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人品為上, 德為首選
——《道德經》的愛情婚姻智慧之一
□ 湖 山
2500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了一句話叫做「天長地久」,這句話本來是講處世之道的,後來更多的是用於形容友情或愛情,既表達了人們對於愛情婚姻的期望,又表達了人們對於愛情婚姻的祝福,意義非常的美好吉祥。
什麼樣的愛情婚姻才能天長地久呢?老子還說了一句話「道之尊,德之貴。」就是講人既要尊重道,順其自然;又要看重德,重視人品。
在愛情婚姻中,順其自然,就是不強求,強扭的瓜不甜,必須是你情我願,雙向選擇,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處於一種真實自然的狀態。二是要看重德,講究人品為上,德為首選。男女雙方的人品,才是愛情婚姻的品質保障。
一、「愛」不需要理由是自欺欺人
有人說愛不需要理由,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話,這並不符合實際,所有的愛都需要理由。毛澤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人有理性,理性的人有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愛由心生,生出什麼呢?愛就是喜歡,要麼是喜歡顏值,要麼是喜歡才幹,要麼是喜歡人好,要麼是喜歡金錢地位……,人因喜歡異性而產生愛情,只有自己認為喜歡的人才可能產生愛情。
二、人皆愛美,比較產生美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大家都認為美的東西是美的,那麼丑就顯露出來了。老子認為美和丑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標準,是通過比較產生的概念,比較就是一種審美活動。有一個成語叫「東施效顰」,與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
春秋時期,越國有一位美女叫西施,她長得非常漂亮,一舉一動都很美。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犯病時總是用手捂著胸口,緊皺眉頭。她這副病態,也讓大家覺得嫵媚可愛,楚楚動人。鄰村有個丑姑娘叫東施,有一次在路上見西施手捂著胸口,緊皺眉頭,顯得異常美麗。她想如果我也做這個姿勢,肯定就變漂亮了,於是她便模仿西施的病態。人們見了她這種樣子很噁心,都象見了鬼一樣,趕緊把門關上。
有了西施的美,大家就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審美標準,東施的丑就顯露出來了,儘管她模仿西施的動作,人們也認為她是丑的。
孟子說「人皆好色」,色就是容貌,人都是喜歡顏值高的、長得好看的,這是人的天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男女都一樣。
什麼樣的人才算長得好看呢?需要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比較,比較才能產生美。一位女生被選為「班花」,就是在全班範圍內經過比較之後,才形成的一種審美共識。男生喜歡女生漂亮,女生喜歡男生帥氣,這就是性崇拜現象,也就是性愛。
愛的第一因就是性愛,人為什麼會「一見鍾情」?第一次見面憑什麼鍾情,就是憑外在的美感,沒有性愛就沒有戀愛。人都在乎長相,如果長相達不到你的標準,基本上就被一票否決了。
三、人追求的是性愛合一
其實性與愛並不是一回事,凡是動物都有性,人的祖先就是動物。但動物只有性沒有愛,只有人才有愛,人追求的是性愛合一。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性愛分離,「二奶」、「小三」、「出軌」這些名詞的產生,就表明人們越來越重視性而忽視愛。有一位女生談戀愛,她的同學告訴她,那個男生很花心,靠不住的。你猜這位女生怎麼說,能夠跟這樣的帥哥在一起,就是他將來把我甩了也不後悔。這就是那種典型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四、人品為上,德為首選
人的審美需求是多元的,不僅追求美貌,更加追求美德,也就是要人品好。人品是愛情婚姻的品質保障。
孔子的學生子夏說:「賢賢易色」,意思是選擇妻子要看重品質,不要只看重容貌。女生選擇男生同樣看重人品,講究「擇善而從」。
老子說「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天下都知道什麼是善,不善的觀念就產生了。老子認為人沒有絕對的好壞,人品是相對的,也是比較出來的,有比較才有區分。老子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現代人把人品分為上、中、下三等。我們為什麼講焦裕祿是黨的好乾部,就是把焦裕祿的人品同其他幹部比較出來的。
孔子擇婿非常注重人的品行、學問、志向、教養等,而不看重地位和財產。他為女兒選對象,選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公冶長。《論語·公冶長篇》中記載:「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léi)紲(xié)之中,非真罪也,以其子妻子。」孔子說:可以把女兒嫁給公冶長,他雖然進過監獄,但那不是他的罪行,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了公冶長。
公冶長,姓公冶,字子長,齊國人。他有個特殊的本領,就是懂得鳥語,可以從鳥的叫聲中解讀出其中的意思。公冶長家中貧困,吃飯都成問題,有一天鳥飛來告訴他,南山有個虎馱羊,爾食肉,我食腸,當急取之勿徨。公冶長就去取回了羊,把羊肉吃了。丟了羊的主人找上門來,發現了羊角,認定是公冶長偷了他的羊,把他告到了衙門。公冶長有口說不清,就被關進了牢房。孔子了解他的為人,出面為他辯護,但是沒有用。後來那隻鳥又飛到牢房上鳴叫:公冶長,齊國出師侵略我邊疆,沂水之上繹山旁,趕快防禦不要彷徨。公冶長通過獄吏轉告魯國國君,魯君不信,派人去偵察,果然發現齊國的軍隊快要到邊境了,立即發兵應敵,終獲大勝。為此,國君釋放了公冶長,並且要給他厚重的封賞。然而公冶長拒絕了,儘管他家裡很窮,但他認為因懂得鳥語而獲得豐厚的封賞是一種恥辱,公冶長確實是一位人品高尚的人,這說明孔子看人很准。
然而孔子很遺憾,他在《論語》中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我沒有看到人們像好色那樣好德,這也許就是人性的弱點。
無論是老子或孔子,都沒有把顏值與人品對立起來,因為外在的顏值與人品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認為在擇偶這件事情上,選擇人品比選擇顏值更重要,如果人品不好,愛情婚姻就不能天長地久。
你究竟是更在乎顏值?還是更在乎人品及其他條件?
推薦閱讀:
※"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無為而治
※國學經典100條
※讀《老子》3
※破窯賦
※當今中國社會,國學的核心是什麼?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