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說苦,究竟什麼是苦?

佛陀觀世界,為的是觀人生。佛陀的人生觀主要有三條:無常、苦、無我。這三個概念對佛教如此重要,以至於常常被稱為「三法印」,意思是像三枚印章那樣重要。可它們是不是像三枚印章那樣彼此獨立呢?不。它們不僅同源,而且同歸。

所謂同源,即它們從哪裡來。

當然從因緣法而來。如果不清楚這點的話,各位會以為佛教的概念很多、很散:有人把佛教稱為「因緣說」,有人把佛教稱為「無常說」,有人把佛教稱為「苦的學說」,有人把佛教稱為「無我說」。

說很多沒錯,說很散未必,因為佛教概念之間是關聯的:因緣法主要講自然,相當於世界觀;無常、苦、無我主要講生命,相當於人生觀。常說「世界觀決定人生觀」,佛教尤其如此。如果未了解這點而進入佛學的理論與方法,難免會忽略理論與方法的根本:什麼造成了無常?什麼造成了苦?什麼造成了無我?源頭都在因緣法。

所謂同歸,即它們向哪裡去?

當然向解決生命問題而去。我們知道,佛陀是講求實用價值的,不會憑空提出幾條教義卻無助於解決人生的問題。可人生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佛陀從哪裡入手呢?苦。

*從苦入手

佛陀用苦,貫穿了人生。

什麼是人生的苦?生、老、病、死是苦,憂、悲、惱、苦是苦。你可能說,這些都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啊!沒錯,動物、植物也苦,但人類格外苦。原因在於:動植物只有感覺,只有淺層的苦;而人類還有思維和情緒,多了深層的苦,可謂苦上加苦。

佛陀用苦,貫穿了人類。

什麼是人類的苦?天災人禍是苦,戰爭饑荒是苦,利益衝突是苦。全世界的民族都有苦,過去和現在都有苦,苦的共鳴,讓佛教跨越時間與空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智慧。

如果說因緣法貫穿了佛教內部,那麼「苦」就貫穿了佛教與人。

我們不禁要問:這麼重要的話題,難道沒有其他學說討論過嗎?

有倒是有,多少都會涉及一點,但世界上以「苦」為專題的恐怕只有佛教。我們知道,任何一門流傳至今的學說都找對了切入點:或者解決世人想解決的某個問題,或者關注世人都關注的某個話題。比如,西方哲學的切入點是「愛智慧」,基督教的切入點是「愛上帝」;又如,中國儒家要解決「人與社會」的問題,道家要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再如,現代科學關注「客觀規律」,心理學關注「意識與行為」。這些學說為什麼不「以苦為題」呢?反過來講,佛陀的學說為什麼不以上述主題為切入點呢?

我想,一是目的不同:佛陀的學說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不以求知為目的,這就排除了哲學和科學,而剩下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儒家、道家又相對關心社會問題,佛陀志不在此。二是方法不同佛教的方法不靠上帝、不靠社會、不靠自然,只靠自己。兩個條件加起來,佛陀想解決的問題、能解決的問題,首當其衝就是苦的問題。

看來佛陀從苦入手談人生,著實與眾不同。可問題是:人生真的苦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回答:什麼是「苦」?

*什麼是苦

「苦」之所以不簡單,首先因為這個詞有多重含義。

佛教中的苦是翻譯而來的,在印度梵文中有「變動、敗壞」的意思。因此:

苦的第一層意思是變動之苦。比如今日陽光普照,明日狂風暴雨,世界永遠處於變動之中,佛陀稱之為「行苦」。

苦的第二層意思是敗壞之苦。比如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好的東西無法持久,佛陀稱之為「壞苦」。

上述兩層意思,可以說是苦的本意。

請注意至此為止,苦是客觀的。因為變動、敗壞都來自客觀世界,我們還沒做任何主觀反應,苦就已經在那裡了。這與痛苦不同,痛苦一定是主觀的。

至此為止,苦也是中性的。你可能說,變動是中性的好理解,可敗壞是負面的啊?其實敗壞有兩種可能:好的事情可能變壞,壞的事情可能變好。即便從好變壞的情況,也先變好、後變壞,不可能完全負面。這又與痛苦不同,痛苦一定是負面的。

上述解釋———苦是客觀的、苦是中性的、苦不是痛苦———常常被用來說明「佛教並不悲觀」。合不合理呢?

