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與土地——克倫斯基攻勢

1.1我們絕不停戰

二月革命結束了,工人和資產階級獲得了勝利,沙皇政府宣告倒台,俄國戰爭大臣克倫斯基登上了統治者的位置,協約國根本不同情沙皇,他們第一時間承認了臨時政府的合法性,只為了繼續讓俄國留在戰爭之中。

如今國內形勢已經發生了巨變,俄國被分為了兩個勢力,一方是在議會之中支持克倫斯基的自由主義者和資產階級,另一方是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工人階級。克倫斯基明白自己的政權是軟弱的,因為二月革命之中,沙皇軍隊私通工人的景象讓他印象在深刻不過了。軍隊是不可靠的,他們並不會聽命於自己。如果要繼續統治俄國,那麼必須樹立自己的個人威信。

毋庸置疑的是,克倫斯基是一個優秀的演講家,他在議會中慷慨激昂的演說讓他在政治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要統治國家,說空話是顯然不足的,必須採取有效的手段來讓廣大人民信服。

俄國在戰爭中已經動員了1500萬人參與做戰,這使得農村內部的勞動力減少了43.4%,隨之而來的就是糧食緊張問題。於是他決定讓俄軍內部43歲以上的人立刻回家,並且將俄軍的編製縮減1/4。

為了轉移人民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不滿,他決定進行演說和政治輿論導向,把德國人描繪成和平的破壞者, 並且聲稱要發動一場全面的攻勢,徹底擊敗德國人,拿回屬於俄國的土地。

最後他為了得到協約國的支持,同意了他們的計劃,並表示自己和德國人絕對不會走到停戰這一步。

視察部隊的克倫斯基

1.2低落的士氣

結果不由分說,這些決定完全就是災難性的,因為他們沒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問題。廣大人民群眾是否支持戰爭,他們會輕鬆接受克倫斯基的說法?我看並不,克倫斯基最後討好的只是那群在國家杜馬裡面整天說空話的政客和協約國的那些政客們。他把俄國人民又一次推入了戰爭的深淵,與其迅速的準備戰爭,倒不如暫時和德國進行和談,清理掉內部的問題和不滿分子,並多花一些時間來準備新的攻勢。

前線士兵的狀況更是糟糕,1916年到1917年糟糕的經濟狀況不僅導致了國內物價得飛漲,更造成了前線補給困難。(此處原句是由於罷工,出自商務印書館譯的《俄國革命史》第一卷第三章,實質上是一處書中錯譯,感謝 @近衛堇 dalao提供的資料,特此修改註明)

布魯西洛夫攻勢結束之後,駐防在比薩拉比亞地區的部隊根本就得不到補給,因為這個地區的鐵路和道路被徹底破壞了。士兵們除了缺乏軍大衣和武器裝備以外,還缺少靴子和食物,在1917年一月,有三個團的士兵因為得不到食物補給發生了騷亂,雖然被及時制止,但是俄軍的士氣進一步降低了。

總參謀長阿里克謝耶夫將軍,曾策划過加利西亞戰役

克倫斯基問過俄軍總司令阿列克謝耶夫,是否能在5月發動一場規模龐大的全面性進攻。這位年邁的老將軍表示克倫斯基這說法荒謬不堪,在這種情況下俄軍連防線都守不住。於是克倫斯基撤換了他,西南方面軍總司令布魯西洛夫成為了俄軍總司令。在克倫斯基的高壓之下,布魯西洛夫發動了進攻。

1.3潰退

在布魯西洛夫的請求之下,克倫斯基把攻勢時間改在了7月。這段時間內,布魯西洛夫不僅要集中自己軍隊的力量,還要修路損壞的公路,積攢告罄的彈藥。因為力量實在太弱小了,布魯西洛夫只能放棄之前的很多戰術,他不僅縮短了攻擊面,還把集中火炮打擊改為了彈幕射擊。

戰爭計劃是這樣的,在200公里的防線上,北翼的第11集團軍進攻奧匈第2集團軍,南翼的第8集團軍進攻奧匈第3和第7集團軍的結合部,居中的第7集團軍攻擊奧匈第2集團軍北側的德軍南方集團軍,以牽制其無法南下援助奧匈。俄軍一共動員了40個步兵師和8個騎兵師,德奧聯軍估計只有26個騎兵師。

科爾尼洛夫將軍的第8集團軍率先在6月23日發起了進攻,這位勇敢的將領在缺少支援的情況下將戰線推進了數公里,並俘虜了7,000奧匈士兵(大多數是不靠譜的捷克人),第11集團軍和第7集團軍緊隨其後,他們在進行了兩天的炮火打擊之後也突破了奧匈防線。比起一年前的布魯西洛夫攻勢,這一次的打擊已經收效甚微了,因為奧匈軍隊比以往更加靈活。一年前他們的防線被突破後,基本上會成建制的向敵人投降,但這一次,他們的從基層的排長都變成了德國人,在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帶領之下,奧匈軍隊有效的進行了撤退,到了7月2日,俄軍已經損失了38,700人。科爾尼洛夫打開了一個長90公里,縱深64公里的一個突破口。

