰好有位朋友在中國創辦了一份電子雜誌,想找既有新聞背景又懂電子的人。熊曉鴿前去應聘,很順利地就被卡納斯出版集團錄取。

出版社也充分認可了熊曉鴿的能力。就連熊曉鴿提出學校開學要回去時,出版社都不願再放手。因此出版社提出豐厚報酬並幫助辦綠卡,這樣,他便留在了那裡繼續工作。

留在出版社的熊曉鴿先是《電子導報》做記者和編輯,後來就升任為亞洲版的主任編輯。

他這一干就是三年。

後來熊曉鴿也說道:「當時的我半工半讀,非常忙碌,導致一直沒有弄博士論文,很遺憾啊。」

但是所謂「有得必有失」,這份遺憾也不是毫無價值的。

熊曉鴿在忙碌的工作中曾經採訪過很多風險投資者,所以從那時起,便對風險投資有了一些基本了解。

三、禍兮福所倚,事業瓶頸遇伯樂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將熊曉鴿這個「門外漢」領進風險投資這個門的「師傅」,就是IDG董事長麥戈文。

熊曉鴿說:「我是認識麥先生而進入的風投行業。如果沒有麥先生,我不知道我現在會從事什麼行業。那年,榮毅仁到美國訪問,被安排到弗萊徹學院做講演。我所在雜誌社贊助了招待會和晚宴,並請來了很多廣告客戶,包括麥戈文先生。那時,我做了榮毅仁和麥戈文先生之間的翻譯,就這樣,我們兩人相識了。」

1991年7月,熊曉鴿像之前出版社承諾的那樣拿到了美國綠卡,隨即被派到香港就職。「當時我還希望能去內地發展,卻沒有得到公司肯定。」熊曉鴿說,「而且覺得長時間做記者,已遇到了職業瓶頸。」

但熊曉鴿也許是低估了自己的潛力,新官上任的他就迅速火了一把——12月份他跑到國內,把當時的《國際電子報》成功地合併到IDG旗下的《計算機世界》里。

麥戈文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對這個年輕人欣賞尤佳,帶他在亞洲跑了一圈,探索新的商業計劃。

熊曉鴿沒有讓麥戈文失望,果然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是個「很有想法的潛力股」。

IDG亞太區最早由兩個經理人分別負責。因為熊曉鴿的突出表現,麥戈文提出,讓三人一起分別寫一份商業計劃,根據計劃書決定IDG亞太區總裁之職的委任。

當時正值聖誕和新年,原來的兩位經理人都度假去了,只有熊曉鴿還在認真地趕製計劃書,當他將一份漂亮的商業計劃書遞交到麥戈文桌前時,另外兩位經理人還沒有動筆。

勤奮的熊曉鴿最終升為IDG亞太區主任,從事包括媒體出版、市場調研和風險投資等方面工作。

兩年後,熊曉鴿又被麥戈文提升為IDG亞太區總裁,並協助他創立「太平洋技術風險投資(中國)基金」(後更名為「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即「IDG資本」),事業大展宏圖。

四、傳奇投資人傲人戰績也不免有遺憾

加入IDG後的熊曉鴿事業風生水起,自己的經驗加上老闆的賞識力挺,讓這位「半路出家」的風投家如脫了韁的野馬。恐怕連熊曉鴿自己也沒能預想到在投資界的傳奇來得竟然如此突然。

1991年,熊曉鴿正式進入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工作。

在他全權接手亞太區事務後,IDG在亞洲多年虧損的項目開始全面盈利。

1993年,他代表IDG集團,與上海科委合作,投資2000萬美元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技術風險公司,並任總經理。

同年,與廣東銀行合作,成立另一家技術合資公司。

1998年10月28日,熊曉鴿又代表IDG集團策劃與中國科技部建立科技風險投資基金,承諾在7年內向中國的技術產業提供10億美元的創業基金。

2000 年,在熊曉鴿的積極策划下,IDG 成為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的重要贊助機構。

之後的十年里,IDG資本先後投資了數不勝數的大項目,其中不乏像搜狐、騰訊、17173、金融界、百度、弘成教育、噹噹網、搜房網這樣大眾熟知的公司。從2011年到2016年,熊曉鴿更是不斷創下佳績。2011年底IDG資本與金石投資等5家機構聯合投資的寶鋼包裝,在2015年6月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目前和諧成長基金持有寶鋼包裝4000萬股,佔總股本的比例為4.8%。寶鋼包裝的母公司寶鋼集團是目前在國內能提供鋼製易拉罐原料的唯一一家鋼廠,王老吉、可口可樂等飲料製造商都是寶鋼包裝的客戶。

同樣是在2011年,IDG資本聯手凱鵬華盈和摩根士丹利向宜信注資數千萬美元,依託宜信集團的股東資源,宜人貸發展迅猛。2015年12月,宜人貸成為第一家獨立上市的中資互聯網金融公司。

2015年,A股市場上暗流洶湧,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暴風科技以37個漲停板,數百倍市盈率起了標杆作用,掀起了如今中概股拆VIE回歸A股的大潮,這也使得暴風科技成為IDG資本近年來最有代表性的投資退出案例之一。

從2006年10月到2008年底,IDG資本分別以旗下早期基金、成長基金向暴風科技投入三輪美元資金。2011年暴風科技拆除VIE架構,美元基金退出,IDG資本所管理的人民幣基金和諧成長基金進入,在經歷2年多的IPO暫停等待後,2015年3月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

