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維和語言的關係

「房子」可以說是一個概念,也可以說是一個語詞。那麼思維和語言是什麼關係呢?

思維和語言密不可分。思維是大腦中的活動,它要得以進行,不但要藉助概念、判斷、推理這樣的思維形態,而且還不能離開與這些思維形態相對應的語言形式。語言是思維的物質載體。比如說,概念的表現形式相當於語言中的語詞或者片語。我們要反映「老虎」這個對象,大腦中形成了關於老虎的概念,就得用「老虎」這樣得語詞來表達。

不藉助語言這樣的手段,思維就無法操作、無法運轉;不藉助語言這樣的物質中介,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就更不可能進行。而語言也只有表達了特定的含義,否則只能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一組聲音或者筆畫。因為思維同語言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所以正確思維同恰當使用語言密切相關。

1、使用語言常見的問題

第一,辭彙量匱乏。一般人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一個人的辭彙量極度匱乏,他很難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問題,特別是缺乏關於情緒、感受方面的辭彙,有可能會把自己給憋壞了——明明覺得那裡不對勁,但是就是沒辦法用語言描述出來。

第二,對語詞的概念理解不正確。有可能是一詞多義;有可能是張冠李戴,把語詞的意思搞錯了;還有可能是理解得有偏差。

第三,用的詞表達的意思不夠精確。人們對同一個語詞的理解可能會有差異。比如說,「馬上」、「儘快」等詞語,它們的確切含義是什麼?具體到哪一天,哪一小時?在不同的觀念中同一個辭彙代表的緊迫程度可能不同。

第四,過於抽象、空泛。在商業計劃書上經常見到顛覆式創新、歷史機遇、爆髮式增長這樣的語詞,幹了件什麼事情才可以配得上「顛覆式創新」這個大詞?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供的是論據,而不是論點,如果論據有足夠的說服力,那麼對方心中自然就能得出結論。

第五,過於具體。有時候太空泛不行,太具體也不行。需圍繞中心要講重點,運用綜述,講太多細枝末節會把對方弄糊塗。

2、通過語言洞悉背後的思維模式

1)衝擊和吸引

如果有機會去參加一些城市的招商會,就有很大的感觸。一般過來招商的人會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大家到他們那邊去。而本地的當局者會認為對方是競爭對手——把企業挖走當然會對自己的城市發展造成影響,所以會用「衝擊」這個詞,思考怎麼做防守。

咋一看沒什麼問題,但是有時候它會以內在的競爭性扭曲當局者的自我認知,甚至有些人會採用極端的措施,用一些小手段阻止企業搬走。那樣只會讓情況更糟糕,這不是逼著別人走嗎?如果能轉換下思考,站在招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採取吸引的手法,那麼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2)守財奴和審慎型投資者

前者明顯帶有道德批評的色彩,責備這個人吝嗇,太在意自己的錢財;但是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審慎只是一種策略,沒有好壞之分。在投資人看來道德不是排在第一位的。道德是有立場的——它往往代表制定者和維護者的利益,強迫個體遵守。所以有時面對一些有爭議的項目,投資人必須把道德放在一邊,去看清楚這個項目是做什麼的,有什麼投資價值,再評價其他方面的風險。

3)我認為、我覺得、我相信、我希望

「我認為」、「我覺得」是從自己出發,而不是基於客觀事實,所以很容易出現想當然的情況,程度再嚴重一些就是幻想。

「你還相信愛情么」,說「相信」就是真的嗎?「相信」一個詞講的不是種事實,而是一種「情緒理由」。如果是事實就會說「知道」。沒辦法證明這個命題,答案在說話的人本身內心是怎麼想的,只能通過他的表現從側面來猜測。

「我希望」通常帶有隱蔽性,就是有時候自己也很難意識到自己有這方面的期待,導致自己選擇性地接受信息,只看到那些自己期待看到的東西,更不要說去挖掘事情背後的真相。


推薦閱讀:

《理想化的發音人和聽音人》
語言的抽象階梯-《語言學的邀請》筆記一
武漢大學2019年文學院文學類 語言學類 漢碩類參考書推薦

TAG: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