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環球旅行見聞錄(二) 歸歸類
沒出過遠門之前,以為全世界都吃餃子。
直到某暑假去西南山區參加一個當地孩子參與的夏令營,才知道原來那裡的孩子根本沒有見過餃子。
而又直到包餃子那一天我才發現,和我一起教孩子包餃子的搭檔(異省北方人),和我包的餃子完全不一樣。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豆腐腦、粽子的咸甜之爭。
上次咱聊食物教育講到,食物教育是各國基於本身文化與面對社會問題給出的答案,日本的包羅萬象、英國的飲食課程、義大利的慢食、法國的感知、芬蘭的廚房教養。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能看出食物教育本身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所以我們今天先試著來聊聊食物教育本身。
什麼是食物教育。
怎麼理解食物教育。
怎麼理解不同的食物教育。
到底什麼是「食物教育」?
就我現在搜索到的資料來看,食物教育本身光名字就有數個,除了食物教育(有時簡稱食育)本身,還有像是飲食教育、食農教育、食安教育等等。不同的名字能看出不同側重性,也能看出食物教育本身是一個龐大的門類。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雖都在做食物教育,但是基於其面對的問題不同,所以在實踐過程中也有所側重。但食物教育一定是繞不過兩個關鍵點的,一個是食物本身,而另一個就是人。所以如果非要我給食物教育下一個定義,那一定是關於人、關於食物、關於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的教育。
那怎麼理解食物教育呢?
食物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詞,就像我們在生物學科里學過的食物鏈,吃著低一級的食物的動物本身也扮演著被更高一級的動物當作食物而食用的角色。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與雜食性兩個特點,構成了人類複雜的食物體系。最近在看的一本關於食物烹飪的著作《食物與廚藝》,就將人類所有的食物分成了蔬、果、香料、穀物、奶、蛋、肉、魚、麵食、醬料、甜點、飲料十二個大類,單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食物本身的複雜性。但是和人類因其所生活的地域、所經歷的歷史、所形成的文化以及個體生長的環境與經歷所構成的人類的複雜性相比,食物顯然還容易了幾分。清秀的日本料理、經典的法式大餐到山東的煎餅、廣式的點心再到中國大地上家家都看似相近其實不同的家常菜,無一不是交融了食物與人本身複雜性的體現。
所以認識食物教育,我們首先要化繁為簡,從人與食物發生關係的過程入手,去理解食物教育的過程。即食物的生產與採集,購買,加工與烹飪,食用過程與營養吸收,排廢與再利用。
怎麼理解不同的食物教育?
我們藉助上次聊的各國的食物教育,嘗試著先將各國不同的食物教育填入到各個環節中(當然你可以先自己試一下):
可以看到各國及各地區在食物教育的不同環節中有不同的設計,像是日本的兒童參與耕種採摘、英國的校園菜園計劃與義大利的千園計劃等都是側重於食物教育中的生產與採集的環節,而法國的五感認識食物與芬蘭的廚房教養的培養顯然都是以食物教育中烹飪與加工作為切入點。
所以雖然看起來各國的食物教育各有特色,但實際上從切入點上來看卻大致相同。對各國的食物教育進行分類,可以方便我們進行比較,從而進一步設計出適合我們自己以及兒童的食物教育。
但食物教育的不同環節,與我們期望兒童在食物教育中獲得的知識、技能、經驗與體驗是如何連接起來的?我們是如何通過食物教育不同環節的設計,以達到讓孩子親近自然、杜絕浪費、參與家務等目的的呢?
我們下次接著聊。
首發公眾號:Danna食驗室推薦閱讀:
※如何打造一流家庭教育(3):技能與智能
※如何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待逆反?
※對孩子最致命的打擊往往來自父母
※買了一台高達,母上大人批了我一頓,是我做錯了嗎?
※父母總是把自己當作長不大的孩子怎麼辦?跟父母交流有障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