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落地後,如何快速的找到組織?
今天咱們講一下出發去英國求學前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以及落地英國的時候到底要怎樣順利找到組織。——UCL老司機 Alice
出發前
一通訊事宜
為了保證咱們剛到英國的時候能與外界保持聯繫,通訊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機場都有免費WIFI,但是並不能保證所有人都能連上,所以建議大家在國內就買好一張英國的電話卡,並在出發前激活,那麼一落地插卡即用。
或者咱們國內三大運營商會針對留學生推出一些套餐,大家可以去諮詢一下,到了英國還能繼續用國內電話卡也不錯。具體選擇什麼形式大家就因人而異啦。
二接機事宜
然後是到了英國找人接機的事情。這也是可以在國內預定的,我用過去哪兒,是一個阿三來接,在國內的時候就把錢都支付了並和去哪兒客服說好這個費用能Cover掉所有費用,小費都不用給。
但是後來去了英國被那個阿三強行收了5鎊小費,這讓人很氣不過,不過服務還是可以的,門對門送到。
這兒推薦大家在各大群找到同路人,一起拼車比較划算以及安全。
所謂同路人,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大家到達英國時間相差不大,半個到一個小時左右;
2、即將要去同一個地方,所以最好是同宿舍的一塊兒拼車。
降落前
一注意事項
接著就能上飛機啦。在飛機降落之前,咱們就得開始準備入境所需的手續了。
在飛往英國的航班上,乘務員都會在落地之前發放一張藍色卡片,上面寫著UK Border Agency Landing Card,這張卡就是英國的入境卡,凡是非歐洲經濟區(EEA)的公民進入英國都是需要填寫這張卡的,過海關時需要將這張卡和其他材料一起交給海關工作人員。
英語較弱的同學也不用焦急,首先這張卡填錯了的話,在下飛機後前往海關的通道上還有專門填卡的地方,是有機會重新填寫的。
其次,從國內飛來的航班一般都有中文乘務員,必要的時候可以向他們求助。
這張卡長這樣。
二填寫事宜
首先大家注意,填寫的所有信息都要是英文大寫的哦!
第一行:姓氏。姓氏的漢語拼音,以「張三」為例,此行應該填寫ZHANG。(與護照完全一致)
第二行:名字。名字的漢語拼音,以「張三」為例,此行應該填寫SAN。(要與護照完全一致)
第三行:性別。在相應的方格里打鉤就行。
出生日期。按照日期、月份、年份的順序填寫數字,例如你是1996年9月1日出生的,那就填01/09/1996。
第四行:出生城鎮和國家。寫漢語拼音或者相應英文名稱,比如BEIJING、HONGKONG,國家填寫CHINA。
第五行:國籍。填寫CHINA。
職業。例如:學生STUDENT、自營SELF-EMPLOYED、教師TEACHER、經理MANAGER等。
第六行:在英國的聯繫地址。這個可以填寫你的宿舍、酒店或者親屬的完整詳細地址。一般按照房間號、酒店住址名稱、街道名稱、城市或者小鎮名字、郵編的順序填寫。
例如:ROOM 201, LONDON HOTEL, 22 OLD QUEEN STREET, LONDON, SW1H 9HP。地址建議大家上飛機前準備好,學校的offer上,酒店預訂單上,商務出差的邀請函上都能找到地址,存在手機里或者按照上面的格式記在本子上。
第七行:護照號和護照簽發地。護照號碼在護照第一頁的右上角紅色的號碼,這兩項需要與護照上完全一致,照著寫就行了。
第八行:在英國停留時間。你可以寫計劃在英國待的時間,比如一個月ONE MONTH,一年ONE YEAR;或者這裡可以直接寫上你簽證到期的日期,例如你的簽證時2017年9月1日到期,可以寫成01/09/2017,簽證上面就有這個日期。
第九行:最後出發地點。可以寫你出發的機場,比如BEIJING AIRPORT;如果是轉機的那就寫上轉機機場,比如DUBAI AIRPORT。
第十行:到達英國的航班/火車/船號碼。如果是坐飛機入境,寫上你乘坐飛機的航班號就行,機票上就能找到。同樣坐火車或者船入境的話,在車票船票上都能找到號碼。
第十一行:簽名。要與護照上簽名頁的簽名保持一致
降落後
飛機落地之後,跟隨著機場的入港標誌(Arrivals)一路來到入境檢查處(Immigration Control)。
希思羅機場的入境檢查處有兩條通道,一條是歐盟(EU)、歐洲經濟區(EEA)、英國和瑞士公民專用的通道,另一條是除上述人員之外其他所有人的通道。咱們肯定是從非歐盟(Non-EU)這條通道走啦。
希思羅機場的旅客較多,高峰期的隊伍往往排得非常之長,委員有一次就在這裡排了足足一個小時的隊才得以通過。
所以大家最好一下飛機就儘快往這裡走,路上別耽擱,有的小夥伴剛到英國非常興奮,東走走西看看,到了邊檢已經排在了隊伍的尾巴上,真是欲哭無淚呢。
沒排到的時候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文件,到時候直接交給工作人員,可以更迅速地通過海關。按照旅客類型的不同,入境時需要提交的材料也不同。
這些材料需要大家在登機之前就準備好,且隨身攜帶(劃重點),千萬別把它給託運了哦!
