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質疑:3種思維方式助你超越90%的人

新年啦,春天呀是個很容易想入非非,蠢蠢欲動的季節。2017剛「喪」完,2018就該「盪」了吧,這可不資本大佬們又開始造新風口了,大V們安利新紅利了,什麼「撒幣」答題啦,什麼區塊鏈啦,害得我們摩拳擦掌,就要提刀上場了,但這麼激昂澎湃會不會被割韭菜呢?

必競PG One玩「夜宿門」事件從嘻哈Top1交椅一夜間就徹底「涼涼」;共享經注,無人貨架們剛成為資本狂歡的風口,還沒狂熱半年就「倒閉」洗牌了,寒冬來得也太快。

在這1年等於1個世紀的時代,追風少年裡有人一飛衝天,更多人卻轉瞬即逝,頻繁上演著這種「快生快死」式的風口和熱潮。

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00後們都來刺激我們,智商都不夠用了,如何治癒這種「想法太多,思路太少」式狂熱,多用本質思維啟發壓壓驚,不管在創業,市場營銷,或個人成長里,理智的狂熱,避免剛入場就掉陰溝!

一. 逆向思維:先不敗而後求勝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商場上卻是:「失敗的企業都是相似的,而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成功」,其實創業,個體成功,市場營銷都無不類似。

因為多數時候失敗是必然,而成功卻是偶然在這個正態分布的世界,把自己賭在成功這場小概率事件上,必然要先學會如何避免大概率的失敗

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維講:「要想取得成功,那麼先想到失敗,再想如何避免失敗」,跟孫子兵法的全勝思想如出一轍,都是「先不敗而後求勝」,「先勝而後戰」。

高手都是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研究如何才能搞砸,從一開始就弱化了市場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將重心集中在決定性的問題上。假設有1%的成功率,就像掃雷一樣避免掉那99%的雷區,再將90%的火力集中在能取勝的關鍵性目標上。

我們大多數人先入為主的必勝心態,急於在1%的機會裡趁勢起飛,渴多了成功學的「仙丹秘籍」,容易頭腦盲目孤注一擲,直到落敗而歸。

在一場零和博弈中,少數人是贏家,大多人是陪跑的炮灰,「20/80」的冪次法則也正是這個道理。長期來看,從眾跟風很容易大概率的輸。當然成功本來就很難,但在入場前就有失敗意識,避免一開始就把思維鎖死,掉進認知局限的大坑,開局稀里糊塗真心沒得救。

在入場前先反思幾個問題:

1.有否全面思考風險問題?

2.有做好最壞情況發生的準備了嘛?

二.用戶思維:價值導向原則!

《瓦爾登湖》里有個故事,一個流浪的印第安人給一個著名律師家裡賣籃子:「你們要籃子嗎?律師答:「不,我們不要。」印第安人叫道「什麼?你是想餓死我們嗎?」聽起來很搞笑,可我們生活中經常重複上演著這種的自我視角式「賣貨思維」。

大多數商業項目或營銷宣傳以失敗告終,關鍵在於我們一廂情願地想著自己要達成什麼,而不是替用戶達成什麼。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但人性先天有自我視角的局限,只有學著換位思考,真正代入用戶視角看到他真正的需求,才能啟動「用戶思維」洞察行為背後的邏輯,並懂得唯有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達成自己的需求

如果真正啟動「用戶思維」,就不會有那種排山倒海式的自賣自誇式營銷?也不會寫出「極致奢華,耀世登場」式的自嗨文案;更不會YY出直播「揉腳」的偽創業。

除了從自我視角的局限,很多時候用戶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當更好的產品出現時會立馬掉頭跟風追隨。難怪大家都說:「用戶選擇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多好,而是因為對手做得太爛」。

所以我們可以用西蒙·斯涅克的「黃金圈法則」挖掘用戶的底層需求,從而達成我們的長期價值屬性。

舉例:福特創始人調研客戶,所有人都說:「我要一匹更快的馬」

why? 層層追問找到核心目的:用最短的時間,更快的到達目的地;

how? 何種方式:一匹跑很快的馬;

what?何種方案:用福特汽車比快馬更能達成核心目的。

在行動前需反思三個問題:

1. 這是你想達成的還是用戶想達成的?

2. 用戶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3. 用戶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三. 戰略聚焦:第一步是放棄!

真正有效的好戰略是「少就是多」,從來都不是使用所有的資源去達成所有的目標,而是聚焦關鍵目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做什麼?放棄自己根本不擅長的;做什麼?集中兵力攻克自己最擅長的地方,把80%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20%的核心競爭力上

戰略的第一步是放棄」—當你聚焦關鍵資源去攻擊關鍵的正確目標時,往往可以收穫可喜的成果。相反,想要同時實現多個互相衝突的目標,就會陷入被動,最終無法實現任何一個目標。

就像1997年的蘋果瀕臨倒閉,喬布斯大刀闊斧砍掉70%的產品線,只保留核心的4款產品,才讓蘋果絕處逢生扭虧為贏,他說他在等「一個大機會」,所以才有了後來的iPod,iPhone的快速崛起,大獲成功。

正因為世界是正態分布的,所以放棄那些不擅長的,讓擅長的優勢引發冪次法則,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心勢能和競爭壁壘。

就像傳統式營銷屬廣撒網漏斗式捕魚,100個裡總有1個會轉化,重點是pk競爭對手:以更多廣告更多資源贏得競爭;而消費升級背景下更看重用戶自營銷:先放棄資源型競爭,專註於核心優勢,再聚焦用戶口碑,用戶用病毒式的層層裂變帶來擴散和傳播,用口碑的「營銷槓桿」1次性撬動了品牌的長期價值。

大部分人都會在關鍵時候使用錯誤的思維,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人性使然。「人性的陷阱」會激發你的野心,私慾和貪婪,只做出本能的選擇,要麼用理性思考對抗人性,要麼就要在戰鬥中學會戰鬥。

不過互聯網思維的小步試錯,快速迭代法則,用輕模式,低成本對抗掉了逆向思維的匱乏,和自我視角的謬誤。再唬人的idea都抵不過用戶行動的檢驗:用戶用一次次捲入確認需求,用一次次行動檢驗價值。在一次次的試錯後找到了核心關卡。所以在根本想不清楚的前提下,輕模式,低成本的試錯也不仿是另一種有效出路。

可愛如你,左手分享右手轉發?


推薦閱讀:

思維丨用「逆向思維"做銷售,你會越做越順!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逆向思維的人
思維模型【7】:逆向思維

TAG:思維方式 | 逆向思維 | 互聯網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