在克倫斯基看來,這幾天的進攻完全是一場偉大勝利,他並不懂軍事學,也不懂德國人到底在打著什麼算盤,這才是他最大的可悲之處,為了一點點的勝利而歡呼雀躍,沾沾自喜。

科爾尼洛夫將軍和他的士兵們

隨後的進攻則更是慘不忍睹,因為第一批進攻的部隊都是十分忠誠的,而跟進的後方梯隊則戰鬥意志薄弱,往往進攻部隊遭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去支援,士兵們拒絕打仗,甚至逃跑。這導致了俄軍的進攻越來越弱,到最後布魯西洛夫不得不取消了許多進攻計劃,更致命的是,由於後備部隊的薄弱,俄軍新打下來的防線都沒有進行加固,奧匈軍隊發動一波攻勢就可以把他們趕走。而在之前我講過,俄軍的開小差問題極為嚴重,布魯西洛夫攻勢的第一個月就有50,000人開小差逃跑,這一次更是一場災難,各戰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00萬人開小差逃跑。

7月10日,俄軍的進攻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這下該輪到德奧聯軍動手了。

前期之所以德奧聯軍會被打退的原因主要在於,他們一直希望俄國在二月革命之後退出戰爭。德軍多次的空中偵查都發現了敵人在修建道路,重建橋樑,然而東線總參謀長馬克思霍夫曼將軍得到了魯登道夫的命令——不允許主動進攻俄軍。因為在他看來,俄軍已經是垂死之人,主動招惹這種人,也許會造成極為可怕的後果。

事實證明了他的預見性是對的,俄軍的進攻沒兩天就不行了,霍夫曼要求魯登道夫給予他支援部隊,以求徹底消滅俄軍。奧匈軍隊則更是主動,他們直接調來了第7集團軍在塔爾諾波爾向科爾尼洛夫的前衛部隊發動進攻。俄國第8集團軍土崩瓦解,科爾尼洛夫甚至調集了最新派給他的高加索部隊,然而也是無濟於事。

與此同時,霍夫曼得到了魯登道夫的支援,第一近衛師和第二近衛師加入了戰場,兩天之後俄軍被徹底趕出了塔爾諾波爾。令布魯西洛夫無法想像的是,俄軍開始了成建制的逃亡,在逃亡中,部隊因為士氣過低而土崩瓦解,俄軍的進攻部隊一個個被德奧聯軍從地球上面抹掉了,其中德國的第二近衛師更是神勇,他們追擊145公里才停下來,原因是士兵筋疲力竭。

德奧聯軍如入無人之境,克倫斯基為他愚蠢的想法付出了代價,但是為了繼續維持他的統治,他把所有的錯誤全部推給了布魯西洛夫,8月1日,科爾尼洛夫成為了俄軍總司令,但這個時候,俄軍已經是一個空架子了。

1.4十月革命的到來

戰爭的失利讓克倫斯基所有的承諾和空頭支票全部破滅,所以列寧稱他為「小牛皮家」並不是沒有原因的。7月15日,喀琅施塔得起義爆發,雖然起義失敗了,托洛茨基被逮捕,但是這無疑是蘇維埃和臨時政府決裂的前兆。

列寧和托洛茨基被指為德國間諜,在獲得了輿論優勢之後,克倫斯基又一次充滿信心,宣布俄羅斯共和國成立,自己是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當然,這並沒有什麼用,軍隊早就人心離散,人民也不會在信任他,也就是那些天天附和他的馬屁精政客對此有所好感。

列寧和斯大林等諸多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策劃一場更大的革命,這一場革命也將永載史冊,他們將徹底埋葬虛偽無能而又軟弱的克倫斯基政府。

協約國通過這次戰役也意識到了俄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於是他們決定切斷對俄國的支援。對此克倫斯基在議會上痛苦萬分,看著未來即將爆發的共產主義革命,他不禁哀嚎道

俄國人民正在飽受經濟崩潰和盟友幻滅的折磨!世界認為俄國革命是結束。大錯特錯,俄國革命僅僅是個開始!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俄國戰爭大臣

推薦閱讀:

2/26 【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加入一戰的契機
戰前準備——走向現代化的印度軍隊
戰前準備——折戟沉沙的塞爾維亞軍隊
終局——薩洛尼卡戰役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軍事史 | 軍事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