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2)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

複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

上面講完了種姓,下面講講菩薩應該怎麼發心。欲證無上菩提,必須發心。只有發心,才能把菩薩種姓這個潛在的能力發揮出來。故大乘修行,以發心為基礎。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菩薩如果要發心,證得無上菩提。他應該這麼說: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1、能作一切有利於有情的行

2、希望能夠把一切有情安處於究竟涅槃

3、安住於如來無上智慧之中。

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發心,必須包含,自己求無上菩提,和利益一切眾生。

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菩薩的意願,

1、發願自己成就無上菩提

2、利益一切有情

3、長時間緣念眾生的苦

4、緣念佛的無上菩提

這就是菩薩的所緣境。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

菩薩在最初發心之時,就能修行三十七菩提道,六度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殊勝,聚集勤、念、定、慧。這是善、極善、賢、極賢、妙、極秒。能夠使得自己斷除惡,修行善,能夠幫助有情去除惡,修行善。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緣,四者、功德,五者、最勝。

發無上菩提的菩薩,可以知道,他們超出聲聞、獨覺,最為殊勝,最為無上。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能夠斷除所知障,而聲聞,獨覺不能。

發心有五種樣子,

1、自性

2、行相

3、所緣

4、功德

5、最勝

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

菩薩發心以後,就開始修行了,他就算是菩薩的預備軍,因為他還不能斷除二障。

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

發心是證得無上菩提的根本。

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

菩薩是悲愍一切有苦眾生,希望解脫他們,才發無上菩提心,這是大悲心的體現。

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學,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

菩薩發完菩提心以後,才能去修學一切菩薩分法,才能去利益眾生。所以菩提心是菩薩的根本,是一切所學的所依,是大悲心的體現,是一切功德的基礎。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

菩薩發心有兩種

1、永出

2、不永出

言永出者,謂發心已畢竟隨轉,無復退還。不永出者,謂發心已不極隨轉,而復退還。

啥叫永出呢?就是發無上菩提,就不會退去菩提心。而不永出,就是他雖然發了菩提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就退卻了,不信大乘了。

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複發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謂退已後,數數更發求菩提心。

退卻也有兩種,

1、究竟

2、不究竟

究竟,就是退卻以後,再也不學大乘了,再也不發菩提心了。

而不究竟,就是他退了以後,又能一次又一次發起菩提心。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菩提心,也不是想發就發,而是因緣聚合的。有四緣、四因、四力才能發起無上菩提心。

1、四緣

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啥叫四緣呢?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看見佛菩薩了以後,看到了他們不可思議的神變威力。或者,聽聞了這件事情。於是他心中有深深的皈依感,他就想啊:如果我也能這麼修行,我也一定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於是對無上菩提非常相信,於是發起無上菩提。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還有一種人,雖然他沒有親眼所見,也沒有聽說佛菩薩的故事。但是聽到大乘教法,心生歡喜,相信大乘佛法,於是對於成就無上菩提有強烈的信心,於是他也想獲得如來的無上智慧,所以發起無上菩提。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還有一類,他沒有聽聞大乘佛法,不過呢。他看到世間有人宣說假佛法,相似佛法。他害怕佛法因此就消亡了,他就痛心疾首,於是他說:如果我能使得大乘佛法長久留於世間,滅除無量眾生的痛苦,故而發起菩提心。所以他為了護持大乘佛法,產生很大的力量,對於如來的智慧有信心,為了求得如來智慧,故發起菩薩心。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痴、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還有一類,他們看到世間由於沒有人相信佛法,導致眾生痛苦不堪,愚痴顛倒,各種麻煩。

於是他發起說:在這五濁惡世,學習聲聞教法尚且難啊,如果能夠發起無上菩提心,更是難中之難,故而我願發起無上菩提,救助無量有情,讓他們也和我一樣發起無上菩提心,所以他看到五濁惡世的眾生不信,自己對如來教法很相信,故而發起菩提心。

2、四因

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上面講了四緣,下面講四因。

上面是四因呢?有四個原因

1、眾生必須有菩提種姓

2、菩薩能夠有佛菩薩、善知識的教導

3、看到眾生受苦,發起大悲心

4、不畏懼長時間修行的困難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菩薩六處殊勝,是無始以來本有的菩薩種姓,叫種姓具足。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舍大乘,勸修二乘;勸舍修慧,勸修思慧;勸舍思慧,勸修聞慧;勸舍聞慧,勸修福業;勸舍屍羅,勸修惠施。終不勸舍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怎麼知道這個菩薩善知識具足呢?

1、菩薩遇到的善知識,他內心不愚痴,不會有惡見

2、不會叫人干放逸之事,不幹惡行,不會教唆你幹什麼壞事,不會給你具足幹壞事的因緣

3、不會叫你干非法、不道德的事情

4、不會叫你不學大乘,不會教你一些相似的修行方法,比如把聞思修割裂(只修一門即可),或者只是教你貪圖福德,教你只要布施即可(把六度割裂),不會教你修行一些劣等的功德。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

這四種因緣,可以知道菩薩看見眾生能發起大悲心。

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

菩薩雖然能夠投生無苦的世界,但是他非要投生於痛苦的世間中。

於中恆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

在這個世間中,眾生有很多苦難。比如八苦。

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

他看到自己和別人都受到無邊無量,無始以來的苦難,而且是極其慘烈的苦難。

然此菩薩依自種性,性自仁賢。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這個菩薩因為有菩薩種姓,所以性情極為慈悲,仁賢。看見苦難的世界,非常痛苦,於是雖然沒有人教導,能夠發起上中下的慈悲心,沒有斷絕的。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

由四種因緣,當知菩薩能夠先於其他眾生髮起悲心,對於猛烈的苦難尚且不會害怕,何況小苦呢?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

那麼哪四種因緣呢?

