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51

但在初見李林甫之時,安祿山仗著玄宗的恩寵,態度十分傲慢。李林甫見狀,不動聲色。只是命人將王鉷找來議事,王鉷時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知總監、栽接使,身兼領二十餘使,也是個權傾朝野的人物。當安祿山見到王鉷在李林甫面前奏事之時,恭恭敬敬、滿臉媚笑的情景,不由驚訝的睜圓了眼睛。隨後王鉷回答李林甫的詢問,更加小心翼翼,卑言慎行,安祿山不由得,也開始對李林甫恭敬了起來。李林甫見到火候差不多了,邊對安祿山說道;「安將軍甚得今上歡心,聖眷正隆,可喜可賀,相信將軍定能為朝安定邊疆,屢建奇功,不過將軍可知,今上春秋雖高,可宰相不老」。隨後詳談,每言直入安祿山肺腑,對於安祿山的那點小算計,李林甫皆洞若觀火。

安祿山終於明白了,李林甫雖然在朝中弄權攬政、抑制言路,卻是個洞悉人心的老狐狸。自此之後,安祿山見到李林甫,既驚且懼,即便是嚴冬也汗流浹背。此時的安祿山雖得唐玄宗青睞,但在李林甫的威壓下,也只得俯首帖耳、老老實實。

公元752年(天寶十一年),李林甫死後,玄宗任命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判使照舊。楊國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餘職。比起之前的李林甫,楊國忠更加不堪,內政選擇官吏貪瀆無度,不問民間疾苦,對外則窮兵黷武,動輒對邊境用兵。兩次徵兆民眾征討南詔,均以慘敗告終,唐朝為此損失二十幾萬軍隊,而且導致南詔在重壓下和吐蕃結盟,使唐朝在四川的軍事態勢極度嚴峻。

安祿山對於這個憑藉族妹裙帶關係上台的政治暴發戶,十分不感冒,這導致兩人的關係勢同水火,楊國忠也多次在唐玄宗面前彈劾安祿山。但此時,安祿山已於天寶十年(751年)兼任河東節度使,並被封為郡王,安祿山還拜貴妃楊玉環為母,得到唐玄宗的極度信任,一時間楊國忠也奈何他不得。

但隨著楊國忠把持朝權,並屢次在玄宗面前聲言安祿山必反,聽到了風聲的安祿山,感覺到了危機。同時,多次往返長安的經歷,也讓他了解到唐朝關內兵事崩壞,無人可用的窘境,於是他開始積極扶持黨羽、擴軍備糧,安排謀叛事宜。

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正月,安祿山到華清宮拜見唐玄宗,乘機哭著說:「臣是胡人,不懂朝中規制,全憑皇上恩寵,才能被越級提拔,現在漢臣嫉妒臣下,以至楊國忠要殺我,請皇上給我做主」。唐玄宗本來就認為,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是朝中大臣爭寵,聽了這番話更加加深了這種認識,於是好言安慰了安祿山,並任命他為左僕射以示信任,但左僕射這樣的官職並不是安祿山想要的。當月,他上書呈奏請求任命自己為閑廄使、隴右群牧等都使,又請求主持總監事務,玄宗皇帝照例准奏。這年三月,安祿山上奏請求回范陽,得到玄宗許可後,安祿山不等隨從收拾好行裝,只帶少量親隨,日行三四百里,狂奔至潼關城下,到達城下之時,日已西斜,潼關城門將閉,安祿山大急,命人傳召潼關守將,假稱軍務緊急,務必連夜出城,騙得守將違制將其放出潼關。過了潼關之後,安祿山才長出一口氣,說道:「吾魂復入竅中矣」。

回到范陽後,他藉助兼領閑廄、隴右群牧使及群牧總監的便利,將所控牧場的良馬,源源不斷的送入范陽、平廬兩地。他還藉助胡人身份,用重金收買幽薊一代的契丹人、奚人部落首領,召集這些部落的少壯組成精銳騎兵,並與公元755年(天寶十三年)二月,奏請朝廷,一次便提升32名奚族和契丹族首領為將,隨著大量的漢將被替換,范陽、平廬兩鎮軍政幾成胡人政權,而安祿山、史思明也被周邊胡人稱為「二聖」。

推薦閱讀:

十二鎮魔寺解說!原來文成公主才是一代風水大師
一場漢藏絕戀,百年傳奇愛情
一個漢族的水晶山朝聖之旅(附扎日神山轉山攻略)
盛唐與吐蕃(中)
畫在唐卡上的耶穌

TAG:西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