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意識獨立性與外部環境的關係
關鍵詞:選擇 被動 主動 信息形式
沒有真正徹底獨立的意識。
擺在你面前的選項越多,你的選擇行為就可以越是主動;
擺在你面前的選項越少,乃至唯一,你就越是沒有選擇的權力,你就越是被動。
選擇的多與寡,決定了這個世界的精彩與否——事實上,這個世界很精彩。
而你生活里選擇的多與寡,決定了你的世界的精彩與否。
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社會需要 → 尊重需要 → 自我實現需要
低層級的需要是大眾共有的、相似相近的;
高層級的需要,各有各的不同;
奴隸社會的奴隸,他們的需要一生都停留在最底層;
只有社會全員都成了自我實現人,才會有萬「眾」生長
你的恩格爾係數越低(物質上),並且你的學識越高(精神上),你能得到的高層級需要就越多。物質上和精神上分別是兩種潛力,只有同時具備了,你才具備成為自我實現人的潛力。
跑題了。。。。。。
同樣一門知識,有三種不同的媒介或排版格式:
1、傳統紙媒;2、一部手機;3、一部普通平板(A4紙大小);
將其派發給三個克隆人(假設所有條件相同),供他們閱讀學習,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結果。
知道電子閱讀至今仍無法取代紙媒嗎?
歷來,出版社只負責簡單的排版工作,一切信息產物,都不是從讀者的角度來考慮的,或者說考慮得極其不專業。
外部提供什麼樣形式的閱讀材料(紙媒、電子閱讀器),對其形式,讀者只能選擇適應。
適應,意味著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
外部信息進入人的大腦以後,會經過複雜的處理,有著其獨有的新形式。
外部信息形式,和人腦最終形成的信息的「新形式」,差異越大,閱讀時適應的代價就越大;差異越小,代價就越小。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人的意識是怎樣的?
推薦閱讀:
※一位技術牛人講:「奮鬥中的人沒有那麼多時間讀書」,大家怎麼看?
※大學我們應該考什麼證?
※初二學習方法總結
※大學學習馬原毛概的意義是什麼?
※堅持一個月每天學英語成效如何?