1、心性勇健,堪忍有力(有忍耐力,勇猛剛健)

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2、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理性抉擇,心性智慧)

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凈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3、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凈信解(相信無上菩提)

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4、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大悲心)

3、四力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四力是啥呢?

1、自力

2、他力

3、因力

4、加行力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

菩薩對於無上菩提,能夠有充分自信心,能夠生起愛樂,這是自力

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

有佛菩薩的幫忙(包括佛法流傳,遇到善知識),生起了無上菩提心,這是他力。

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

因為無始以來,以前就曾經聽聞佛法,修行大乘佛法,聽聞佛菩薩讚揚佛法,於是今生就能很快發起菩提心。何況親眼看見,親耳聽見,佛菩薩的神通,聽聞佛菩薩的講法。這是因力。

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菩薩親近善知識,能夠聽聞正法,如理思維,長時間修行種種善法,發起菩提心。這是加行力。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

菩薩因為四緣、四因,自力、因力,或者兩者綜合,能夠發起菩提心,那麼他的菩提心是很堅固的,不會動不動就放棄的。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

但是如果他只是憑藉他力,加行力,或者兩者綜合,而發起菩提心,就不那麼堅固了,有可能就放棄了。

所以四力的重要性是

1、自力

2、因力

3、他力

4、加行力

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辯其相,如前應知。

但是也有四種因緣,可能就導致菩薩的無上菩提心,就退卻了。

1、種姓不具

2、惡友所攝

3、對於眾生的大悲心退卻

4、受到苦難,害怕了。

上面講的四緣、四因、四力,他的反面,就是菩薩退卻菩提心的原因了。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

如果菩薩發起菩提心,不退卻,是有兩種很其他眾生不一樣的原因

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

哪兩種呢?

1、看待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

2、和親友交往時期的過錯不存在。

什麼過錯呢?

1、利益糾紛,損害別人的利益

2、有分別的感情。對於順從自己的人,我就喜歡他。違背我的人,我就討厭他。

這兩種過錯,菩薩是不會有的。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髮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

他對於眾生能夠發起兩個意樂

1、利益意樂

2、安樂意樂

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什麼是利益意樂?就是菩薩希望救助眾生,利益眾生,讓他們從十惡業里脫離出來,能夠讓他們行十善處。

什麼是安樂意樂?能夠對於貧困,無依無靠的眾生,能夠救助他們,利益他們,而沒有染污心。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加行。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

對於發心很堅固的菩薩,有兩件事情要干

1、意樂加行

2、正行加行

意樂加行者,謂即利益安樂意樂日夜增長。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

意樂加行,能夠利益眾生的心,能夠不斷增長

正行加行,對於佛法的修行有進步,斷離二障,也能配合利益眾生,能夠盡自己所能利益眾生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增長大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脫一切有情眾苦。如二增長大善法門,如是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亦爾。

最初發心很堅固的菩薩,有兩個增長大善法門

1、自利加行,能夠證得無上菩提

2、利他加行,能夠解脫一切眾生

兩種法門配合,使得增長無量的善法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

發心很堅固的菩薩,他的心愿,就是求得無上菩提。因為這樣,導致他的功德極為殊勝,有兩種很殊勝的表現

1、因勝

2、果勝

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

菩薩所修行的功德,不是為了什麼福報。而是為了求得無上菩提,所以他能獲得無上菩提的果,可知極為殊勝。這個果,比起聲聞、獨覺都殊勝,何況其他眾生呢?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

發心堅固的菩薩,只要一發心,就是眾生的福田,能夠做一切眾生的父母。

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悶等,一切魍魎、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

發心堅固的菩薩,他對於一切眾生能夠發起大悲心,於是他就成就無量的福德。使得無論幹什麼事情,都不會被人、被鬼神所侵害。

又此菩薩轉受餘生,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

因為福德大,所以很少生病。

於諸眾生所作義利,能以身語勇猛而作。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利益眾生,他的心和行動都是很勇猛。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沒有疲倦,記憶力也很好,心力不會疲敝。

菩薩本性住種性時,一切粗重性自微薄;既發心已,所有粗重轉復輕微。謂身粗重及心粗重。

因為有菩薩種姓,並且他發起了無上菩提心,所以很少有煩惱,煩惱很輕微。

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為了眾生,消除瘟疫、災禍,對於不管用的咒語,他一念就能有作用,何況有作用的咒語呢?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愍。

成就了殊勝的柔和和忍辱,他能夠忍辱,不會怨恨別人。看見別人怨恨,深深感到悲愍。

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或暫現行,速能除遣。

對於憤怒,嫉妒,諂曲等隨煩惱,他都能消除,讓他的力量變輕。即使煩惱出現了,他也能很快消除他。

隨所居止國土城邑,於中所有恐怖、斗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未起不起,設起尋滅。

他所住的地方,所有的天災人禍都不會生起,或者生起了就很快滅了。

又此最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於彼受苦諸眾生等,起大悲心。

發心的菩薩,一時墮入地獄,很快就有出離厭棄心。對於受苦的眾生,生起大悲心。

如是一切皆因攝受無惱害福。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得領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

最初發心堅固的菩薩,能夠有很殊勝的福德。


推薦閱讀:

攝大乘論總摽綱要分第一
何為功德?為何要修功德?
如何消除恐怖?
單純因為怕死而迷信阿彌陀佛,念佛有效嗎?

TAG:佛法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