暴風科技上市後,公司股價最高時達到327.01元/股,一路衝到360億估值。

熊曉鴿對這筆投資的評價都直言「沒想到能取得那麼高的回報。」

2016年1月的時候,好萊塢傳奇影業被大連萬達集團以35億美元收購。

好萊塢傳奇影業曾創造了蝙蝠俠、超人、綠燈俠、海王、神奇隊長、綠箭俠等中國影迷熟識的好萊塢英雄人物。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都是IDG資本在近5年前投資的。

那個時候,傳奇影業還不到30人,但居然一年的票房收入比中影和上海電影廠加在一起的還要多太多。熊曉鴿說:「我們作為投資者,取得了很高的回報。」

不得不提的還有IDG資本的首支人民幣基金「和諧成長基金」,這支基金是由2010年開始募集,很快募集完成並開始投資。其中社保基金投資12億元,是這支基金成功吸引了國科、北京國資中心、中關村、海淀引導基金、國開金融以及其他政府引導基金等多家機構投資者。

古北水鎮在這支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中,可以說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結合的典型案例。

IDG資本在與中青旅成功合作投資了烏鎮之後,再度和它聯手,將江南水鄉「移植」到了密雲長城腳下。這個項目的規模達到了原來烏鎮的3倍之多,但工程耗時卻縮短不少,僅僅28個月就完工了,並且做到了長城上下Wifi全覆蓋。

而接下來,IDG資本還要在古北長城修建長城博物館,據說這也將大量地使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工程之大史無前例。不過,戰績輝煌的熊曉鷗也不是沒有遺憾,雖然一路成績足以讓他十分耀眼,但他也坦言自己也有遺憾,其中最大的就是錯過了阿里巴巴的投資機會。

五、重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技術

相對許多重視技術的投資者來說,熊曉鷗似乎有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

他一直堅持,在團隊和技術兩者之間,他會優先選擇團隊。

當然,熊曉鷗這也是在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理念。

這可以追溯到1993年,熊曉鷗剛剛涉足風險投資領域後,其親自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一家在上海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電腦電池的公司。

他回憶說:「一開始,我們認為這家公司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領先的技術特長。因此,看好這家公司的發展。但始料未及的是,沒過兩年,投資這家公司的資金卻全部打水漂。」

首戰告負讓熊曉鴿遭受了很大打擊。

不過失敗過後他也認真地自我反思了一番:「後來我意識到,創業應該是市場為導向的行為,而不是以技術為導向。」熊曉鴿說,「再先進的技術,如果市場不認可,都是白費。」他堅持認為,現在很多創業者,尤其是高科技創業者,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認為有了技術就好比是進了保險箱,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那麼怎樣才能地把握住市場先機呢?對此熊曉鴿則認為:「優秀人才,必須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果敢的判斷執行力和與人合作的親和力。」熊曉鴿說,「優秀的創業團隊能夠帶領企業充分開發和挖掘市場,並隨市場波動而反應,最終獲取市場的成功。」

六、看好90後,投資也要有年輕心態

熊曉鷗另外一個十分凸顯的投資理念,就是他非常看好90後。

他坦言在公司工作的時候,自己也會和90後打成一片。熊曉鷗說他們投了很多90後的項目。公司里也不乏年輕的90後新生代員工。

他說:「可以說,IDG要跟著這幫孩子一起再次創業。不僅是我,整個IDG合伙人團隊里的這些元老們,也都積極推動90後基金的成立。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創新和學習能力,對於看中了的機會,我們採取的是敢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策略。」

他還聊到生活里也經常會和90後們出去吃飯,遊玩,K歌。熊曉鷗曾開玩笑說自己是92年初入投資界的,所以可以說是「投資界的90後」。這種年輕的心態時刻伴隨著熊曉鷗,很多人只覺得「年輕輸得起」,然而熊曉鷗卻覺得投資就是要敢於面對失敗,「到任何年齡都應該輸得起」的這種心態,看似簡單,實則卻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很深的積累。

看過了熊曉鷗一路走來的點滴,我們在感嘆人生無巧不成書的際遇對於一個人事業生活的影響時,也不得不承認任何看似輕而易舉的成功都是曾經的刻苦積累造就的。熊曉鷗得到的賞識與其說是幸運的,不如說是是努力的成果;他創下的成績與其說是羨煞旁人,不如說是實至名歸。「半路出家」而成大任並不是凌駕於想像的虛構神話,而卻是是比常人付出的更多,心態更好罷了。

七、他的經典語錄:

l 我一向以為,要投資一個行業,一定要親自試水,否則永遠只能在淺灘徘徊,無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終極挑戰和快樂。而對一個行業的深入了解,也往往會成就日後投資的神來之筆。

l 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在追求可觀的資金回報之外,不能放棄的還有夢想和激情。

l 對一個成長潛力無限的產業和市場而言,一定要敢於「走險」。

l 我覺得在中國最激動人心的一點就是,你能夠摸索出中國市場上的需求,同時把國內、國外學到的東西,找到很能幹的人讓它變為現實,實現夢想,我覺得這是中國市場上最激動人心的地方。

l 中國有句俗話,驢多亂叫、馬多亂跳、人多亂套。我過去一直說,中國金融服務跟美國相比,美國人才太多了,人多成災。而且他們很聰明,大家都在那裡競爭,就都去創新,創新過度就泛濫成災了。而我們中國這樣的人才又太少。

實習編譯:李梓晗


推薦閱讀:

投資工具,不求多,在於精
債券回購和逆回購究竟是什麼意思?求個通俗易懂的解釋?
國債逆回購有什麼風險?購買有什麼限制?
樓市巨震!中國建設銀行突然宣布!
金融AI「庖丁」——中國版palantir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