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的花花世界——「時光系列」之山西

就算忘了時光,也忘不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近期正在籌備寫一個城市系列。但因為當年即沒有花哨的拍攝技巧,也沒有講究過光線與擺盤,無法把最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就只剩下純粹的食物及真實的文字了。

想起了那年,北出雁門關。彷彿身上也沾染了某種英士俠氣。

一提起山西麵食,大部分人會憶起的畫面是「刀削麵」,畢竟有在全國十大麵食排上一席之位。但那道「莜麵栲栳栳」卻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只因其讓人第一次聽便想要反問好幾遍什麼的名字及獨特到讓你練就過目不忘功夫的外貌。

便是下面這樣:

莜麵即莜麥磨成的麵粉,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糧食,它還有另一個讓你發出「原來如此」呼聲的別名:裸燕麥。(燕麥分兩種,一種裸燕麥,國產燕麥大多是這種,另一種皮燕麥,澳洲進口及平日食用的多為這種)

栳栳是下圖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用具,又是一以形似取名的食物:

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工藝複雜,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再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蒸熟端上時即香味撲鼻,同時會配上好幾種碼子,羊肉或番茄雞蛋或蘑菇湯等。吃的時候選個人喜歡的搭配就好。

「羊肉臊子台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是也!

最正宗的是用竹編籃上蒸,也有直接澆上醬端上的。任何一種吃法,都既有趣,又能嘗出西北情懷。

越是深入了解一個地方名族的飲食文化,就越是佩服勞動人民的豐富想像力與對生活的熱愛。在沒有太多蔬菜水果及海鮮等可選的西北,以麵食為主要攝入,卻把麵食玩出了各種風味及形態,也是他們對吃的重視!又如下面這道剔尖:

剔尖源自運城、晉中等地,用特製撥板/鐵筷快速將面剔成中間圓兩頭尖的形狀,這樣煮出的面軟而有筋,易於消化,配上特製打鹵,非常有意思。

剔尖有紅面白面可選,口感會略有差,建議都嘗試。

路過鼓樓,記得去嘗鼓樓羊雜割

當年去時,寒冷冬日,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配上香脆的大餅,及一蒸籠羊肉胡蘿蔔餡的小籠。

奇妙的技藝在於,吃時不覺膻,出門卻帶走了一身膻。北方的麵食,真的是帶著甜甜的面香味。吃完四肢冰冷變成四肢溫熱,又能抗寒好一陣了!

來到山西,因有朋友接待,又有老饕帶領,很識趣,每天問的不是今天吃什麼,而是今天吃哪種面。。

刀削麵自然不在話下,冷盤居然也是面做的,連到大同喝到煲得濃濃的雞湯,特色也是上面飄著的鋪蓋面。。

如果說每去一個地方,總要留點念想以便下次再訪,那山西這次留給我的念想便是太獨特的「頭腦」,下次去,一定要來一次趕頭腦!

如果你也喜歡,可以關注我的公眾微信號。

照理,Miss羊與商家無任何利益關係,純憑個人親嘗及喜好進行推薦。

轉載約稿請後台聯繫~


推薦閱讀:

兔肉在口感質地和烹飪風格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父母做菜好吃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邵陽的粉那麼好吃?
20秒就能學會街邊人氣小吃葡式蛋撻!

TAG:山西 | 美食 | 麵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