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63

鄴城之戰

唐軍收復洛陽後,旬日間光復河南、河東諸郡,本應繼續進軍,攻打退守鄴城的安慶緒,但此時,肅宗李亨卻忙於迎請太上皇李隆基回京,以及安頓關中受戰火摧殘的郡縣。進攻鄴城叛軍之事,一直拖到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才正式開始。在這難得的十個月,給了安慶緒喘息的時間,他將上黨(今山西長治)、穎川(今河南許昌)、南陽(今鄧州),各部叛軍匯聚至鄴城,連同新在河北諸郡招募的新兵,手下又有6萬餘人,具備了和唐軍在城下決戰的資本。

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李亨命郭子儀、李嗣業等七鎮節度使,領兵二十萬(號稱六十萬),圍攻鄴城,同時又名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助攻。這幾乎是唐庭能夠動用的全部軍隊,可以看出唐朝對於鄴城之戰的重視,但詭異的是數十萬唐軍居然沒有指派一個將領統一調度,而是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這造成了唐軍行動的前線決定權落在了一個宦官手中,為唐軍的潰敗埋下了伏筆。

鄴城之戰初期,唐軍行動順利,在衛州(今河南衛輝)、愁思岡(鄴城西南)連敗安慶緒叛軍。叛軍退回鄴城死守,安慶緒排人向身在范陽的史思明求助,許以讓位以求史思明發兵相救。史思明帶胡兵十三萬人自范陽南下救援鄴城,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唐軍崔光遠阻擊,奪占魏州 (今大名北)後,按兵不動,坐視唐軍與安慶緒叛軍在鄴城血戰。唐軍圍困鄴城後,晝夜攻城,但叛軍和城中百姓早已得知洛陽破城後慘遭蹂躪的慘狀,故拚死守城,唐軍圍攻數月不能得手。

時至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二月,圍城四月的唐軍,在鄴城城下天寒地凍、師老兵疲,士氣漸漸低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史思明又截斷了唐軍的糧道,唐軍幾十萬人面臨斷糧的危機。三月,史思明見唐軍軍勢已怠,領五萬精兵與唐軍在安陽河(今河南安陽北)激戰,雙方血戰經日不相上下,郭子儀帶兵前來援助,就在唐軍陣前列隊之時,突然狂風大作,對面不見人影,郭子儀的大旗旗杆被風折斷,將旗落地,唐軍大驚,自相潰散。史思明見狀帶兵掩殺,唐軍大潰,四散奔逃。史思明的軍隊在風中也混亂不堪,向北撤退。這時,唐軍軍中無帥的弊病表露無遺,亂軍之中唐軍無人統一調度,各個節度使紛紛帶本部軍馬逃回本鎮,唐軍亂兵軍紀敗壞,一路燒殺劫掠,數十萬唐軍作如鳥獸散,鄴城之戰也唐軍慘敗告終。

鄴城之戰慘敗後,魚朝恩將兵敗的責任推至郭子儀頭上,唐肅宗將郭子儀召回長安,奪了他的兵權,委任閑差,監視了起來。從鄴城之戰可以看出,即便是向郭子儀、李光弼這樣的中興名將,也不能得到朝廷的信任。鄴城之戰後,唐肅宗李亨更加不信任軍中將領,於是他擴充禁軍,並將禁軍軍權交於李輔國、程元振等宦官之手,宦官勢力漸漸做大,李輔國後官至宰相,朝中大事盡由宦官定奪。這也是晚唐時期,宦官把持朝政,甚至能動輒廢立皇帝的緣起。

推薦閱讀:

柴靜演講援藏女教師那隻記錄西藏30年的箱子,關於西藏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嶺國之王格薩爾
藏傳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藏南地區有82種民族,如果中國與之統一,那麼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
如何預防進藏急性高原反應

TAG:西藏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