不合理,讓苦擺脫痛苦,無異於自欺欺人。問題在於:「苦」字的中文在先,「苦」字的翻譯在後。如果梵文中僅有「變動、敗壞」的意思,為什麼不把佛教中的苦翻譯為「變」或「易」或「動」或「壞」呢?為什麼不把「人生是苦」翻譯為「人生在變」呢?顯然,苦的含義不止於「變化、敗壞」兩層意思。更合理的說法是:本意的客觀、中性不假,可現實中容易轉化為主觀、負面也沒錯。

這就是苦的第三層含義:痛苦。即我們對前兩種苦的心理反應,可謂苦上加苦,佛陀稱之為「苦苦」。

變動之苦、敗壞之苦,加上痛苦,才是苦的完整定義。

可「完整」不意味著每種定義同時出現才「完整」。

其中,只有第一種苦———變動之苦———才百分之百發生。日月流轉,思緒奔騰,滄海桑田。變動必然發生。

到了第二種苦———敗壞之苦,必然性就降低了。比如我們把一顆種子埋在地里,它可能自行腐爛,也可能自行發芽。不過佛學認為:種子即使發芽,總有一天會成熟;成熟以後,總有一天會腐爛。敗壞終將發生。

再到第三種苦———痛苦,必然性就更低了,甚至毫無必然可言。因為面對世界的變動、敗壞,我們可以反應也可以不反應。事實上,整個佛學都在教人如何不反應,不過這麼教的原因在於,佛學認為世人對客觀之苦的主觀反應很正常。痛苦趨向於發生。

現在我們知道苦不簡單在哪裡了:它有三重含義,還對應著三重遞減的可能性。

為了進一步理解苦,我們還要澄清兩個相關的概念:無常故苦、一切皆苦。

*無常故苦、一切皆苦

何謂「無常故苦」?

換個問法就是:苦從何來?在苦的三重含義中,我們已經看到苦的鏈條:從變動,到敗壞,到痛苦。如果向前追溯:什麼產生了變動?答案是無常。

所謂無常,從字面上看,就是沒有恆常。這不難理解,既然因緣在和合、因緣在離散,那恆常不正常,無常才正常。萬事萬物無不如此。所以佛陀說:一切行無常。

有人會說:這不是東西方學說的共同說法嗎?在西方,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在東方,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老子也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沒錯,思想家們都在強調世界變動的本質。

可別忘了,佛陀的重點不同:雖然包括世界,著力卻在生命。佛陀反覆、細數「五蘊」無常,即五種組成不恆常:身體不恆常、情緒不恆常、判斷不恆常、意志不恆常、意識不恆常。總之,生命無常。

正是由於重點不同,各種學說雖然都講變動,可在變動之後就分道揚鑣了:希臘哲學家引申出一套「為什麼變動」的自然哲學;中國哲學家引申出一套「有為或無為」的社會哲學;而佛陀,則引申出一套「無常、苦、無我」的生命哲學,起點就是「無常故苦」。

接下來,何謂「一切皆苦」?

如果繼續向前追溯苦的鏈條:在無常之前,什麼產生了無常?答案是因緣和合、因緣離散。佛陀說:了解因緣法,才能了解苦升起;不了解因緣法,就不能了解苦升起。顯然,更完整的鏈條是:從因緣法到無常,從無常到變動,從變動到敗壞,從敗壞到痛苦。既然一切皆因緣,必然「一切皆苦」。

我想要澄清的是:這兩個概念中的苦,指的是哪種苦呢?

僅限於變動之苦。

關於「無常故苦」,試問:我們能說「無常所以敗壞」嗎?不能,因為敗壞未必立即發生。我們能說「無常所以痛苦」嗎?更不能,因為痛苦根本就不必發生。我們只能說:無常所以變動。

關於「一切皆苦」,同樣的道理,「一切皆敗壞」不成立,「一切皆痛苦」更不成立,我們只能說:一切皆變動。

結論是:不要過度引申。尤其不要引申到「無常故痛苦」「一切皆痛苦」的地步。那樣的話,就會讓人誤解佛教很極端。相反,佛陀的苦非常理性,理性到有三重含義、有三重可能的程度。


推薦閱讀:

《怎樣愛自己?》——紅茶紫煙女人慧三八專題活動
為什麼楊家將那麼討厭熱巴?
《教室別戀》這部教科書級別的電影你怎樣看待?
我18歲的表妹自殺了,那些人居然還在笑她無知
無心法師里的無心是一個好人嗎?

TAG:佛學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