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片有了「煙火氣」———評《後來的我們》

寫在前面:本文不準備討論貓眼電影的腌臢事,也不想談院線倒霉孩子們的一把辛酸淚,我這裡只是想談談《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本身,僅此而已。

如果說有哪個類型的電影最能夠嚇退觀眾的話,那麼答案可能除開國產恐怖片之外,就是國產青春片了,畢竟太多的數碼垃圾和智商欠費作品已經噁心到了一批又一批的觀眾,就連票房大豐收的《致青春》和《匆匆那年》,也只能說是矬子里拔大個。一直以來,我都是採取著見到這類片子就繞著走的策略————其實,本來今晚也該是這樣。

   直到被某個怕晚上回家被老婆罰跪完搓衣板跪鍵盤、跪完鍵盤跪主板的傢伙拉進電影院。

   Emmm……

   這電影,還真不錯啊。

一直以來,國產青春片簡直就是堪比日式輕小說的元素堆砌產物————籃球、舞會、相愛、墮胎、畢業、分手、重逢(請特別注意那個加粗的辭彙),一次次的新瓶裝舊酒硬生生的造就了一瓶又一瓶酸醋————還TM是用冰醋酸調出來的。這類片子,在學院戀愛部分還算是勉強能夠自圓其說,只要一涉及走上社會後的生活,便立馬原型畢露————很多片子,從導演到演員再到編劇,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完全不知道什麼叫「走上社會」,什麼叫「人間煙火」,畢竟,一群出了學校就在拍戲,甚至還沒畢業就開始拍戲的人們,已經和這個社會脫節的太遠太遠了。

   簡單來說一句話————沒煙火氣。

   而這部《後來的我們》,不僅有,而且很足。

   打了隔斷的群租房、半地下室、中關村的攤位、地下道的地攤和賣唱歌手、昏暗的酒吧、人頭攢動的地鐵、等不到的夜間公交車、集福利播放器和遊戲機為一體的電腦、破爛的舊沙發、蠻不講理的玩家、意圖非禮的看房者、猥瑣的死宅鄰居、缺德冒煙的房東,以及,家中那個永遠記不住遙控器怎麼用的老人——————這一切,才TM叫生活,這一切,才TM叫煙火氣!

   當然還有吃的。

   兩人分一鍋的泡麵、趕早買的煎餅果子、散落在房間各處的聽裝啤酒、夜間攤上的燒烤、路邊的拉麵、火車上的桶面……這都是生活最樸實的一點一滴,這就是相愛的兩個人所經歷的每時每刻,一碗飯、一口湯、柴米油鹽、醬醋蔥蒜,這是兩個相濡以沫的人的人生,是在異鄉漂泊的兩顆孤獨的心的相互依偎。見時兩口湯,分開半鍋面,在一起時,多擺一雙筷子,分開後,卻再也沒有人和自己分一個粘豆包。

   還有家裡的吃的。

   作為一個東北人,沒有什麼能夠比見到火鍋和粘豆包,更能想起家中的年味了————沸騰的火鍋湯,是家中的溫暖;而粘豆包的拉絲,則是那割捨不斷的親情;那一盆盆的酸菜燉粉條、蘿蔔燉血腸;一盤盤的紅腸、肘花,都從來不只是飯菜,而是家的味道,是父母的忙前忙後,是爺爺奶奶對未來孫媳婦的念叨,是姥姥姥爺說不完的嘮叨。

   異鄉的愛情,始終伴隨著人間煙火的香氣,而家中,那飯菜的噴香,更是時時縈繞。

   這TM才是我們的愛情!這TM才是我們的奮鬥!這TM才是我們春節!這TM才是我們的家!

   這TM,才是我們的青春!

   以前那些青春片的導演們,你們能不能、能不能、能不能學會把電影拍出煙火氣???你們能不能,TM學會在電影里說人話???

   一個台灣的女歌手,尚且知道群租房的逼仄、知道家鄉同學的促狹、知道親戚間的八卦和熱情、知道大城市的冷酷、知道愛情需要細心的呵護和保養、也知道老人老了就記不住怎麼用遙控器。

   你們!TM!怎麼!就!不!知!道!

   其實我不是很想講片中的愛情,畢竟從認識、相知、相戀、纏綿、爭吵、分開,總是大同小異的,就算沒有山盟海誓,也有摘月亮捉王八,就算沒有梔子樹下的相遇,也有火車上的邂逅。流程不重要,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過程中的一點一滴,那生活中的一粥一飯。

   我也不是很想講演員們的表演,畢竟井柏然和周冬雨都是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會拍電影的田壯壯,更是清楚如何去演好一個父親。

   我更不想講人物的成長,畢竟一個市儈成長為一個夢想家,和一個夢想家成長為一個市儈的故事,都不怎麼美好。

   我不說,不是因為這些做的不好。這些做的都很好,但比這些更好的,是這個故事中那濃濃的煙火氣,是那貨真價實的生活氣息,是北漂的男女和慈愛的父親,應該有的模樣。

   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有人情味,但也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沒有人情味。

   至少她,劉若英有。

   她知道什麼叫「煙火氣」,知道我們中國人會管住在一起叫「多擺一副筷子」,知道過年要回家吃飯,知道東北人愛吃粘豆包,知道兩個人分一鍋麵可以怎樣的甜蜜————就像哪年的她,知道如何吃一隻烤鴨,才能把銀幕前的我們,感動到稀里嘩啦。

   所以說,大陸的導演們,編劇們————

   你們!TM!能不能!學著點!!!

   至少,從學會煮一鍋泡麵、燒一個火鍋、蒸一鍋粘豆包開始。

   PS1:我姥姥總是記不住遙控器該怎麼用,哪怕我教了一邊又一遍,現在,我真的還想再教她千遍萬遍。

   PS2:我奶奶很喜歡吃粘豆包,但我一直不太喜歡,因為我總覺得這玩意太酸,就是蘸足了白糖,也沒多大味道。

   現在,只能在她的墓碑前擺上粘豆包了。

   PS3:我的兩位姥爺都不怎麼挑食,也許,是因為他們品嘗過飢餓的味道。我很想和他們再在一起包餃子。

   PS4:爺爺老了,腳步越來越慢了,出門,也需要拄拐了。


推薦閱讀:

TAG:後來的我們電影 | 青春片 | 《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