留學生需要以下這些資料:
有效護照以及簽證;
入境卡;
學校錄取通知書(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即CAS)或在讀證明;
資金證明(比如匯票);
健康證明:《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小紅本)、《國際預防接種證書》(小黃本)和肺結核證明;
住宿證明(英國的租房合同等能證明有住處的文件);
國內的畢業證書、成績單等。
一般說來,工作人員會問一些關於你基本情況的問題,比如你的生日,在哪裡學習或者工作,是什麼專業,準備在英國待多久等等。
大家也不要緊張,這不是考雅思口語,放輕鬆正常答就好。遇到工作人員心情好還會和你開開玩笑呢!
通過入境檢查之後就該取行李啦。和其他機場一樣,希思羅機場的行李提取處會有電子顯示屏,上面標明這個傳送帶上的是哪個航班的行李,大家仔細將自己機票上的航班號與顯示屏上的航班號進行核對,確認這是自己需要提取行李的傳送帶然後等待行李即可。
如果行李特別多的話,在傳送帶附近就有很多的手推車(Trolley)可以免費使用。
隨後海關就是咱們入境英國的最後一關啦。希思羅機場的海關申報處有紅、綠、藍三條通道:
藍色通道:從歐盟境內前來英國,且沒有物品需要申報;
綠色通道:從歐盟境外前來英國,但沒有物品需要申報;
紅色通道:有物品需要申報。
有很多人在走到海關這裡時都會懷著僥倖心理,以為帶著違禁物品走綠色通道就能矇混過關。其實英國海關還是查得很嚴格的,綠色通道不代表不查,而是抽查。
一旦被查到,後果很嚴重,東西被沒收也就算了,還會面臨罰款甚至被拒絕入境。
許多咱們在國內常見的物品都是不可以帶過來的,比如什麼香腸臘肉周黑鴨,都是咱們中國人最經常在海關被查出來的違禁品。
其實有些東西在英國都是能買到的,我還是建議大家,沒有特殊需求就不要冒這個險了。
另外,英國海關對入境能攜帶的現金數額也是有規定的,一般說來,從歐盟以外的國家入境英國,不能攜帶超過或等同於1萬歐元的貨幣(約等於9100英鎊),這裡所說的貨幣包括現金(紙幣/硬幣)、銀行匯票和任何形式的支票。
很多爸爸媽媽心疼孩子獨自遠行,都會給孩子帶上很多錢,如果超出這個金額的話,就需要向海關申報。
機場交通
最後,希思羅機場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很多種交通方式可以供大家選擇。
1、地鐵: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可直達倫敦市中心,耗時大約1小時。
2、Heathrow Express:乘坐希思羅快線是到達倫敦市中心最快的方式了,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到達倫敦Paddington車站。從希思羅機場的2、3、5號航站樓出發,每隔15分鐘一班。4號航站樓的旅客可以免費轉車前往2、3號航站樓搭乘。
3、Heathrow Connect:Heathrow Connect的運營線路和Heathrow Express是一樣的,但是它半個小時才發一班,而且中間會經停一些站點,所以從機場到Paddington耗時會更長一些,約半個小時。當然,相較之下Heathrow Connect的票價也要便宜不少,坐到各經停站的票價不同。
4、機場大巴:希思羅機場是有大巴(Coach)通往倫敦市中心的,由National Express公司和其他公司比如Megabus等,要乘坐的小夥伴可以在網上購票或者前往Heathrow Central Bus Station現場購票。2、3號航站樓可以購票後直接在Central Bus Station乘車,5號航站樓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在航站樓內的ticket office購票後在航站樓外乘車,而4號航站樓的同學們就需要再多搭乘一次免費擺渡車前往其他幾個航站樓乘車了哦。
5、巴士:在Heathrow Central Bus Station還可以乘坐巴士前往倫敦市中心,比如N9線路就可以直達Knightsbridge、Charing Cross等地方,價格也非常划算,但是需要大家有一張可以直接刷的卡比如Oyster Card或者Contactless Payment Card,因為公交司機是不賣票的,也不能投幣。
6、計程車:荷包充裕又追求舒適方便的小夥伴們可以選擇計程車服務,在每個航站樓外都能看見倫敦標誌性的黑色計程車,計程車內部寬敞舒適,司機蜀黍也很專業。想省一些錢錢的同學們也可以選擇用Uber,價格上會比計程車優惠一些。
雖然希斯羅機場有這麼多的交通方式,但是對於第一次去到英國並且個人行李很多的同學來說,我還是建議大家選擇直達的交通方式,換乘什麼的還是比較麻煩的,經常上上下下很不方便。
關於落地後尋找組織的流程就是這些啦,如果寶寶還有其他疑問需要解答,可以在我們的留言區提出反饋。
如果寶寶希望了解更多關於UCL的信息,
可以加入我們UCL大學交流群,
老司機在線解答各種疑問
推薦閱讀:
※去日本讀研申請條件及留學途徑介紹
※3個月8份Offer的黑馬選手,教你輕鬆get三個作品集的秘訣!
※英國教育體系介紹
※波蘭留學DIY流程
※原來這才是加拿大留學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