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當然是生意,可還需要那麼多的SUV新車嗎?
在過去的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表現低迷,如若沒有SUV市場持續兩位數的增長支撐,乘用車市場或就將陷入業內不願看到的下滑局面。也因此,各車企對SUV市場格外看重;據筆者近期對相關車企的了解,其幾乎不約而同地給出了2018年SUV市場銷量仍將會增長的判斷。
從經營角度看,市場有增長就有生意可做,所以我們在日前一些車企公布的2018年新車計劃中,就看到了不少SUV新車計劃。比如,此前一向未布局SUV市場的一汽-大眾,將在年內推出SUV;上汽斯柯達繼柯迪亞克後,在2018年將推出柯珞克、Model Q,後續還有柯迪亞克插電混動版;一汽豐田推出奕澤IZOA;至於憑SUV起家的一些中國品牌,對SUV市場的投入則更加不遺餘力……,有數據統計顯示,在2018年推出的新車中,SUV新車的數量佔比將為70%左右。
在消費者對SUV車型相對有熱情的當前市場,車企以滿足需求為導向自然是對的。但影響市場未來走向的,顯然不止有需求這一個因素,比如還有政策、環境、技術等。考慮到新車大多有3-4年的研發周期,這些大量湧現的SUV新車能否適應未來的要求,比如會否給車企應對雙積分政策帶來更多壓力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既要「掙快錢」,也要「一直掙錢」,車企需要轎車+SUV的均衡產品布局。
近兩年暴漲的SUV市場催生、養活了不少車企,但凡有SUV新車上市就暢銷的案例不鮮見,可謂「掙快錢」。但且不說2018年及以後的SUV市場可能會如同現在的轎車市場一樣進入調整期,車企難以再「掙快錢」,單2018年4月1日起將施行的雙積分政策就會給過分注重SUV市場的車企帶來挑戰。
為什麼這麼講?新能源車本來是車企可以用來解決雙積分政策難題的「速效葯」,但一來大多數車企的新能源車尚未形成規模量,二來也尚不具備開發高性能新能源車的體系能力。所以,在跟隨政策開始重視新能源車的同時,車企或也不應放鬆對傳統燃油車的產品線調整,以儘可能降低燃油排放。
應該來講,SUV車型較好的功能性、較高的視野、相對威武的造型體態是其能得到消費者青睞的原因;不過,從人性需求角度考慮,車業雜談更傾向於認為是後兩個因素起大作用。與優勢並存的,當然有缺點,因造型體態原因,SUV車型的風阻普遍較高,普遍在0.34-0.39,比如大家熟知的途觀為0.37、哈弗H6為0.39、CR-V為0.395。相比之下,轎車除了有較好的操控和舒適性外,更容易做出低風阻設計,目前的新車一般都在0.3以下,優秀者可低至0.22(新寶馬5系、賓士CLA)。不僅如此,從審美的角度看,轎車也更容易做出更加協調的造型設計。
有研究表明,當一輛車以80km/h行進時,有60%的耗油是用來克服風阻的;風阻下降10%,則油耗可節省約7%左右。所以,單從降低燃油排放的角度,同等條件下,提高轎車銷量比例勢必有利於車企降低排放,是應對雙積分政策直接且高效的辦法。另外,截止到2017年,轎車市場的容量也高於SUV市場,車企理應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事實上,即使是前面提到的一汽-大眾、一汽豐田,轎車業務也是其2018年的主營業務。此外,諸如睿騁CC、名爵ZS、榮威i6、帝豪GL、傳祺GA4的上市,也一定程度表明有中國品牌車企仍在堅持轎車+SUV的均衡產品布局。因此,車業雜談認為,車企在「掙SUV的快錢」時,也應考慮如何能「一直掙錢」,這對於興起於SUV潮的車企而言尤應注意。
應對雙積分政策,SUV車型更應該被開發新能源車。
如前所述,礙於造型設計導致的高風阻係數,同等條件下,SUV車型的燃油排放生來就較轎車高一些,也即是SUV車型理應有更多降低燃油排放的訴求。因此,SUV車型更應該被開發新能源車,也更利於車企降低整體燃油排放量;比亞迪就是個正面的例子。
不僅如此,由於當前消費者對SUV車型的偏愛,同平台下開發的SUV車型售價普遍高於轎車。這意味著,消費者對SUV車型的價格似乎更寬容,而車企則有更大的成本空間搭載性能更好的新能源動力系統。
當然,既然各大車企的2018年新車計劃已然公布,那應是經過深思熟慮;考慮產供銷一體的準備周期,相信也斷然不會臨時更改。可眼瞅著一款車型上市後大多能有2-4年甚至更長的產品生命周期,而伴隨著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實施期到來,這些更耗油的SUV新車型屆時將多麼讓相關車企頭疼呢!
推薦閱讀:
※開車遇見這幾種情況,如何避險?
※和繽智、XR-V比 把LED大燈做成全系標配的互聯網SUV 究竟好在哪?
※猩式車評:2016款 賓利 慕尚 SPEED
※高爾夫與GTI,差的不只三個字!
※SUV和轎車是如何劃分三六九等的?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