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體育賽事舉辦不應該被「妖魔化」

禹唐體育註:從巴黎和洛杉磯這兩屆夏季奧運會的申辦情況來看,世界性體育大賽對一個國家或者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對於很多申辦城市來說,政府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正在變得複雜,包括經濟效益、政治影響、社會支持、公民參與等多方面都要達到足夠成熟的條件,稍有瑕疵,可能就會對賽事的終極評定造成減分。

剛剛結束的平昌冬奧會從成果上看就難說是一屆成功的盛會,拋開賽場上的各種爭議,「經濟賬」以及國際社會滿意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標準。早在2011年,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曾經發表過一份報告——《平昌冬奧會創造的經濟效益》,報告指出,本屆冬奧會將創造經濟效益約65萬億韓元(約600億美元),江原道也會藉助這次盛會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

不過從現在來看,韓國政府還是對平昌冬奧會的創收能力有些過於樂觀了。據韓國青瓦台透露,平昌冬奧會帶動消費支出增長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2億元),預計將促進韓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加0.2個百分點。這樣的數字真的難言驚艷。

賽場內外的很多直觀表象其實更能說明問題。從平昌奧組委一月中旬公布的數據來看,江原道地區的酒店客房預定量還不到25%。另外,平昌冬奧會的門票銷售情況也一直是處於風口浪尖的話題。按照組委會的說法,平昌冬奧會的門票銷售比率達到了94%,但是現場展示出來的實際情況與這種說法並不相符,就連短道速滑以及花樣滑冰這樣的大熱項目,現場都很難達到爆滿的狀態。至於很多雪上項目或者相對冷門的比賽,現場出現大量空座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透露,組委會甚至要求志願者去填補座位。對此,組委會的解釋卻是這樣有助於增強賽場氣氛。日本雅虎新聞觀察到,在比賽臨近的兩三個月,冬奧會的門票銷售量激增,事實上卻是,很多韓國企業或者機構把門票買走了,顯然,這是不會貢獻多少現場觀眾的。

另據了解,組委會對於遊客服務並沒有做到盡善盡美,有些賽場距離城區實在太過偏遠,再加上時而擁堵的交通,讓很多已經購票的觀眾叫苦不迭。還有很多酒店或者餐館借勢冬奧會大幅提價,就連很多韓國本土民眾都心生忌憚,更不必說那些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了。

本屆冬奧會的高山滑雪項目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由於持續大雪天氣,賽程被一拖再拖,這打亂了很多觀眾的行程,很多人不得不錯過了一些比賽。雖然極端天氣屬於客觀因素,但是組委會的危機預案也難言到位。

這裡並不是平昌冬奧會的批判大會,之前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世界性體育賽事的確蘊藏著巨大商機,但也絕非是唾手可得。不要說奧運會、世界盃這個級別的賽事,即便是中小型賽事,對於主辦城市、組委會的考驗也是相同的。當然,成功的經驗總是佔大多數的。

去年,倫敦舉辦的世界田徑錦標賽就為英國帶來了1.07億英鎊的直接經濟影響,而歐洲職業俱樂部橄欖球冠軍杯決賽則為愛丁堡注入了2950萬英鎊的收入。另外,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更是在全球積累了多達17億的電視觀眾。這些數字才讓我們看到一項成功賽事存在的意義,以及它對於城市甚至社會的貢獻。

從另一個角度,顯著的投資回報率才是賽事主辦城市追求的根本,這主要體現在直接經濟利益以及媒體影響力上,這是衡量投資回報率的基礎指標。民眾對於體育大賽的期許已經遠不止觀賞需求了,他們總是希望主辦方能做得更多,當然額外的附加影響則越少越好。

即便如此,獲得好的民眾反饋也是不容易的,因為經濟收益或者媒體影響力這些數字對於他們而言是抽象的概念,他們通常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來感知影響。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政府往往需要更多的基層稅收來扶持體育大賽的舉辦。

作為一項城市公共展示活動,歐洲仍然有很多大城市對體育賽事念念不忘,或許它們無力承擔夏季奧運會,但是那些短期賽事仍然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從流程上看,難度大大增加了。主辦城市和IP版權所有者要對各方面產出擁有全局把控,只有把握住更多細節,它們才有信心進行賽事交付。現在普遍有這樣一種觀念,體育賽事是一個中心平台,以之為出發點要儘可能多的釋放射線,其實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實現運轉。

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主辦城市就會讓思維逃出賽事這個小圈子,而是以此為基準線創造更大範圍的戰略成果,比如新的就業機會、新技術的推廣、公共設施以及衛生條件的改善、慈善事業的發展、社會凝聚力的提升、新貿易和外交關係的建立、新投資機會等等方面。這些成果往往不能用具體數字來衡量,很多甚至不能產生直接效益,但是民眾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些內容所帶來的改變,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這不是賽事主辦者一方的責任,IP版權所有者也要認識到自己責任的提升。他們需要主動制定策略,目標就是為東道主帶來收益最大化,並且逐步激烈經驗,提高效率。這其實是不容易的,需要IP版權所有者儘可能開發新的思維模式,為城市創造更多體育或者文化之外的價值。一個最基本的參考線就是要超越經濟價值以及媒體影響力,並以此去衡量結果。當然,特色和口碑也是重要的加分項。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體育諮詢公司都在從事各類體育賽事舉辦方面的研究,他們都想達到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效果。國際奧委會等體育組織會對此感到欣喜,畢竟誰也不想看到沒有城市願意主辦奧運會的情景出現,那就真是國際體育事業的悲哀了。只要賽前能夠建立準確的評估模型,對各種投資回報能做出明確闡述,相信沒有誰會對體育說不。

聲明:配圖除署名外均來自網路

禹唐體育原創文章未經同意不得轉載,轉載/合作請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號:yutangxzs

-------------------------------

禹唐體育每日準時奉送體育方面的新鮮資訊、數據發布、產業趨勢、專題解讀、案例分享。平心靜氣的深入洞察,只為你提供最具價值的體育營銷解讀。

歡迎關注我們的網站ytsports.cn和微信公眾號yutangtiyu,每天給你好看!


推薦閱讀:

全國28個省份,哪些省份地級市數量偏多,哪些省份數量偏少?
中國有沒有兩個城市讀起來差不多的?
為什麼曾經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現在和廈門在城市建設和知名度上有這麼大差距?
好上路 ? 這城市車水馬龍(上)
如何評價上饒這個城市?

TAG:體育賽事 | 城市 | 體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